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的语义模型及其建构

2021-10-29

关键词:突发事件建构模型

桑 勇

(1.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2.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最大的转向和特色,是从人际交互进入人机交互。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特别是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都融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理念。这种变化,极大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化,可以说语言信息化处理和人工智能方向,是语言研究与时俱进、服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集中表现。自然语言处理(NLP)是语言智能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传统的语言研究重视字、词、句的形式和意义,面向智能化的语言研究不仅要关注字、词、句,还要解决特定信息的挖掘和提取问题。

如果说,传统纸媒向人们传递了事件的内容、媒体的观点等基本信息,而智能化的网络媒体向人们传递的除了以上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一些隐藏信息,例如,事件产生的动因、处置效果的评价、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发展趋向的预测等。现代计算技术获取这些信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言语所表达的特定事件进行结构化处理和模型化建构,从而建立起连接言语信息和计算技术的桥梁。突发事件的语义模型建构就是此类研究。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全球风险社会阶段”。①郭春侠、徐青梅、储节旺:《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人才培养初探》,《图书情报工作》2019 年第4 期。2004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2018年4月,中国政府在原有应急管理体系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部。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社会稳定、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以自媒体为特征的、多种信息载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如何能让机器准确、迅速地识别并提取出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如何快速生成满足要求的突发事件新闻文本,这对国家、政府各部门以及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利益主体尤为重要。面向突发事件新闻的语义模型建构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必要手段。

一、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突发事件研究

(一)事件视角的自然语言处理

NLP(自然语言处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使机器获得与人同等的语言智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的两种方法是NLP研究的方向。目前,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在高性能的系统中运作,给NLP 的研究和技术都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一些学者认为,计算能力的提高、大规模网络文本的累积、机器学习的进步以及对自然语言结构的深入理解是促使自然语言处理进步的主要因素。①参见王飞:《新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进展》,《武汉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在上述诸要素中,对自然语言结构及相关规律的挖掘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自然语言是NLP 的直接操作对象。并且,促成NLP 进步的其他因素都有可能依赖于硬件的改进和算法的升级而进步,自然语言的相关规律和知识只能通过面向语言事实和语言本体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获得。

当前,事件研究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发现了语言交际的新的规律,给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②参见崔希亮:《事件分析的八种对立》,《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第2期。事件即发生,任何变化、发生都可称之为事件。从哲学角度讲,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以,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件构成的。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的各种信息,就是用语言来指称各种事件的过程。

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引入了事件思维,揭示自然语言传递信息的内部规律,提高NLP的水平和效率。邱奇志等从Web 抽取突发事件属性,利用词表对事件进行分类,采用文体特征进行时间、事件摘要的抽取,采用文体和词表进行地点、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属性的抽取,实验结果良好,可以满足应急管理需求。③参见邱奇志、周三三、刘长发、陈 晖:《基于文体和词表的突发事件信息抽取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18 年第9期。朱文跃等利用事件本体知识对“恐怖袭击事件”进行建模。④参见朱文跃、刘宗田:《基于事件本体的突发事件领域知识建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年第21期。李东昊等利用突发词检索的方式,针对有影响力的重点博文,建构了突发事件检测框架。⑤参见李东昊、杨文忠、仲丽君、张志豪、王雪颖:《基于重点博文的突发事件检测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年第8期。张大强从篇章动力角度阐释了突发事件新闻的构成要素。⑥参见张大强:《篇章的事件要素推进及信息驱动的句式选择》,《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二)模型建构

“在哲学领域,模型被看作具有认识论意义的,作为反映事物本质的,连接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方式。”⑦王前:《模型的认识论意义》,《哲学研究》2013年第5期。齐磊磊指出,现象、模型与定律是科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模型起到桥梁的作用。⑧参见齐磊磊:《现象、模型与定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2 期。魏屹东认为,在科学研究中,模型起到中介作用,是科学认知的表征方式。⑨参见魏屹东:《论科学模型的哲学问题》,《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从这些观点中不难看出,模型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是居于事物感性的表象和理性的规律之间的桥梁。那么,模型就可被看作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即把纷繁复杂的客观对象转变为逻辑清晰、有条理的、形式化的表征,以便于认识客观对象,并进一步处理客观对象。自然语言处理的模型建构就是具有结构化意义的模型建构。对媒体中的某类语料进行处理,使其传递的信息形式化、结构化,在此基础上依托算法得出有规律和有价值的内部信息。

