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创新:大渡河的智慧之路
2021-10-29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所属的大型流域水电企业,主要负责四川大渡河、西藏帕隆藏布流域水电开发,拥有水电资源约3 000万千瓦。目前公司资产总额910亿元,投产水电装机1 173.5万千瓦,约占四川省统调水电装机的四分之一,是保障四川省电力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创新的主体。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打造具有大渡河公司特色的创新文化,激发全员创造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佳实践企业”称号,创新文化成果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国务院国资委创新文化优秀成果。
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公司以“智慧企业”建设为主线,从规划、理念、能力、载体、制度、品牌等方面一体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创新理念作为治企遵循。公司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确立了“打造幸福大渡河、智慧大渡河,建设国际一流水电企业”的愿景目标,提出了“从基建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从行政管理模式向智慧企业管理转变”的执企理念,着力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企业。公司组建了以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長潘云鹤院士担任总顾问,原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纯院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开展大渡河智慧企业战略规划研究并指导组织实施,推进创新文化顶层设计上应天时、下接地气。
以创新文化重塑行为规范。公司坚持抓“关键少数”与促全员创新相结合,把创新理论、创新思路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党课报告会、年度工作会专题讨论的重要主题,作为提拔选用干部、后备人才学习深造、职工培训教育以及新入职职工融入团队的必修科目,增强全员对创新工作的深刻认识。公司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累计举办20余次专题讲座、召开智慧企业沙龙77期,举办智慧企业知识培训班、讲师培训班,成立智慧企业宣讲团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公司加强创新典型选树,评选了40名智慧企业专家,表彰了27名“科技之星”“创新之星”。 公司还印发了《创新文化小故事》丛书,将创新工作的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搬上讲台、写入读本,让创新事迹、创新精神得到全员传颂与效仿。
使创新文化贯穿制度建设。公司坚持创新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把创新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创新能力、创新素养作为评先推优、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制定《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及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等制度,加强创新项目支持,对成功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的创新项目给予重点奖励;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研究,在科技平台公司试点探索多元化奖励途径,对取得良好市场效应的创新项目,给予预期目标奖励,提升干部职工参与创新创效的主动性。
以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公司建立青年创新工作站和基层13家青年创新工作室,按照“人员流动进站、课题滚动研发、成果联动孵化”运作模式,鼓励青年职工围绕生产实际,开展小开发、小改造、小应用创新活动。公司每年举办大数据建模竞赛,鼓励大胆创新、探索实践。5年多来,基层青年创新工作室共有540名青年参与创新研发,立项126个、结题39个、孵化重大成果3个。公司成立智慧企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科技中心,组建大汇科技集团,推动创新产品研发与商业转化应用。
以创新文化引导资源配置。公司深化校企合作、企企合作与政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先后选派10余批次、100余名干部职工前往国内科技型企业以及“双一流”高等院校参观学习。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专家队伍,围绕工程建设、发电调度等重点研发领域与重大技术难题开展项目攻关;与华为集团等行业优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信息化升级、自动化改造;与国家信息中心、成都市政府开展技术交流,重点推进电能替代、节能减排以及安全监测等领域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以创新文化塑造品牌形象。公司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智慧企业创新发展峰会、第二届智慧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中国智慧企业论坛,参加了亚欧数字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等。国务院国资委在公司召开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智慧企业建设成果发布会,公司承办了国家能源集团、四川省国资委智慧企业建设现场会,参加了第二十一届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央企业“双创”成就展,交流展示创新经验成果。公司还出版了业界首个智慧企业专著《智慧企业—框架与实践》和系列知识读本、理论教材,与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发布《智慧企业指引》,形成企业行业标准。
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成效
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创新文化已深深根植于大渡河人的思想里,有效激发了全员的创新热情,形成了大渡河人谋事干事靠创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力推动了智慧企业建设成果落地,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管理模式由层级制向中心制转变。围绕智慧企业“一中枢、多中心、四单元”顶层设计架构,公司深化管理体制变革,推进流程机制再造。优化整合机关与基层相关专业机构,在公司本部建立21个专业数据中心,在双江口、金川等在建工程中按照中心制架构推进智慧工程建设,形成更加专业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层级间、部门间的管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机构精简。近年来,在公司总人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投产装机容量实现翻番,由560万千瓦上升到1 173.5万千瓦,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
生产管理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公司创新运用了自适应无人碾压、心墙料智能掺合、工程动态设计等多项新技术,提升了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水平。沙坪二级水电站产生综合效益4 500余万元,相关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空中无人机、水下机器人以及智能无人船等技术手段,开展库区泥沙淤积以及高边坡稳定监测工作;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有效减少各类重复性大、风险性高、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建立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现代化生产模式,科学制定经济运行方案,实施智能匹配发电负荷调整,实时监测机组健康状态,实现大渡河流域千万千瓦装机水电项目智能自主运行。
指挥决策由经验化向数据化转变。公司研发流域电站经济调度控制技术,将以往省网调度对单一电站、单一机组下达负荷指标,转变为向多个电站群下达负荷总指标的运营模式,一年减少约3万次负荷调节的工作量,实现三站全年负荷调节零干预。通过定量降水预报、洪水资源化利用、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经济调度控制等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运营累计增发电量超过40亿千瓦時,产生经济效益达10亿元。公司还建立了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平台,开展设备运行大数据分析,对机组设备进行在线监控与实时诊断,提前预判设备运行健康状态,及时部署检修方案与策略,使设备等效可用系数提高约10%。
风险防控由被动式向预判式转变。公司充分运用高精度水情气象测报手段,量化分析流域汛情与雨情信息,自动推演洪水调度过程,为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2017年,公司提前48小时精准预报大渡河上游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21年汛期,通过流域电站水库群联合调度,为保障长江防汛调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运用流域库坝安全监测技术,成功发布安全预警30余次,在2016年“五一”节提前4小时预警大岗山郑家坪垮塌;2018年春节前提前4天预警猴子岩开顶垮塌;2018年汛期提前9天预警大岗山黄草坪垮塌等,成功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职工队伍由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公司积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电力人才队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生产人员工作重点由传统倒班运行向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大数据运用、创新产品研发等转变。公司坚持围绕水电主业,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边缘计算、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安全管理大数据六大产业发展赛道,成功孵化了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安全帽、智能钥匙等创新产品,打造了经济效益预期增长点。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推进大渡河水电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企业”,努力为国家能源集团建设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为四川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