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2021-10-29徐雨
徐雨
内容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增加学生散文阅读的积累,并提升学生鉴赏与审美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散文审美性阅读的缺失,散文阅读教学难以完成,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散文的真谛。因此,本文主要从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来探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力求能够提高学生的散文审美阅读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散文 审美性阅读
散文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对象。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等特征让散文产生了独特的审美和阅读价值。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散文的閱读教学往往缺乏审美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一.高中进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1]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这种审美性的阅读教学恰恰是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散文的审美性阅读,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与心理结构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充分发挥延伸性
作为一种文学文体,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对其它各种文体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所建构起来的审美情感,审美知觉,审美意志对其它文体教学也有一定的理解建构作用。此外,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与长篇小说和诗歌相比,散文的可读性强,花费的时间更少。所以,散文审美性的阅读教学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具有一定的扩展延伸作用。
(三)适应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阶段正是处在一个心理剧变的年龄阶段,其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情感更加丰富,能够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内心世界,具备较为深刻的审美认知判断能力。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注重探讨作家的自我生活感受、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意识,这些细腻的生活体验、深邃的哲理思考、豁达而具有启迪性的论辩,与当代中学生身处心理发展的半成熟状态的需要是一致的。
二.现阶段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僵化、单一
纵观现阶段的高中散文教学,很多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即这篇文章描写了怎样的人、物、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似乎所有的散文都是按照如此套路去分析和讲解,这种教学套路虽然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散文阅读教学,但是显得宏观有余,微观不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忽略了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对散文本身不能进行个性化解读,教不出散文的“美味”和“语文味”,很容易使散文教学陷入僵化尴尬之地。
(二)忽视学生散文阅读审美体验
散文是一种最直接、最真实地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传递作者深挚感情的文体,要想真正的走进散文,就需要在阅读时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但是,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阅读的结果,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讲解分析使得学生明白自己的答案与标准参考答案之间的差别。这样的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对学生的审美过程进行引导和过多关注。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并不重视散文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只是机械的根据教师和考纲的侧重点去阅读散文,如此阅读就无法深刻体会作者在散文中抒发的独特情感。
(三)教学评价过于狭窄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即教学评价过于狭窄,教师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分数,习惯立足于将标准的参考答案作为衡量学生阅读散文成果的重要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分析依此打分。这种狭窄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得教学评价停滞于表面,并且难以调动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学生在进行散文阅读时,更多的是考虑怎样与标准答案靠近,而丢失了自己对这一篇散文的独特思考。长期以来,学生的思维对散文阅读形成定势,审美情趣丧失,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显而易见,预期的审美要求学生也不可能达到。
三.提高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的模式
散文抒写的大都是作者生活中的所见见闻、感触等一系列的真实经历,字里行间描绘出来的是作者的心灵图画。教师在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近作者,与作者进行情感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走进作品,将阅读和学习的过程视为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从“审感”和“审情”开始,唤醒学生某一种感觉和某一种情感。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极为推崇《故都的秋》在丰富学生心灵境界方面的审美价值,认为这是现代散文把悲凉、衰败乃至死亡当做美来表现的典范。具体地讲,《故都的秋》不同于老舍《济南的秋天》带给人们的清新、明净的感觉,郁达夫不同于现代作家单纯地沉浸于秋天的欢乐境界。相反,他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文中的牵牛花需要加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衰草,扫帚的丝纹是“落寞”、“深沉”的,秋蝉是“哀弱的残声”。作者沉浸在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中,着意表现秋天的残败、悲凉之美。“悲秋”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秋愁就被当成一种人生的悲苦抒写。郁达夫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但又有了一点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天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2]69,如果说生命的蓬勃,激起了内心欢愉喜悦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的话,那么,直面生命的衰败,沉思生命的周期所引起悲凉之感,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感受呢?因此,《故都的秋》一文正是郁达夫在体验与玩味秋天的悲凉之美,开拓出了现代散文的审美情感。在审美教育价值方面,《故都的秋》以秋天的悲凉之美、死亡之美,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境界,丰富着学生对于美的体验与感知,这种体验与感知不同于世俗世界,通常情况下生命的衰败与死亡,在世俗生活是一种负面价值,但在郁达夫这里却成为了正面价值。
(二)注重学生散文审美阅读的体验式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仍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3]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散文审美能力方面,应改变之前的“填鸭式”教学,把学习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里,老师不可以将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散文想要表现的美、情感强塞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散文的方式和其他文体无多大差别,学生没能掌握学习散文的精髓,就达不到审美的境界[4],由此,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才能使得学生放飞情感与心扉,实现审美观的提升。
例如,教师进行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到荷塘边观花赏月,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别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等经典语句,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美,美在何处,领悟那份难以言说的含蓄美,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清幽寂静的夜里,流水一般的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恬静淡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这种美感,自然会在这里逐渐生成。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美好事物如痴如醉的迷恋和追求,感受到文中忧愁和喜悦的相伴共生,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作品的艺术美随之唤起学生心中对于生活美的回忆;课后可以布置体验式写作,要求学生认真仿作《校园夜色》《田野夜色》等,通过一定的写作锻炼,形成的一定的审美经验,更好的理解散文的内涵。
(三)完善散文阅读教学评价形式
所有学科的顺利开展都離不开评价,一个有效的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思维,敢于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不断地完善教学评价,将评价重点放置于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关注学生在审美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评价,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具备更强的审美能力。
例如对《故都的秋》进行阅读时,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郁达夫撰写这篇文章时所表达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以及所要透过秋表达的主观感情、文学气质、审美取向和人生态度,随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回答来判断他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处于何种阶段;其次,在对学生的评价当中,要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回答时的一切表现作为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可以从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上看出学生在审美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最后,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全面,不能断章取义,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改正自己的不足,进一步的让自己阅读散文时的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张建辉.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79.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