Thomson 把科学文献中的模型分为五种,分别是真之制造地图、真之制造结构、数学模型、命题模型、物理模型。①Thomson,M.Jones,“Models and the semantic view”,Philosophy of science,No.73 (2006),pp.524-535.本研究的突发事件新闻语义模型的类型兼顾对象和功能,即针对突发事件新闻语义建构模型,为篇章语义生成提供框架,为信息抽取进行标注。

关于突发事件模型研究,学者们亦有较多关注。蒋勋等针对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联动,梳理了影响应急决策的四个知识层次,建构了输入、状态、演化三个知识模型,为精准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知识支持。②参见蒋勋、徐绪堪、唐明伟、苏新宁:《适应突发事件演化的知识表示模型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期。龚花萍等分析政府、公民、媒体与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建构了一个以数据为核心,跨部门的多信息系统协同架构模型。③参见龚花萍、陈鑫、高洪新:《突发事件预警及决策多信息系统的协同架构模型研究》,《情报科学》2016年第12期。巩前胜在“情景—应对”的模式背景下,基于贝叶斯网络建构了突发事件的情景推演模型,分析事件演化各个环节的共现概率,从而得出具体某类事件中造成损失的环节的概率,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持。④参见巩前胜:《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突发事件情景推演模型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刘小洋等针对舆情演化建构了突发公共事件传播动力学模型,为舆情演化和监测提供了依据。⑤参见刘小洋:《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与舆情演化研究》,《计算机科学》2019年第5期。吴新杰针对地铁站的突发事件,模拟人群恐慌行为演化过程,建构P-SIR 情绪感染模型,并分析了设备干预和管理员干预所带来的影响。⑥参见吴新杰、王维莉、胡志华:《突发事件下人群恐慌情绪感染模型与干预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年第5期。

从已有的突发事件模型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理决策、态势预测、信息传播、情绪感染等方面,其研究的目标是针对事件处理的,研究的模型建构基础主要是来源于各个部门的数据。由于语料结构化的程度和对象不同,上述研究对媒体上真实的自然语料关注也较少。

(三)新闻自动写作

周建设提出了“语言智能表达目标”,初步形成了语言自动生成的理念。⑦参见周建设:《面向语言处理的计算与认知取向》,《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周建设等提出利用大数据构建汉语表达智能模型及相应的数据资源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设想。⑧参见周建设、彭琰、张跃:《基于大数据的汉语表达智能模型及其理论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关于自动写作的应用研究,当前主要的研究趋势是以媒体上已有的信息为信息源,根据不同主体的关注点,利用算法抽取已有信息,或检测可自动生成的实时信息,重新对这些信息进行组合。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财经、体育等领域。陈玉敬等基于比分差函数性质的数据分片算法和数据合成算法研究NBA 赛事的自动写作。⑨参见陈玉敬、吕学强、周建设、李宁:《NBA 赛事新闻的自动写作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年第2期。美联社和腾讯财经都开发了财经领域的自动写作机器人。⑩参见中国新闻网:美联社用机器替代记者写新闻 媒体步入自动化,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7-04/6349217.shtml,2021年7月1日访问。⑪参见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官网:腾讯财经开发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http://www.cac.gov.cn/2015-09/11/c_1116532821.htm,2021年6月1日最后访问。《洛杉矶时报》2014年曾经用机器人“Quakebot”生成了一篇关于地震的报道。

当前自动写作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对已有的信息利用相应的算法和工具模型进行重新组合,或者提取可自动监测的新信息(股票、财务报表、赛事比分等),而对于需要人工采集的新信息缺少关注,例如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尽管2014 年《洛杉矶时报》的机器人生成了一篇关于地震的报道,其信息来源也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预警报告,该新闻只有关于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强度的信息,没有损失、处置等相关信息。

(四)本文的研究

本文以新闻语体的突发事件为具体的模型化对象,建构NLP中的突发事件新闻的篇章语义模型;根据客观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和新闻表达的信息要求,结合语言特征,对突发事件新闻进行篇章层面的结构化和模型建构,以服务于突发事件新闻生成和信息抽取。本模型构建所针对的信息源是人工采集自事故现场的第一手信息,生成的新闻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充分揭示模型的各个环节的联结机理,这为进一步的大数据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数据提供了语料结构化的基础。

