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的书画艺术
2021-10-29周国强
□ 周国强
一
董寿平,原名揆,字谐伯,1904年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杜戍村的一个诗书世家。祖父董文涣为清朝咸丰丙辰进士,外祖父陈履亨为光绪丙子进士,父亲董维藩能书善画,母亲陈云楼博闻强识,舅父陈凤标以书画见长,董寿平从小就成长在传统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
董寿平三四岁时,外祖父抱着他在院子里转,发现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对联上的字,便对自己的女儿陈云楼说:“这孩子长大肯定喜欢字。”董寿平自幼聪颖,从母识字、诵诗咏文,少时在家塾读书。董寿平启蒙时期,读过《三字经》《世说新语》《千家诗》《易经告蒙》《幼学琼林》等。董寿平7-10岁上私塾,11-13岁在洪洞县城高级小学读书,16岁在山西省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1年,董寿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后又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后转入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学习。
1926年,22岁的董寿平从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开始一心一意研习中国画,因慕恽寿平的画和他的为人,遂改名寿平。1927年,23岁的董寿平正式定居北京,开始了他的绘画艺术生涯。他经常去故宫博物院的钟粹宫观摹历代名画,分析古人画法,研究各派风格,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因美国著名的中国通福开森所言“中国画衰落了”一语所激,董寿平立志振兴中国画。抗日战争爆发后,董寿平定居四川,在巴山蜀水间辛苦经营画艺。十余年间,他默默耕耘,心无旁骛,为日后艺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解放后,他满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决定北上,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952年底,董寿平任荣宝斋编辑,精心组织策划木版水印制作工艺。1965年董寿平从荣宝斋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中。1997年6月21日,董寿平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
董寿平一生低调谨慎,生前常讲“满招损,谦受益”,做人让别人高一点,自己低一点,这样才能平安。他一生把名誉和钱财看得很淡,有位领导拜访董寿平时,发现其三代人同住于一小居室,提出可廉价售予他一套房,陈丽华女士曾提出送他红木家具,都被他婉言谢绝。
董寿平一生共创作书画作品几千幅,出版个人画集、画册逾15种,并分别两次将家中收藏的明清字画80余件捐赠给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
董寿平艺术生涯可分为四个阶段:1904-1937年,早年求学期。1938-1951年,生活体验期。1952-1965年,参加工作期。1966-1997年,晚年高峰期。
20世纪80年代初,董寿平与李可染、蒋兆和、陆俨少、蔡若虹在一起
董寿平创作巨幅墨松图
周国强与董寿平家人在一起
一、1937年之前,即董寿平33岁以前,是他的知识积累时期。与同时代的许多老画家一样,他并没有在专门的艺术学校学习过美术。因为祖上是文官,家中藏有大量的书画名迹,董寿平儿时,家中经常有友人与父亲赋诗作画,谈论书法作品的创作与优劣,也有人拿来古画让父亲辨其真伪。董寿平耳濡目染,从小就在书画意识上超出常人,文化课和书法绘画皆出类拔萃。父亲希望儿子长大从政谋一官职,他拒绝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法和绘画上。
董寿平的祖父三兄弟都喜欢收藏,家中藏书10余万卷,经、史、子、集各种文献应有尽有。董寿平小时候住在“观察第”,这个院子里收藏的古籍特别讲究版本,有元、明版本200余种,宋版书十几部。中国藏书界最著名的一种珍本——宋版《资治通鉴》,洪洞董氏就藏有一部。“谦益斋”的藏书不讲究版本,经书最多,其次是史书。“养福堂”的收藏是金石考证,说文、训诂一类的书,董寿平喜欢在这里看书。“观阜山房”和“梦树萱堂”收藏的都是拓本,如宋拓本《雁塔圣教序》《三体石经》《淳化阁法帖》《拟山园帖》,以及怀素枣木板《草书千字文》、孙过庭石刻版《书谱》等,董寿平儿时常在这里观览临摹,因常翻阅家中收藏的传世字画,并开始临摹“二王”法帖和《芥子园画传》,很早就对传统书画技法有了认识。
董寿平的书法启蒙与舅父陈凤标的耐心引导和严格要求分不开。舅父让年幼的寿平拿着大笔写大字,方法是把黄土放进水缸里,将土化成如墨似的稀糊糊,然后在方砖上写如碗口大的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练腕力,二是练结构。在方砖上写字比宣纸上难,舅父规定董寿平每天早上必须写完50块砖才能吃饭。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好了字的结构才能在宣纸上书写。董寿平的书法成熟很早,这与家传有着直接的关系。
董寿平从大学毕业定居北京之后,便开启了他的自学之路。他每周都会去故宫博物院观看、鉴赏、揣摩、研究五代、宋、元、明的作品。通过对历代名画的分析比较,董寿平认为,六朝以前的画法可通过可信的记载来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晋唐以来的中国画理论,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王维的《山水诀》、唐志契的《绘事微言》等。
