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 应用分析
2021-10-29刘涛
刘涛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山西 朔州 036002)
0 引言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原发于子宫颈部位,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排名第一[1],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产生和发展高度相关,超过99.7%的子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2]。临床中可通过HPV-DNA检测来判断是否有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通常指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病变。CIN的主要表现是宫颈上皮组织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可分为Ⅰ、Ⅱ、Ⅲ级,又称为轻度、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其中CIN Ⅲ与原位癌难以区分[3]。通常宫颈癌发展较为漫长,从癌前病变到癌需要经历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有证据表明,某些癌前病变可恢复正常,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90%[4]。因此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应尽可能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是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的简称,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宫颈病变筛查技术。它的检出率高,创伤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本文旨在探究HPV、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至我院治疗的189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者中HPV和/或TCT检查阳性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测,做病理组织学检查[5]。患者年龄在28~68之间,平均(48.5±3.6)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均有与宫颈炎相关的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偶见出血等),既往无肿瘤病史及盆腔放疗史,非月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近3天内无性生活,未服用激素类药物[6]。经过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孕次、文化程度等不存在统计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HPV检测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医师将宫颈及周围的黏液用棉签拭去后,使用专用的一次性宫颈刷伸入宫颈外口1~1.5厘米处旋转3圈以上[7],将取到的分泌物标本置于特定的保存液中并密封,送至检验科。利用实时定量PCR设备进行PCR荧光定量分析。阳性标准为样本HPV-DNA含量大于5.0×102copy。否则为阴性。
1.2.2 TCT检测
患者3d内无性生活及阴道内用药。医师将子宫细胞刷伸入宫颈管内约1cm,沿同一方向转动5圈以收集宫颈管细胞,并放入特制的细胞保存液中进行浸泡、漂洗[8]。采用TCT全自动制片机制做薄层宫颈细胞图片,选用TBS评分系统诊断标本。阳性结果为细胞出现病变。
1.2.3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保护阴道黏膜上皮的前提下取无菌纱布轻柔地擦拭患者阴道分泌物。利用窥阴器,充分露出患者宫颈,观察宫颈的颜色、形态、血管及鳞柱状上皮交界位置。对可疑病灶采用单点或多点活检的手段;针对非典型病变或正常结构,则按照常规取3、6、9、12点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病检结果阳性为CIN Ⅰ~Ⅲ以及宫颈癌组,阴性为正常及炎症组。
1.3 观察指标
以病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并对比各方案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筛查方案所得结果对比
参与研究的189名患者中,HPV阳性(包括低、中、高风险)的有149人,占总人数的78.8%;TCT阳性的有108人,占总人数的57.1%;两项筛查均呈阳性的有68人,占总人数的36.0%。HPV阳性患者中病检阳性的有82人,TCT阳性患者中病检阳性的有71人;HPV和TCT均阳性的病例中病检阳性的有50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为正常及炎症的有86人,占总人数的45.5%,结果为癌前病变(CIN Ⅰ~Ⅲ)及癌症的有103人,占总人数的54.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筛查方案阳性结果对比(n,%)
2.2 不同筛查方案的准确程度评估
判断不同监测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程度,需要用到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是指在病检阳性人数中该检测方案呈阳性的研究对象所占的百分比。HP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79.61%,TCT的灵敏度为68.93%。特异性是指病检阴性人数中该检测方案呈阴性的研究对象所占的百分比。HPV-DNA检测的特异性为22.09%,TCT的特异性为56.98%。详情见表2。
表2 不同筛查方案的准确程度评估(%)
3 讨论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癌瘤,在我国的发病年龄集中在50~65岁,但是近年来发病年龄呈年轻化(25~35岁出现高峰),发病率也逐年升高[9],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寿命及生活质量。宫颈癌的典型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及阴道排液等。但是在疾病初期,患者并没有较为显著的症状。因此若不进行定期检查,常常被忽视,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疾病发展,增加患者痛苦。世卫组织于2020年启动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中就大力提倡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包括:传统细胞学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测、DNA倍性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HPV的DNA或者mRNA检测等[10]。传统细胞学检测受主观因素如医师经验等影响较大,准确度不高。DNA倍性分析及生物标志物检测则不易大规模普及。TCT制片均匀,细胞清晰,背景分明,易于观察细胞结构[11]。HPV-DNA筛查的取材及检测则相对较为便利。因此TCT、HPV-DNA检测更适宜做为人群筛查手段,帮助提高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阴道镜主要利用反射原理成像,它的放大功能有利于找到病变的宫颈细胞,还可以定点取活组织检测,大大提高了筛查的准确度[12]。
研究发现,单一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在灵敏度、准确性等方面均不及HPV、TCT联合阴道镜活检。HPV检测的灵敏度为79.61%,高于TCT的68.93%。但特异性为22.09%,低于TCT的56.98%。阴道镜下活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最直观、最准确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判断患者宫颈细胞是正常、炎症、产生癌前病变或是转变为癌细胞,还能准确地判断癌前病变的分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证据。若能将HPV、TCT和阴道镜活检结合起来,就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无论是准确性还是灵敏度都有所提高。因此建议成年、有性生活女性,定期去医院进行HPV及TCT宫颈癌筛查,必要时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从而达到早期明确病情的目的,有利于采取更准确、针对性更强的治疗,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综上所述,HPV、TCT联合阴道镜活检,能够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度及灵敏度,降低漏诊的概率,建议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