二、突发事件语义模型建构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

根据这一定义,突发事件包含三个要素:原发事件、社会危害、紧急处置。原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本身,这是突发事件的核心要素,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都是由它引起的;社会危害是指原发事件发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或者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威胁);紧急处置是指对原发事件本身及其带来的危害和威胁进行应急处置,尽力把危害和威胁降低到最小的行为。

(一)现实中的因果事件链

在现实中,突发事件是以原发事件为起始点,处理结果为终点的一系列因果事件链。原发事件发生导致出现次生事件,因为原发事件和次生事件出现,相关主体对原发事件和次生事件进行处理,处理会带来一定的结果。如图1:

图1 突发事件因果链条

图1 所示的现实因果事件链只是一个要素齐备的理想模型,在突发事件实际发生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要素的缺失。例如,当原发事件刚一发生,相关主体就实施了处置事件,次生事件根本没有发生;或者原发事件具有瞬时性(地震、海啸等),来不及对原发事件进行处置。

(二)突发事件语义模型

1.语义模型的主干环节

在新闻报道中,突发事件在客观世界所展现的因果事件链会如实呈现出来,但并不一定完全是按照图1的模式,一个要素接着一个要素的出现。因为言语表达有其自身的特点,“传息结构”②参见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的要求、报道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所掌握信息的多少以及突发事件所处的阶段等等,这些因素使突发事件的言语表达与现实中突发事件的因果链条并不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请看下列语例:

①记者从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委宣传部获悉,6月20日清晨,景谷县部分乡(镇)出现强降雨,造成县城低洼地段内涝。10点40左右,凤山镇平寨村那肖田村民小组发生泥石流灾害。目前,已紧急转移97 人,其中被困22 人已全部安全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云南网讯记者熊强)

在例①中,原发事件是“强降雨”,次生事件是“内涝”“泥石流”“被困22 人”,没有原发处置事件,次生处置事件是“转移”,处置结果是“未造成人员伤亡”。

②22日凌晨1时许,天河东路附近一住宅楼5楼某房起火。民警迅速到场处置,紧急疏散居民,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120”医务人员及时到场救治伤员。2 时许,现场火情被扑灭。(广州天河警方10月22日通报)

在例②中,原发事件是“起火”,次生事件有人受伤,但并未直接以次生事件的形式叙述,而是在处置事件中的“救治伤员”中隐含的。有三个处置事件,分别是“疏散居民”“灭火”和“救治伤员”。结果事件是“火情被扑灭”。

在以上两例中,新闻中的突发事件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因果事件链,但其要素并未与图1的理想模型一一对应。这是因为,尽管在现实世界突发事件的每一环节都是按因果链条在时间上延展开来的,但是,每个环节对整个突发事件链的作用是不均衡的,不同的信息获取主体对每个环节的关注度也是不均衡的,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其内部各个环节的联系也不同。一般来说,原发事件是必有要素,是突发事件的起点。自然灾害类的原发事件一定有次生事件,交通事故类的原发事件可能没有次生事件。阅读新闻的人们主要关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存在的威胁,应急处理部门主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突发事件评估部门主要关注事件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总之,新闻中的突发事件表达既要符合事件的客观情况,又要考虑到阅读主体的需求,同时要兼顾言语信息传递的结构要求。结合突发事件的现实因果事件链特征,考虑到突发事件言语表达的要求,新闻报道中的突发事件语义模型可概括为三部分:突发事件、处置事件、结果事件。如图2所示:

图2 突发事件语义模型

突发事件,是指原发事件和一系列的次生事件,如例①中的“强降雨”“内涝”“泥石流”“被困22人”,例②中的“起火”。处置事件是指对原发事件或次生事件进行的原发处置或次生处置,如例①中的“转移”,例②中的“疏散居民”“灭火”和“救治伤员”。结果事件是指处置后所呈现的结果,如例①中的“未造成人员伤亡”,例②中的“火情被扑灭”。这三类事件是广义的因果关系,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有处置事件出现,而处置事件的出现又会带来一定的结果。

2.主干环节的内部结构

(1)突发事件(T)的内部结构

突发事件(T)内部包括原发事件和次生事件,原发事件是必有要素,次生事件是非必有要素;而且,次生事件的数目是不确定的,次生事件的来源也是不确定的。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a.只有原发事件,无次生事件。例如:

