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
——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工作纪实
2021-10-30王莉曹俊
文/王莉 曹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挂牌的第一年。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内蒙古两会部署要求和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各项工作推进要求,坚持新思想领航,锚定新蓝图实干,凝聚新合力争先,在新征程上勇做全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更有底气地喊出“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在纤维质量监测事业“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纤检印记”。
聚力推进毛绒公证检验,服务毛绒特色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全区12个盟市,11个盟市涉及毛绒产业,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等5个优质绒山羊品种在这里培育发展。年产山羊原绒近7000吨,约占全国羊绒产量的50%,占世界羊绒产量的40%,是我国乃至全球优质山羊绒原料主产区,也是最大的山羊绒制品深加工和出口区,拥有从产品开发、生产到终端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内蒙古年产羊毛13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羊毛主要销往河北、江苏、山东等地。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毛绒加工企业160余家,纤维原料及制品销售收入约200亿元,产业从业人员约7万人。内蒙古是全国山羊绒公证检验量最大和覆盖率最高的省份,是唯一开展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地方山羊绒收储制度是全国唯一省份建立的地方纤维储备制度。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积极服务毛绒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毛绒公证检验制度,为内蒙古自治区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优化检测资源布局,提升技术服务有效供给能力。针对内蒙古毛绒纤维资源分布现状和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断点,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不断优化完善检验检测资源布局,强化检验技术服务能力供给,在呼和浩特建成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国内领先的毛绒检测研发综合实验楼,占地38亩,9800平方米,2018年已投入使用,并先后在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毛绒主产区和集中交易地建设了5个现场检验实验室,形成了“一核五驱”共同发力的毛绒检验检测新格局,极大地满足了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检测技术的需求,打通了毛绒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标准化养殖,促进毛绒产业提质增效升级。针对羊毛同质化程度低的现状,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和羊毛质量分级员队伍建设,与有关部门一同指导建设了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旗、4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覆盖了主要集中产区,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棚圈建设、饲养管理、剪毛及分选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标准规范,有效提高了羊毛同质化水平。为有效遏制山羊绒变粗趋势,积极推行绒山羊纤维细度动态监测和优质绒山羊品种推广工作,为农牧民依据检测结果量身定做“养殖套餐”和选取优质品种进行饲养、繁育奠定基础,纤检技术引入牧业生产推动了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和繁育,从源头上提升山羊绒整体品质,推动毛绒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终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对主产区,以旗县为单元出具监测统计分析报告,为地方政府和收购企业及时调整扶持补贴政策提供技术依据。今年5月,根据我们对阿尔巴斯绒山羊核心区——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监测分析报告,政府推动企业在收购价基础上,按羊绒细度等级,每公斤再增加75~200元奖励,直接为农牧民增加95万元收入,监测量也随着农牧民对绒山羊纤维细度动态监测工作的认可逐年增加。截至7月底,今年已完成动态监测样品3.38万余个。
施行毛绒公证检验,建立优质优价市场价格机制。在生产、交易环节全面施行公证检验制度,年公检山羊绒5000余吨,公检羊毛20000多吨,山羊绒收储公检6000余吨。近5年来,在公证检验制度的直接推动下,全区毛绒整体品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公证检验不仅从源头上遏制了毛绒质量下滑的趋势,同时公检数据在企业交易结价、内部质量控制、合理配置原料、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牧民收入,推动了毛绒优质优价良性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目前,公检过的羊毛比未公检羊毛交易价高4~5元/kg。以牧业大旗乌审旗为例,2020年交易的3041.8吨细羊毛全部按公检结果进行结算,全部进行统一质量分选分级,按质组批打硬包,平均售价比未公检羊毛提高3~4元/kg,经测算直接为每户农牧民平均增收约2500元。公证检验既有效保护了羊毛羊绒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又对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展羊毛、羊绒公证检验基础上,我们将骆驼绒也纳入地方公证检验范围,实现了全区毛绒资源公证检验全覆盖。
服务毛绒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区域毛绒优势品牌。在当前这个大家都特别关注安全、注重健康的年代,服务品牌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内蒙古而言,服务毛绒品牌建设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落实民族政策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优势,深入毛绒主产区、毛绒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毛绒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深入毛绒主产区和主要交易地进行调研,起草毛绒资源情况调查报告质量发展报告,为自治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筛选认领自治区毛绒生产加工企业,牵头各检验检测单位,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联合企业制定绿色标准,做好“一带一路”国家标准输出,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研创新,为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三是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专家服务工作队主动深入毛绒主产区和毛绒加工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和技术指导;四是发挥技术优势,对“乌审细羊毛”、阿拉善“白中白”优质山羊绒、阿尔巴斯山羊绒、罕山山羊绒等区域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为地方举办的赛羊会、种羊评比大赛和拍卖会等活动提供技术保障支持,扩大毛绒品牌竞争力、影响力、知名度,促进当地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作为国毛品牌的乌审旗细羊毛品质目前可与澳毛相媲美,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阿拉善“白中白”山羊绒和“阿尔巴斯”山羊绒是国际奢侈品的主要原料,其优良的品质在国际上享有美誉,确立了国际奢侈品原料优势地位。