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甘肃省永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等不靠、攻坚克难,优化顶层设计、创新监管举措,探索建立了县乡两级机构高效运转、监管责任有效落实的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了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体制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辖区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董寿平 陆游诗句 纸本释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国强同志嘱,董寿平。钤印:董寿平(白) 寿平书画(朱)
董寿平性格倔强,从不愿依附于谁,很少参与画界的派别。26岁的董寿平有诗云:“遗世而独立,不与群芳伍。虽无屈大夫,亦自有千古。”他不断改造自己,博采众长,取精用宏,立志筑建自己特有画风。他学画的步骤是学一段时间没骨,再学一段时间双勾花卉,一年后又学元明的写意,后来还养成了半日读书、半日作画的习惯。一年四季,春季画梅花,夏季画竹子,秋季画山水,冬季画松树,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他说只有翻来覆去地练习,才能使自己的书画作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时,北京的名家画作最贵的是20-30元一平方尺,吴昌硕的画6-7元一平方尺,齐白石的画2元一平方尺。董寿平第一次卖画就卖了12元,此事虽属偶然,但更加坚定了他要以绘画为职业的信心和决心。
1931年,董寿平开始在琉璃厂挂笔单,以卖画为生。他年轻时的画作在京城就已崭露头角。启功先生忆而立之年董寿平的画作时说:“观绘画展览,首见古色笺本梅花一株,焦墨写枝,铅脂点瓣,仿佛香出于纸上,视其款字,盖先生笔,时固未及立章,而所作已于当时诸名宿并驾艺林如此。”
二、1938-1951年,是董寿平绘画生涯的青年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教授、文化名人、作家都向祖国的大西南转移。董寿平定居于四川灌县都江堰玉垒关前,隔江为青城山,“玉垒草堂”是他的堂号,自书堂联“艰险自得力,金石不随波”。他在此地写生、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达千余幅。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写字、作画、读书。董寿平边读书,边写生,边创作,遍游蜀中的名山大川,将古代的绘画皴法与大自然进行比照,寻找自己的画法,将自己的个性融入绘画之中。他清楚地认识到主客观的取舍关系,并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而艺术作品需要比大自然更美、更集中、更典型的道理,并坚信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在四川的十二年中,董寿平与古画对话,与大自然对话,与当地的文化名流切磋画艺,常与沈尹默、徐悲鸿、张大千、赵望云、关山月、赵少昂及当地学者马一浮、谢无量、林山腴等人谈论哲学与中国画的关系,从中得出结论:中国画的传统精髓是哲学,中国画的审美与哲学有关。
董寿平 墨竹图 纸本水墨
董寿平 翰墨斋 纸本释文:翰墨斋。九十一岁,董寿平。钤印:董寿平(白) 寿平书画(朱)
中国画是画家把观察到的物象,通过大脑过滤、加工之后创造出来的,不是客观的直接再现,但又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体验。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自古画论皆主张,画家必须以大自然为师。董寿平为了了解大山的来龙去脉,为研究山川的树木、云气、四季变化之特点,在四川青城山一住就是十二年。他有大量山水画作品出于四川大山之中,如《嘉陵秋色》《青城山色》《夏山积雨图》等,是蜀地风光滋养了董寿平笔下的山山水水。在此期间,董寿平将哲学理念运用于笔墨之中,为他的中国画创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三、1952-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董寿平由四川返回北京,任职于荣宝斋。董寿平在荣宝斋着力恢复、提高我国传统木版水印技术,主持制作了《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的木版水印本。白石老人曾因对木版水印复制效果满意,为董寿平制“董揆画记”白寿山石图章一枚。1959年10月的一天,傅抱石到荣宝斋参观了木版水印制作过程,董寿平给傅抱石介绍了几年来木版水印工作的新成果,傅抱石参观后坚定地说:“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品一定能走出国门。”董寿平用不多的钱为荣宝斋收集了一大批宝贵资料,丰富了荣宝斋的收藏,也为后人从事历代名画复制及木版水印技术性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54年董寿平登上黄山。这一次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写生活动,对董寿平日后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董寿平对于黄山的观察、感受,与他长期积淀的精纯技法和美学思考相互作用,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成果。黄山写生之后,董寿平进行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创作,对黄山进行了合乎传统审美理念的师法、构造和表现,充分展示了董寿平高超的山水画艺术。因此,黄山题材系列绘画代表着董寿平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和艺术特色。
四、1966-1997年。1966年,董寿平刚退休,本想静下心来创作一些大幅画作,但“文革”开始,作画受到限制。此期间街道经常让董寿平抄毛主席语录,画一些画片创外汇。当时他白天在街上抄抄写写,晚上在家里读古书、练书法,在特殊年代努力保持着对艺术的实践和思考。
