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胃肠功能干预疗效观察
2021-10-30刘传成魏兵曹兵
刘传成,魏兵,曹兵
(苏州永鼎医院 骨科,江苏 苏州 215200)
0 引言
老年人几乎都伴有骨质疏松,常因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髋部骨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高,髋部骨折患者逐渐呈增加趋势。约45%的髋部骨折患者伴有基础疾病较多,营养状况偏差,伴有功能性营养不良[2]。随着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多伴有消化不良,也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 主要以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进食后早饱及嗳气等为临床表现[3]。主要原因与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减退, 且经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有关。这就会使很多患者入院后就有机体水电解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4]。大家往往注意了患者心脑血管、糖尿病、血栓等围手术期准备及预防,忽略低营养状态、机体手术耐受性差等问题,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如果我们能对老年患者受伤后胃肠功能改善,基本恢复或维持受伤前消化功能水平,增加手术耐受力,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生存率[5]。本文将从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包括胃动力药物、益生菌),饮食补充(蛋白粉等),调整基础营养状况。将患者调整接近其术前生理状态,明显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增强手术耐受力,提高患者生存率,使其病情快速康复[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3月至2021年03月吴江区xx医院骨科收治1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0岁),平均年龄75.4岁,依据评估方法及排除标准,选取其中128例符合标准患者。干预组64例,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76.8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疾病的55例;合并有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的9例。对照组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疾病的58例;合并有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的6例[7]。经过统计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其基础疾病方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1.2 方法
干预组在常规营养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入院后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予以盐酸伊托必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药物干预,改善胃肠功能。给药方法:盐酸伊托必利片50mg,每日三次,患者餐前口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840mg,每日两次,患者餐后口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营养饮食的指导[9]。两组患者记录入院时、手术后3天、出院时三个时间点的血清白蛋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生理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数字差异,统计分析[10]。
1.3 手术方式
两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行微创小切口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采用仰卧位,上骨科牵引床[11]。常规碘伏擦洗术口周围皮肤,安尔碘消毒、铺无菌巾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髋部微创小切口,两切口或三切口,近端切口约3.0-4.0cm,远端切口约1.5cm,C臂机透视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后,见位置良好后,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C臂机透视见骨折断端位置良好,股骨颈干角恢复,股骨髓内钉位置良好后,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冲洗术口、逐层缝合至皮肤,术口下放置皮片引流[12]。手术时间约20min-50min,平均手术时间35.6min。平均出血量约120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
1.3.1 术后切口情况
见图1。
图1
1.3.2 术后复查拍片情况
见图2。
图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表示,对不同时间点测量同一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中位数描述集中趋势,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白蛋白比较(±s,mg/L)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白蛋白比较(±s,mg/L)
?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白蛋白正态性t检验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白蛋白差值比较(±s,mg/L)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白蛋白差值比较(±s,mg/L)
?
表4 股骨转子间骨折128例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小时)比较(±s)
表4 股骨转子间骨折128例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小时)比较(±s)
?
3 讨论
本研究证明,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入院后予以早期且有效的胃肠功能干预,增加伊托必利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药物的治疗,在基本常规的营养饮食基础上,明显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及营养吸收,增加其手术耐受力,降低其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有助于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了患者疼痛耐受力,有效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达到恢复患者受伤前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