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精神谱系蕴含的家国情怀

2021-10-29母国新张国航

企业文明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谱系中国航天

母国新 张国航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在中国航天事业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奋进征程中,党中央根据航天事业发展与重大工程成就,先后凝练提出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这些精神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赓续传承中动态发展,展现了航天人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蓬勃气象,形成了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系统,汇聚成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天下情怀与担当。党中央在对航天任务取得成功进行肯定和褒扬时,频繁提到其与世界、与人类的关联,强调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样的肯定和期许,为传承航天精神谱系指明了方向。

典型的中国精神

中国航天的精神是典型的中国精神。“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是中国航天精神始终的追求与情怀,与“和合共生”“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等中华传统智慧与价值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把推动人类进步事业视为应有担当的题中之义。

中国航天的成就是耀眼的中国奇迹,中国航天故事是极好的中国故事。中国航天白手起家,一路蹚过荆棘、饱经挫折,一路高唱凯歌、勇攀高峰,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书写了令世界印象深刻的“创业”故事、“超越”故事。“有梦想才有力量”“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爱拼才会赢”……这些积极的精神要素贯穿在航天精神谱系之中,不仅对中国社会具有强大感召力,而且能够引发世界人民的共鸣。

航天精神谱系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航天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一致。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完全出于和平的目的,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致力于成果共享,促进共同发展,造福整个世界。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是为了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公平地掌握航天技术、应用航天技术,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服务与便利,缩小信息鸿沟,让公平的阳光洒遍世界。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于内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技术民主,鼓励创新创造,强调对人的精神因素的有力引导与充分激发,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宽松的环境下履职尽责、研究探索、迸发活力、释放激情,让精神的力量厚积薄发,流溢于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出成果、出人才、出精神。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于外积极推动航天技术有效融入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推动历史车轮在航天领域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历史和时代都证明,中国越发展,就越能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越能壮大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越能为全人类增福祉。仰望星空,“天和”遨游、“北斗”定位、“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祝融”驭火、“慧眼”观天、“天眼”巡天、“墨子”窥微、“悟空”定睛、“张衡”遐思……星辰大海的征途,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光,也给全人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航天器的名稱来自于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以及杰出的古代科学家。这些名字不仅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明珠,也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神话是文明的“童年”,许多文明都有飞天、揽月、摘星的故事流传,许多古老的壁画、文字记载或口口相传的歌谣中都有对天空、对宇宙的美好想象,许多国家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都对头顶的穹庐与漫天的繁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讴歌。可以说,航天是深藏在全人类心灵深处的记忆。而中国航天的成就,让这些令人骄傲的名字焕发了“新生”,发出了历史的回响,并吸引了更多的全球目光投向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明,产生了跨越文明的共鸣。

包容互鉴的真诚期待

中国航天致力于包容互鉴,敞开怀抱欢迎全球合作,并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理念清晰地写入了航天精神谱系。中国航天的发展路径、理念、模式、制度等,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处于“后发”位置。而后发有后发的优势。在世界上,苏联、美国是先行者,为人类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就。这些成就固然是本国的骄傲,但背后也离不开人类多年共同的理论探索与知识积累,离不开各国数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共同智慧。在苏、美之后,其他国家要发展航天,在起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只要选择与苏、美相同或相似的,被证明是正确的发展路线,并尽可能地借鉴、引进、吸收人类共同的智慧成果,就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尽快有所建树。

中国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这种“后发”优势,但与欧洲、日本不同,由于严苛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要搞研制、搞创新,在绝大多数时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灯光”的指引,中国航天人就以自主学习、万众一心、协同攻坚的智慧为引领,以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创新超越的精神为火烛,照亮了前行的路,登上了万仞的山,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

虽成果斐然,但中国航天从不“关门”,而是始终努力寻求合作,真诚地期待包容互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新时代以来,这种合作更加深入,包容互鉴的力度更大、更强。中国不仅致力于与有建树的航天国家开展合作,也致力于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技术,扩大中国航天的“朋友圈”,壮大国际航天的“共同体”。

随着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航天领域实现“并跑”和局部“领跑”。眺望前路,越来越多的科技无人区横亘在远方。眺望星空,更加遥远的征途需要强大的合作力量。中国航天人从航天精神谱系中寻找答案、汲取力量,既决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真诚地期待与世界上更多的伙伴携手前进。

世界大同的美好憧憬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华民族有着朴素而悠久的大同梦想,希望构建“天下为公,是为大同”的理想社会,带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天安门城楼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和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都蕴含着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对世界前景的美好期待。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且致力于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毛泽东在1956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写的文章中讲:“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邓小平充满希冀地说:“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责任对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江泽民承诺:“中国人民要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胡锦涛自信地表示:“中国人民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谱系的所及,与为人类作贡献、期待天下大同的美好憧憬是一致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爱好和捍卫世界和平的力量,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航天开展了密切的国际合作,与巴西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承接国际卫星发射任务,以开放心态搞载人航天工程。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积极推动整星出口,并持续加大“走出去”步伐。北斗二号区域组网服务亚太,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服务寰宇,北斗三号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中国长期致力于在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推进国际合作。通信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连成了“星星桥”,遥感、气象卫星等俯瞰五大洲、四大洋,空间科学合作日益密切,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创性贡献……凡此种种,都是中国航天精神“为世界谋大同”的理念反映,都是中国航天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贡献。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国航天人将在党的领导下,以航天精神谱系为指引,继续开放融合、合作共赢,在包容互鉴中促进共同发展,为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而持续奋斗。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谱系中国航天
神族谱系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