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法与常规的地质块段法在金矿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对比——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Forsayth地区Goldsmiths矿区为例

2021-10-30董小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源量品位断层

董小涛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威海 264209)

1 矿区地质概况

Goldsmiths矿区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凯恩斯(CAIRNS)市西南400km的Georgetown东南15km的Forsayth镇。地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东—北西向“大礁”成矿带的东南部Ropewalk群金矿集区。区域内主要出露古元古代Etheridge群Lane Creek组沉积地层和中元古代花岗岩基,构成崎岖山岭地形。区域上勘查开发的金矿主要分布于地层与花岗岩的结合部位[1]。区域内出露不同时代的地层单位。最年轻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最老为元古代-中元古代变质岩、变质火山岩,以及古生代到中生代的变质火山岩及沉积岩。勘查区主要受NWW或NE走向的断裂带所控制。Forsayth地区的主要构造走向是由区域范围内分布的一组NWW走向的断层和区域构造线所确定的(Withnall和Blight 2002)。另外一组SN和NE向的断层切穿了该区域,它们被认为是与NWW走向断层相同的共轭断层组的一部分。这些区域内的断层可能与控制了主要NE、SN和NWW向成矿勘探区方位的相同构造相关。断层作用期与志留-泥盆纪花岗岩深成岩体的侵入作用期相关。断层方位可能与该阶段伴随花岗岩的侵位作用而发生的地层拉伸和隆起形成的断裂作用有关(Bain等,2002)。

Goldsmiths矿区Ⅰ-1号矿体为主要矿体,资源量占Goldsmiths矿区总量的98%,最大走向长约845m,沿勘探线最大倾斜长430m,全部为钻孔控制,向深部继续延伸,未封闭。规模大,形态较简单,矿化连续性较好,矿体厚度稳定,沿倾向有分支特征,夹石较少,产状稳定,无后期构造破坏,为形态简单型矿体;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87.97%,属厚度较稳定型,品位变化系数为140.08%,为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矿体。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Forsayth地区金矿床是典型的中温热液石英脉型,Goldsmiths矿区主矿体向两端沿走向方向均延出采矿证范围,但未尖灭,主矿体沿倾斜方向仍具续趋势,预示了深部较大的找矿潜力(采矿证外)。应加强控赋矿条件、矿体赋存规律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

2 资源量估算

2.1 工业指标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Forsayth地区Goldsmiths矿区金矿详查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参照《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要求,本次详查工作资源量估算采用工业指标如下:

(1)边界品位:1.00×10-6;

(2)块段最低工业品位:2.50×10-6;

(3)最低可采厚度:0.80m;

(4)夹石剔除厚度:2.00m;

(5)低于可采厚度的矿体,按相应米·克/吨值(2.00×10-6)确定矿与非矿;

(6)伴生有益组分资源量估算按《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25283-2010)要求执行。具体品位为:银2×10-6,硫2%,铅0.2%,锌0.2%,铜0.1%,As0.2%。

2.2 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Goldsmiths矿区位于主矿带上的矿体为Ⅰ号矿体,主矿带以下矿体为Ⅱ号矿体,主矿带以上的矿体为Ⅲ号矿体。

Ⅰ号主矿体呈大脉状展布,倾向虽有分支特征,总观矿体形态比较简单,产状较稳定,平均倾角42°左右。因而,选择地质块段法、采用水平投影图估算资源量。

矿区矿体产状平缓,矿体平均倾角<45°,利用铅垂厚度估算资源储量,因此数据类型选用“C型”。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的目的是针对控制的332和333块段,不需要估算其中任意范围的分块储量,因此形质方案选用“框块”。

由此确定本次计算路线方案为:Goldsmiths矿区为“标准C型地理坐标框块”。

2.3 工业指标

边界品位1×10-6,工业品位2.5×10-6,可采厚度0.80m,夹石剔除厚度2.0m,米百分值按同等指标圈定。

2.4 工程数据

矿区单工程样品分析结果表、测斜数据表、地形点数据表均为实测数据,工程数据表中实际工程为实测数据,外推点和控制点为图测数据。勘探线参数表、工程地质界线表、勘探线剖面地质界限表为图测数据。

2.5 Goldsmiths矿区基本情况

计算单元名称为GSJK,共设9条断面线,分别为实际勘探线15线、11线、7线、3线、1线、0线、2线、4线和8线,断面线(即勘探线)为平行布置,以北东为首端,南西为尾端。以120m×120m间距探求332资源量,以240m×240m间距探求333资源量。沿矿体走向外推距离均设置为60m(平推),矿体倾向方向设置首、尾外推点,原则是:

(1)各断面线(勘探线)矿体深部均未完全控制,分别设置尾外推点,以“WTD+断面线号(勘探线号)-2”表示,外推距离为60m。

(2)地表无工程控制的5条断面线(勘探线)设置首外推点,以“WTD+断面线号(勘探线号)-1”表示,外推距离为相邻见矿工程与地表蚀变带之间1/2尖推,1/4平推,外推距离为1/4平推距离。

(3)4线地表为非见矿探槽工程控制,不设首外推点,其外推距离为地表蚀变带与相邻见矿工程之间1/4平推,由SD法系统自动处理。

(4)3线、1线和2线地表为见矿探槽工程控制,不设外推点。

根据以上原则设置尾外推点为9个,首外推点为5个。全矿区均未设控制线和控制点。

Goldsmiths矿区SD法资源储量估算实际利用的计算点共49个,其中实际工程点35个,外推点14个。

2.6 计算结果

SD法资源量估算与常规的地质块段法资源量估算的误差分析情况详见表(表1)。

表1 三个矿区误差分析结果表

3 结论

与传统地质块段法相比,SD法功能强大,在计算资源储量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矿体品位、厚度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计算稳定,不受传统块段划分方式的制约,圈定的矿体形态更加直观真实。SD法的审定功能,可量化地质可靠程度、工程控制程度,并通过SD精度来确定矿产勘查时的工程间距,预测工程数,指导下一步施工。

猜你喜欢

资源量品位断层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河南洛宁县中河银多金属矿区三维可视化及资源量估算
提升阅读品位 培养阅读素养 阅读使人充实 坚持成就梦想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