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不可按成人“缩小版”
2021-10-29李华焱
李华焱
生病了吃药,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现今状况下滥用药物的情况也比较常见,由此引发的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在用药方面更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才可以。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即为如何进行合理用药,虽然当前状况下我国的儿童数量较多,但是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品种等则比较少,儿童药品成人化也是一個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也存在一些用药误区,将儿童视作“缩小版”的成人,全世界关于儿童的年龄划分有所不同,但是儿科用药必须慎之又慎却是全世界医学界的共识。
1.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
1.1儿童专用药品剂型不足
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用药群体,按理说应该具有专门的药品剂型。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化学药品制剂的总数量超过3000余种,但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药品剂型却不足60种,而且据悉90%的药品均不具有儿童剂型,如缺乏混悬剂、糖浆剂等适宜剂型。目前,儿童用药的常见剂型以口服制剂(片剂、胶囊剂等)和注射剂为宜,可对于非常年幼的儿童来说,口服制剂可能会令儿童出现窒息等情况,注射剂则会对儿童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等。
1.2儿童服用药品剂量不足
同样的一个困局为儿童用药的服药剂量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据相关研究显示90%的药物均未标明儿童专用剂量,而是参照成年人的服药剂量,结合儿童的年龄段和体重进行减重,如服用四分之一剂量,这样的参照标准不仅不够严谨,也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等。或者说只参照说明书进行儿童服药剂量,是不可取的,如遇到特殊的情况,肥胖患儿的体重超过成人体重,服药剂量的选择即为一个难题。
1.3儿童用药临床试验不足
虽然,目前大多数儿童药品的说明书中都会标明出:12岁以下儿童没有相关资料提示。该情况主要与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如果要进行临床试验,需要进行取血,但是采血试验本身就比较困难,故针对性的儿童药品临床试验数据资料不足。由于,目前的成人药品都是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得到的,然后结合儿童治疗的相关信息,逐渐被应用在儿童身上,但是部分参数和安全性数据还有待考究等,用药依旧存在风险性。
1.4家庭用药不合理等
儿童本身由于年龄较小,不具备自行服药的能力,故还是需要由家长的监护下才能完成用药。但如果家长自身对儿童用药缺乏相关了解,会引起诸多的用药误区,而引发不良反应,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等。
1.5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确具有不错的疗效,且能抵御大部分的疾病,但是儿童如果过度使用抗生素则可能会出现诸多不良反应等。部分家长甚至出现了“依赖抗生素”的情况,但是需要考虑到的是,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甚至引起真菌感染等,而且大部分的儿童所患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也不需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等。
2. 儿童用药为什么和成人用药不同?
儿童无论是从身体结构还是心理状态上均与成人存在很多差别等,而且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患病类型和用药上均和成人有着本质区别等。所以,导致该情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儿科人群的疾病与成年人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如部分疾病是儿童独有的,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性早熟等,儿童疾病的发生种类也与成人有很多区别,如儿童多为先天性心脏病与成人的冠心病有很大差别,或者同样是缺乏维生素D,成人会表现为骨软化病,婴幼儿则为佝偻病等。
儿童用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与成人有着本质区别。儿童的各个器官,如肝、肾、内分泌功能等处在动态变化中,也和成年人有着巨大差异,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其用药风险和安全隐患均更高;同种药物成人与儿童使用,具有不同的临床反应,如成人使用抗癫痫新药非儿氨酯是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的,但是儿童使用则可能引起肝坏死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又如儿童如果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则可能发生不良影响等。
3. 儿童合理用药该如何落实?
3.1严格把控儿童药品的生产环节等
药物制剂的纯度是目前儿童用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药物制剂纯度不够,很容易令儿童出现过敏现象。儿童自身的抵抗力和耐药性均较低,故所有药物的制备和生产均需要加强管控,从药品注册、药品包装、说明书、注意事项等均需要严格管控,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等。
3.2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儿童药品研发
儿童药品种类不足是当前一个普遍问题,故建议政府部分要加以重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药企研发儿童药品。当前很多药企由于儿童药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周期长等,而且由于成本高、利润低等在儿童药品研发上力度不足,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儿童药品的种类、剂型完善等。
3.3加大儿童临床用药监管力度
规范儿童临床用药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如加强对部分滥用药物的管制,常见药物抗生素类;注射用单磷酸腺苷等,医院可通过临床药师监管,从而降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等。
4. 结论
儿童用药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民生问题。本文认为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成人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状态都具有十分巨大的差异,此外,儿童的疾病类型、用药不良反应等均有其独特的问题等。并结合常见的用药问题,相应的提供了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