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Meta分析
2021-10-30吕瑞民阴佳樑朱云飞
吕瑞民,阴佳樑,朱云飞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泄泻(Diarrhea),也称为腹泻[1]。腹泻病在全球都有较多的发生,年发病率可达7.5~10亿[2]。西医学多将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病机制则认为是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运动、分泌的功能失调,致使肠腔的液体量增加,最终形成腹泻[3]。治疗多采用抗炎、抗感染、补液、补充离子、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等措施。中医学认为泄泻发病多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因素,以致脾失运化,胃的收纳和腐熟功能下降,肠道分清泌浊能力下降及传导失司,湿邪壅聚过剩而成。乌梅丸为治疗泄泻属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辩证准确及处方得当的前提下,常能起到较佳的疗效。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采用计算机及纸质书籍两种方式,综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等数据库,以主题词与关键词、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所有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文检索词为“乌梅丸”“泄泻”“腹泻”“随机”“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Wumei pill”“Wumei wan”“Diarrhe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2 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无论何种随机、是否采用盲法、是否隐藏分组,均可纳入;(2)研究对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泄泻的诊断标准[4]的患者;(3)干预措施:试验干预为乌梅丸单方(丸剂、汤剂或散剂)、乌梅丸为主的加减方或联合西药,对照干预为西药或西医常规治疗;(4)结局指标:采用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复发率为评定标准。
1.3 排除标准
(1)不属于临床对照研究;(2)不符合泄泻诊断标准者;(3)个案报道、文献综述、专家经验;(4)无符合结局指标的文献;(5)重复、数据有误、无数据可获取、动物研究等文献。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若出现分歧,应先讨论解决,当协商不定时,再由第三位研究者参与裁决。资料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性别、年龄、病程、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
1.5 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根据风险的高低可分为3个等级:低风险、不清楚、高风险。判断文献的风险等级主要依据:(1)随机方式;(2)分配隐藏;(3)盲患者和医生;(4)盲结局评价者;(5)不完整的结局数据;(6)选择性报告;(7)其他偏倚。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5.3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差(SMD)及其95%CI表示。异质性检验采用I2作为显著性判断标准。若I2=0%时表示无异质性,而I2的数值越大,则研究间的异质性可能会增大。当P≥0.05,I2≤50%时,则提示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不显著,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EM)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I2>50%时,表示异质性有显著性差异,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EM)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合并效应量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翻阅纸质书籍共获取文献136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排除,剩余文献0篇;计算机检索共获取文献1 437篇,最终纳入28篇[5-32],全部为中文文献,纳入研究者共有2 337例,试验组有1 186例,对照组有1 151例。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质量评价
有6篇[8、21、23、28-29、32]的 随 机 方 法 较 为 恰 当,20篇[5-7、 9-17、20、22-27、30-31]虽提出随机但未作具体描述,2篇[18-19]并未提到随机;纳入文献均未采用隐藏分组;仅有2篇[13、28]提供了盲法,1篇[28]有失访记录,其余27篇[5-27、29-32]均未提及。整体来看,多篇文献的随机方式不明确,分配隐藏和盲法实施的风险偏高,反应出文献质量不佳,对Meta分析的可信度会有所降低。偏倚风险见图2、图3。
图2 偏倚风险百分图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对纳入的28篇文献进行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P=0.68,I2=0%,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合并OR=4.55,95%CI为(3.52,5.89),Z=11.54,P<0.00001,表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图4。
图4 总有效率的森林图
2.3.2 中医症候积分的Meta分析 对纳入的11篇[5、15、18-20、25、27、30-32]文献进行中医症候积分的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P<0.00001,I2=93%,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合并SMD=-1.51,95%CI为(-2.61,-0.87),Z=4.59,P<0.00001,表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见图5。
图5 中医症候积分的森林图
2.3.3 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对纳入的6篇[6-7、12、14、24、26、32]文献进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P=0.13,I2=41%,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合并OR=0.43,95%CI为(0.23,0.79),Z=2.70,P=0.007,表明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见图6。
图6 不良反应的森林图
2.3.4 复发率的Meta分析 对纳入的5篇[6、23、25-26、30]文献进行复发率的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P=0.04,I2=59%,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合并RR=0.34,95%CI为(0.13,0.86),Z=2.27,P=0.02,表明试验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见图7。
图7 复发率的森林图
2.4 发表偏倚评价
通过制作总有效率的漏斗图,结果可见总体各点集中于中上部,“漏斗”的对称形态不佳,说明纳入的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见图8。
图8 发表偏倚的漏斗图
3 讨论
泄泻既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多见的临床症状,常由胃肠道疾病引发而来,如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也可因其他系统疾病损伤消化、吸收功能而出现。国内外对腹泻病的病原普、细菌学研究较多,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多为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33-34]。伴随着物质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沙门菌属、弧菌属及单胞菌属等所导致的腹泻较以往增多[35]。现今,乌梅丸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泄泻。研究表明,乌梅丸具有抗炎杀菌、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和保护黏膜屏障等多种功能[36]。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乌梅丸加减治疗泄泻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复发率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或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乌梅丸为主的加减方或联合西药治疗泄泻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症状,停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和样本量较少,无外文文献,局限性较大。文献的整体质量评价偏低,偏倚风险评估较高,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评价标准不同,多篇文献无随访或随访结果不明确,纳入的文献中仅有1篇提及阴性结果,这些可能都会影响到Meta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故为了使研究结果更为科学严谨,期望今后能多进行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采用正确的随机方式、隐藏分组、盲法等,制定较为标准的疗效指标,重视随访内容,以减轻可能存在的偏倚,提高研究的文献质量,为此次研究结论提供更为有力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