聚焦强化科研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近年来,中心以国家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改革为契机,以产业技术进步为引领,围绕毛绒产业检测技术难点进行攻关突破,在标准制定、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研发和人才培养上发力,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成为全国毛绒纤维检测领域主要的科研创新团队。
标准制修订成效显著。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66项;完成2项国家标准英文和蒙古文翻译转化工作,通过“一带一路”标准输出,推动了对外技术交流,助力了自治区山羊绒出口;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其中主导制定的《分梳山羊绒长度的测定手排法》是我国首个毛绒类ISO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主导制定毛绒类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羊毛仪器化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羊绒主要技术指标检测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自治区毛绒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增强,服务自治区毛绒产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对企业质量提升、产业提质增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凸显。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主持完成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1项,自主研发“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等6种检测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有效弥补了国际先进毛绒仪器设备无法适用国毛特性的不足,填补相关领域无成熟检验仪器设备和配套方法标准的空白。“中国山羊绒纤维电子扫描图谱”经内蒙古版权局批准获8项版权保护,“山羊绒纤维外观图谱”“光谱法快速检测山羊绒技术研究”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山羊绒手排长度测试仪的研制”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内蒙古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梯队建设是一项持续、长期、动态的工作,我中心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依托人才培养平台,从完善机制、实践培育、成果转化、优化环境等方面着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实行学科带头人指导制度,选拔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重点科研课题和各项研发项目,突破学科羁绊,紧跟科技前沿,提升科学素养,不断加强科研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业务技能培养,注重培养使用后备科研人才,提升了科研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攻坚的热情,加快了人才智力成果的转化,补充了纤检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聚智创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凝聚干事创业磅礴力量
近年来,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提升”,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强化领导力,拧紧思想政治总开关。我们主要服务对象是毛绒生产加工企业和广大农牧民。为更好提供服务,中心党支部要求广大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觉悟,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同时,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坚持从严治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业务工作,确保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并把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用业务工作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业务工作出现问题首先从思想上作风上挖根源、党建上找原因。
强化战斗力,筑牢检验检测一线堡垒。党建领路,党员领跑,为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针对中心毛绒公证检验点多面广、在外时间长、人员分散等特点,每2~3人的公检工作小组中至少有一名是共产党员。从2012年以来,连续3个多月的新疆棉花公检期间,入疆团队都会成立驻疆临时党小组,坚持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职工,排忧解难,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职工。一方面把党组织建成可信赖的家园,增强干部职工对事业的认同感、对组织的归属感、对同志的亲情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激发职工内在工作动力,提升纤检战斗力。
强化执行力,发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条件比较艰苦,“特别能吃苦”是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实写照。毛绒检验检测员,是我们日常生活基本不会接触到的职业,真正走进他们的工作生活,才发现平凡工作背后,有着不平凡的坚持。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检验员们始终驻检一线,“应检尽检”,用实际行动践行纤检为民的初心。单据、报告上写下的每一个数据、签下的每一个字,制发的每一份检测报告,都是检验员们反复核查、慎之又慎而作出的庄重承诺。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融入日常工作,发挥技术职能优势,突出特色亮点,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7项举措,积极开展“一站式、家门口”服务,把学习课堂搬到农牧区、搬到毛绒企业,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了“为民、惠民、利民”,赢得了农牧民群众和企业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