③日本大阪周一(18 日)早上发生5.9 级地震,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北纬34.8 度,东经135.6度),震中深度约10公里。暂时未有伤亡报告,日本官方暂时没有发出海啸警报。(海外网2018-6-18 孙蒙)

在例③中,“地震”是原发事件,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信息掌握不全,可能是确实没有次生事件发生),在新闻报道中并未出现次生事件。

b. 一个原发事件,多个次生事件。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个次生事件都是由原发事件引起的;另一种是存在多个次生事件,有的是由原发事件引起的,有的是由次生事件再引起的次生事件。例①中的突发事件属于第一种情况,“强降雨”导致“泥石流”,“强降雨”还导致了“内涝”。下文例④属于第二种情况,“连日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中断”。

④4 月19 日早晨6 时许,湖南省娄底市娄新高速公路由东往西方向47 公里处涟源市石马山镇地段,因连日暴雨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导致涟源市石马山镇至杨市镇道路中断6小时,幸无人员伤亡,到中午12时许实行一条车道通车。(腾讯网2013-4-20)

(2)处置事件(C)的内部结构

处置事件(C)包括原发处置和次生处置,主要有三种情况:

a.原发处置和次生处置同时出现

⑤28 日,上海浦北路近桂林西街附近1 名男子持菜刀砍伤3 名男童及1 名女性家长。2名受伤男童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 名受伤男童和女性家长无生命危险。犯罪嫌疑人黄某被当场抓获,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黄某(男,29岁),无业,今年6月初来沪,其交代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进而行凶。案件正在侦查。①示例中,___代表突发事件,___代表处置事件,___ 代表结果事件。(腾讯网2018-6-28)

在例⑤中,原发事件是“持菜刀砍”,原发处置是“黄某被当场抓获”,次生事件是“伤3 名男童及1名女性家长”,次生处置是“抢救”。

b.只有原发处置

⑥2018 年5 月14 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 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 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腾讯网2018-5-14)

在例⑥中,原发事件是“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原发处置是“紧急下降”。因为这个原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所以未导致次生事件,也就不存在次生处置。只有原发处置的突发事件是得到有效控制和正确处置的突发事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c.只有次生处置

⑦2018 年9月16日22时41分,雄县雄白路高速引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天津牌照货车与一辆轿车相撞,轿车驾驶人当场死亡,车上7名乘客受伤。截至17日凌晨4时,7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腾讯网2018-9-18)

在例⑦中,原发事件是“相撞”,次生事件是“死亡”和“受伤”,次生处置是“抢救”。因为原发事件“相撞”是瞬间发生并结束的,无法进行原发处置,故该事件只有次生处置。可以说,瞬间发生并结束的原发事件都只有次生处置,因为在时间上不允许实施原发处置,如地震、爆炸、交通事故等。

(3)结果事件(J)的内部结构

由于处置是针对原发事件和次生事件的处置,所以,理论上讲,处置产生的结果事件就有两种:原发处置结果和次生处置结果。原发处置结果情况可以评估次生事件灾害的危险性和发生概率。次生处置结果可以评估突发事件损失情况及处置能力。结果事件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情况:

a.原发处置结果和次生处置结果都出现

⑧中新网深圳9 月21 日电(记者 郑小红)9 月20 日晚23 时许,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很快被扑灭。据初步统计,截至9月21日凌晨3:30,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住院51人。

在例⑧中,原发事件是“发生……火灾”,原发处置是“扑救”,原发处置结果是“扑灭”。次生事件是“43人死亡”以及隐含的“受伤”,次生事件处置结果是“住院51人”。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处置本身就是处置结果,如例①中,“紧急转移97 人”“被困22 人全部安全转移”,这既是对次生事件“泥石流”造成的威胁的处置,也是处置结果。

b.只出现原发处置结果

⑨今晨,由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 航班在飞行途中遭遇事故。在进入青藏高原上空时,飞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搜狐网2018-5-14)

例⑨中,原发事件“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原发处置“紧急下降”,原发处置结果“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这种只有原发事件处置结果的报道并不是很多,因为大部分突发事件都会带来次生事件,相关主体会对次生事件进行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次生处置结果。次生处置结果未出现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原发事件发生后就被紧急处置,未引起次生事件;二是新闻报道时次生事件正在处置,次生处置结果尚未出现。

c.只出现次生处置结果

在例①中,次生处置是“紧急转移97 人”“被困22 人全部安全转移”,处置结果是“未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原发事件“强降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置。

d.结果事件未出现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一些事件发生后,或者尚未进行处置,或者处置正在进行,所以新闻报道中会有结果事件未出现的情况。如例⑩:

