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2021-10-30霍竹惠赵菊芬
赵 娜,李 茜,霍竹惠,赵菊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 医院 妇产科,云南 红河 661600)
子宫肌瘤为妇科疾病,其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癌变。手术是治疗该病最为首要的方法,传统开腹手术可以对病灶进行清除,减轻疾病对患者影响,但手术创口较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从而延长治疗时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腹腔镜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改善这一状况[1-3]。本文对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院36 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甲组、乙组),每组各18例。其中甲组年龄在32~56岁,平均为(42.52±2.51)岁。乙组年龄在31~52岁,平均为(42.19±2.26)岁。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会审批,对比2 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甲组(传统开腹):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腹部,铺巾,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作一长约8cm 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进入腹腔,保护皮肤,探查见:子宫增大,形态失常,表面凹凸不平,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子宫肌瘤样包块,双侧输卵管、卵巢外观、形态、色泽基本正常。根据术中探查情况,拟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于子宫肌瘤表面切开,锐钝性分离剥除子宫肌瘤组织,1 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同法逐个剥除子宫肌瘤组织,进一步探查未见明显子宫肌瘤组织,检查手术野无出血及渗血,温生理盐水冲洗腹盆腔至冲洗液清亮为止,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至皮肤。手术完毕,留置尿管3d,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对症及支持治疗。
乙组(腹腔镜):对患者采用相同麻醉方式,指导患者呈低膀胱截石体位,在排空尿液后为患者插上导尿管,于患者脐轮上缘切开长约1cm,气腹针穿刺成功后,建立CO2气腹。按四孔穿刺进入腹腔,探查,对患者子宫内注射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收缩。运用单极电凝钩切开子宫肌瘤,使其暴露出来,使用抓钳将瘤体向外牵拉,并粉碎取出瘤块,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多次冲洗,排净患者腹腔内气体,对创面进行缝合,关闭穿刺孔,对创口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后续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2 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乙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2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甲组 18 95.28±5.62 300.31±10.25 23.29±2.37 7.68±1.22乙组 18 78.35±5.24 260.11±10.09 16.57±2.14 5.02±1.12 t 9.348 11.858 8.929 6.81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 岁女性,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病因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在月经初潮前女性中并未出现子宫肌瘤患者,因此猜测疾病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有关,分泌增多时,会刺激肿瘤生长[4-5]。在患病初期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导致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随着疾病发展,患者病症也会逐渐清晰,依据肌瘤生长位置以及大小不同,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区别,患者大多表现为月经不规律、腹胀、排尿和排便困难等,对于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7]。
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会制造较大手术创口,增加患者出血量,且会引起强烈痛感,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腹腔镜应用改善这一状况,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对子宫病灶部位进行细致观察,对子宫肌瘤进行精准剔除,其降低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创口,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升[8,9]。在本文中,乙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甲组,表明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对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