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 补霜降
2021-10-29李海涛
李海涛
霜降至,天渐冷,此时要做好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关键词一 【进补】
调养脾胃是关键
深秋五行属金,在人体五脏属肺,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平时宜多吃梨、苹果、白果、洋葱、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少吃冷硬食物,忌暴饮暴食。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不妨喝点蜂王浆,早晚各1次,对改善睡眠和促进排便有一定的好处。
霜降进补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一般可选择温补类食物,如牛肉、羊肉、兔肉等。此外,用枸杞、党参、山药、熟地、黄芪等炖排骨或牛肉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年老体弱者则应以补气补血为主,可吃些鸡、鱼、肉、蛋等,也可加入人参、红枣、薏苡仁、山药、龙眼等做成药膳食用。
霜降进补最主要的还是健胃补脾,推荐一款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芡实可健脾补肾、止泻,符合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的中医养生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芡实的吃法很简单,如虾仁炒芡实、冰糖桂花煮芡实、芡实粥等。不过,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由于芡实具有较强的收涩作用,所以便秘者、尿赤者以及女性产后,皆不宜食用。
对付霜降时节高发的胃痛,温胃散寒是最有效的办法,可每天吃适量的生花生米(不超过50克),具有温胃散寒的作用,对养胃也有一定的好处。此外,还可通过穴位按摩来治疗胃肠疾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处)、天枢穴(脐中旁开2寸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处)。
关键词二 【护肤】
中医护肤要养肺
中医认为,秋天护肤要养肺,平时多喝水,少吃冷饮。另外,深秋时节,气候干燥,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一是可用蒸汽熏蒸面部或用保湿护肤剂涂于面部;二是多喝豆浆、牛奶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三是选择作用温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成分的化妆水,滋润但不油腻的日霜及晚霜,有增白效果的软性面膜等,同时配合使用含有松香油脂酸和维生素A的面部润肤剂;四是做好皮肤护理,白天做2次面部清洁,外出时要使用有防晒作用的日霜,晚上先用温水、洗面奶彻底清洁面部皮肤,再用不含酒精的化妆水进一步洁肤及补充水分,然后在面部薄而均匀地涂抹渗透性强的滋润晚霜,并适当热敷。
关键词三 【防病】
重点保护膝关节
霜降过后,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好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此外,霜降时节,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有哮喘病史的人,在天气变冷、干燥多风的深秋,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關键词四【运动】
宜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平时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登山、打太极拳等,并适时有度地进行。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耗伤阴津,削弱机体抵抗力。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关键词五 【情志】
收神敛气缓秋悲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的气候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引起人们的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应注意调摄精神,要保持乐观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少季节变化对精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