⑩5 号16 时10 分,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一铁矿建设措施井施工现场,炸药在往井下吊运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11 人死亡,9 人受伤,并造成井下25 人被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田彤、张静、徐志强、杨雪)

三、模型环节间的事件关系及模型建构的作用

(一)模型环节间的事件关系

1.主干链条之间的关系

综合前面两节的论述,可以建构出图3这个模型。主干链条间是广义的因果关系,其中突发事件(T)与处置事件(C)是负目的关系,即为了应对突发事件(T)或其带来的威胁、灾害,而实施处置事件(C)。处置事件(C)与结果事件(J)是因果关系,处置事件(C)的实施自然带来结果事件(J)的出现。在图3中,只有加下划线的要素是必有要素,其他要素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出现。

图3 突发事件模型的内部关系

2.内部结构链之间的关系

原发事件与次生事件是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因果都是消极意义的、不希望发生的,所以,在叙述中常使用“导致、造成、致使”等词语。在言语层面,次生事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言语层面次生事件未出现并不代表在实际场景中次生事件未发生,一种可能性是次生事件是人们通过百科知识可以获取的,不需要赘述,此时,次生处置会蕴含着次生事件。如例②,原发事件是“住宅楼5 楼某房起火”,在实际场景中,一定有“居民受到火灾威胁”“可能有人受伤”的次生事件。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百科知识获取这样的信息,所以,在例②中并未直接叙述,而是通过处置事件“紧急疏散居民”“到场救治伤员”蕴含次生事件信息。

原发处置与次生处置是加合关系,二者共同构成处置事件(C)。但次生处置不是必有要素,当原发事件发生,相关主体进行紧急有效地原发处置,这就遏制了次生事件的发生,也就不需要进行次生处置了,如例⑥⑨。

原发结果与次生结果是加合关系,二者共同构成结果事件(J)。但原发结果和次生结果都不是必有要素,当新闻报道时,处置正在进行,所以不会有结果事件出现;有时只有原发事件,没有次生事件,也就没有相应的次生结果。

(二)模型建构的作用

本模型的建构可以为突发事件文本生成提供模板,为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料标注工作提供标注框架。基于本模型的突发事件触发词及触发结构,比传统的触发词更能体现突发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可以为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1.突发事件新闻写作模板

根据信息传递的规律和要求,突发事件新闻的行文遵循着一定模式。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类型,但其新闻报道可以有相同的模板原型。具体到词汇、句式以及篇章架构的选择都可以有固定的模式和工具库。例如,表因果关系的,致使、导致、以致、致;表信息来源的,据悉、据称、据……报道、……显示、……说;表事件发生和结果的,“……发生……事故,致……死……伤”等。这些言语中的词汇、句式的具体表现构成了模型框架的内部材料,服务于突发事件新闻写作,辅以相应的算法可以生成新闻辅助写作软件。

2.预估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

对具体突发事件的原发事件和次生事件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就能预估原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存在的威胁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统计数据包括原发事件类型,次生事件类型,二者共现频率等。以火灾为例,原发事件是“火灾”,次生事件可能包括“道路阻断”“房屋烧毁”“人员伤亡”等。对这些事件的相关结构要素进行统计,就可以预估火灾发生后,可能造成最大威胁和最大危害的事件有哪些。

3.指导事件处置主体进行有效处置

对处置事件和结果事件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同一类型事件中所造成危害结果最小的事件处置方法,就可以得出处置相应突发事件的最佳措施,从而为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何种处置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此外,有效的原发处置能够降低次生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原发处置对减少灾害有决定性的意义。

4.预警突发事件的发生

原发事件的结构要素中包含事件发生的原因,对该原因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预估生产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进行突发事件预警。

结论

突发事件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个热点。突发事件语义模型是一个广义的三环节因果链条,每个环节内部有其相应要素,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结构链条。篇章层面的原因、突发、结果、处置等要素及内部言语材料为文本生成提供模型支撑。以突发事件语义模型为基本框架对突发事件语料进行结构化标注,可以得出突发事件各环节的触发词和相应的结构要素。对这些触发词以及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在预估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指导事件处置主体进行有效处置、预警突发事件的发生等方面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相关支持。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建构模型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模型小览(二)
建构游戏玩不够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