年逾古稀的董寿平创作力仍然十分旺盛。1976年起,董寿平书画创作进入新的高峰期,他的山水与四君子题材创作受到广泛赞誉和喜爱。他为我国驻外使领馆作画不停,为北京国际俱乐部、北京饭店、北京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所创作了《瀑松图》《黄山云峰》《巨壑奔流图》《报春图》《红梅图》《苍松图》《苍龙探海》《翠竹图》《劲节凌云》等一批力作。全国政协原主席邓颖超访问朝鲜,请董寿平作大幅《苍松图》,作为国礼赠予朝鲜政府。为国家文化部创作的《巨壑奔流图》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75岁的董寿平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创作巨幅《瀑流图》作为国庆献礼。周恩来总理将董寿平的《红梅图》作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现陈列在朝鲜妙香山国际展览馆。
董寿平晚年艺术上臻至化境,声誉日隆,多次受邀到日本、新加坡等地访问,举办书画展览,分享自己对中国书画的理解与感悟,为传播传统文化艺术作出巨大贡献。
三
董寿平家藏的古拓本十分丰富,他研究发现,书法之难,草书为最。董寿平的书法是从二王、孙过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傅山等人的草书中汲取养分,并融合北碑,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面貌。启功先生评价他的书法时说:“董寿平写字总是提笔悬肘,看上去像是漫不经心地轻松挥写,写后看又处处合乎章法,合乎草法。点画是那么沉着,行气和章法又是那么匀称自然。平日不常见他临写帖文,但字字又都不是杜撰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董寿平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又有自我。我与先生接触十六年,亲眼目睹过他挥毫时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苏东坡云:“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人的学问低了写不好字,作不好诗,也画不好画。书法讲法度,画法讲气韵,“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艺术理论影响着董寿平的书画经营。40年代沈尹默看到董寿平的书画时说:“君今年少笔已老,定是君家有根柢。”董寿平的作品有一股书卷气在里面。他的山水画创作是通过临摹古画和深入大自然写生,加之他的构思产生的。在经营画面上,计白当黑,虚实结合,形成了一种灵动多变的面貌。中国画的媒介是线条,并且在皴法上有了多种名称。董寿平的山水画,一改千古之皴法,仍是以线性为媒介,大胆使用拖泥带水法,又勾、又皴、又擦、又点、又糅,混合用笔一次性完成,这是高难度的技法之一。他遵循的是明代文人画画家董其昌的名言“书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苏东坡写吴道子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正是这些艺术理念指导着他山水画的创作用笔。
中国美术史上有众多山水画大家以黄山为创作题材,董寿平也是一位偏爱黄山的画家。他初登黄山写生时,所有的人都在不停地画,他却不动笔,只是坐在高山顶上看,看黄山是怎样形成的,一坐就是一整天。董寿平对黄山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看黄山的物理特征,石纹的特点是怎样的?石纹是直的,没有曲的,竖线条多,横线条少。黄山云的特征怎样?早上的云和晚上的云有什么不同?黄山的云瞬息万变。黄山的松姿态如何?黄山松都生长在石隙中,由于山高风急的缘故,促成松身短粗,松臂修长而缓悠,如猿探果;松针由于有限的水分和养分,短而不长。
董寿平的黄山,树后是空的,云后有山,山后有云,层峦叠嶂,万壑绵延,完全不知山后还有多少景致,能把人的思绪带到千里之外。他的黄山佳作《千岩竞秀色 万壑响松声》,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不画黄山某一景点的具体写照,而是以黄山的奇峰、老松为素材,书写黄山的云雾变幻,山势的起伏跌宕和峻峰怪石的形态。不拘泥于一峰一石的形似,而是求整幅气势的高度统一。画黄山,而非黄山,非黄山更似黄山,充分表达出黄山的造化之美、氤氲之美、气韵之美、博大之美,赢得了“黄山巨擘”之美誉。日本画界推崇董寿平的黄山,称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董寿平一生创作了很多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黄山云海》《黄山积雨》《黄山天都峰》《黄山人字瀑》《雨后黄山》等作品,他一生爱黄山,以黄山为师,与黄山为友。遵照董寿平的遗愿,家人和学生把他的骨灰撒向了黄山的峰峦壑间。
董寿平不但水墨黄山画得精致,而且他的松苍劲、竹刚健、梅花艳丽,被称为“董家样”。
董寿平先生的墨松,构图与古代画家不同。他取松树的中间部位,从大干的交叉部位着手,运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完成绘画的全过程。根据阴阳、刚柔、疏密、浓淡、虚实的关系,使画面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古人把竹视作君子,其高风亮节的品质为文人画家所推崇。以水墨写竹,具有悠久历史。董寿平承继传统技法与审美,他画的竹,竿如篆,枝如草,叶如隶,风、晴、雨、雪之竹各具姿态,妙趣横生。
董寿平的梅花姿态婀娜,墨梅、粉梅、红梅在他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呈现。解放前画的梅,墨梅枝干萧条,粉梅基调黯淡;而新中国成立后,董寿平的梅花大放异彩,红梅艳丽,光彩夺目。
董寿平对当代中国画进行长期反思后认为,中国画不能脱离意境、物理、物情、物态、物趣;中国画不是写实、写真,是写意;创作和写生不同;无论画什么都要解决好主客观的关系,让心迹、灵感在创作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起作用、起变化,一气呵成。中国画的气韵掌握在画家的心中、手中、笔中,画家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绘画技巧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