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1-10-29严雪梅诸宏伟丁周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枢性初潮骨龄

严雪梅,诸宏伟,丁周志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蚌埠 233000)

性早熟是指提前出现性发育特征的异常现象,中枢性性早熟是性早熟的常见类型,不仅可使儿童出现第二性征,还可造成骨骼提前发育及骨骺提前闭合,从而影响其成年后的身高,部分甚至无法达到遗传靶身高[1-2]。研究发现[3],对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改善其剩余生长能力,减少性早熟对身高的影响。因此,了解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相关因素,有利于及早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改善预后。目前虽有较多关于性早熟的相关研究,但各地调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不一,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参考价值有限。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并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为例,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分析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性早熟的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并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80例(病例组)。另以年龄、性别相匹配选取同期检查结果正常的儿童80例(对照组)。纳入标准:(1)符合《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4]对性早熟的诊断;(2)儿童家长愿意参加调查问卷,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参与调查儿童年龄≤12岁。排除标准:(1)器质性基础病:包括中枢性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先天性甲减、性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2)家长对研究存在异议者;(3)未获得儿童家长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生长发育评估 对所有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估[身高、体重测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性发育水平评价(第二性征评估、骨龄测定及性激素水平测定)。抽取受检儿童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激素水平,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否提前启动进行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判断,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试验判断,激发峰值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SH)>0.6为中枢性性早熟[5]。骨龄测定:以受检儿童身高、体重、BMI,根据G-P图谱法进行固定判断,据病情需要予盆腔、肾上腺彩超及下丘脑、垂体的磁共振检查。上述内容均由2名以上专业的内分泌医师及临床医师进行检查,统一标准,避免误差。

1.2.2 问卷调查法 以受检儿童家长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儿童资料,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家庭成员情况等问题。调查前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培训,并为参与调查家长讲解调查目的、调查问卷内容、调查程序等,问卷由调查组设计,专人发放回收,并进行逐项复合调查内容,确保调查问卷结果的有效性和调查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身高、体重、BMI、骨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s)

资料性别(男/女)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 BMI/(kg/m2)骨龄/岁病例组(n=80)3/77 7.45±2.35 135.36±15.33 32.52±5.68 17.75±1.10 10.01±3.02对照组(n=80)5/75 7.53±2.50 128.00±13.69 28.36±4.52 17.30±1.06 7.86±2.86 χ2/t值0.526 0.209 3.203 5.126 2.622 4.623 P 0.468 0.835 0.002<0.001 0.009<0.001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比较病例组的LH、FS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激素LH/(mIU/mL)FSH/(mIU/mL)T/(ng/mL)E2/(pg/mL)病例组(n=80)4.89±1.45 4.54±1.52 0.56±0.15 65.33±20.12对照组(n=80)1.01±0.32 2.50±0.80 0.90±0.30 30.35±10.05 t值23.371 10.623 9.067 13.911 P<0.001<0.001<0.001<0.001

2.3 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资料比较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居住于城市、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28 h、爱看言情类影视剧、碳酸饮料饮用频率>3次/周、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经常食用加工肉类/烧烤/洋快餐/油炸食物、喜欢甜食、家庭不和睦、母亲初潮年龄≤13岁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为独生子、有午睡习惯、使用成人护肤/化妆品、每日平均户外运动时间、每天睡眠时间、食量、偏食、经常食用含锌较高食物、饮用牛奶频率、家庭组成、家庭成员性早熟、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孩子与父母一起生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资料比较/n(%)

续表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发生性早熟为因变量,发生记为1,未发生记为0,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居住于城市、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28 h、看言情类影视剧、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家庭不和睦、母亲初潮年龄≤13岁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家长的健康保健意识水平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注重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检查,儿童性早熟的检出率升高[6]。儿童性早熟是指性征年龄早于正常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的情况,临床表现为女童8岁,男童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童10岁前有初潮[7]。因第二性征的出现可造成儿童外观及生理功能的改变,易对患儿造成心理负担,并对正常的社交、学习造成困扰,甚至社会适应困难,出现过早性行为等问题,影响患儿的健康,且不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8]。褚珺琼等[9]研究发现,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普遍存在心理情绪问题,需予以心理干预。Johansson等[10]研究显示,11岁前初潮的女性更易吸毒和酗酒,且初次性行为发生时间较早,15~16岁时犯罪行为风险更高。因此了解儿童性早熟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性早熟根据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启动)和外周性性早熟(未启动)。外周性性早熟只有第二性征的早出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中枢性性早熟因下丘脑提前增加了GnRH的分泌和释放,性腺轴功能被激活,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提前出现,造成生长发育与年龄不匹配、骨龄提前增长的情况,并伴有激素水平的异常[11-12]。本研究对80例中枢性性早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BMI、骨龄及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的身高、体重、BMI、骨龄均大于对照组,LH、FS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符合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居住于城市、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28 h、看言情类影视剧、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家庭不和睦、母亲初潮年龄≤13岁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显示[13],儿童性早熟存在城乡差异,与本研究中居住于城市是儿童性早熟独立危险因素的结果相符。分析原因为相较于农村或不发达地区,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受信息接触、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对儿童生长发育保健的认知水平较高,家长有带领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的意识,其性早熟检出率较高。电视及电子产品的光照可降低褪黑素水平,使其对性腺的抑制作用减弱,易导致性早熟的发生[14]。此外儿童经常观看言情类电视剧,也可刺激脑下垂体分泌黄体素、滤泡素等,诱发性早熟[15]。研究表明[16],高蛋白及高热量饮食儿童,其过多的热量可转变为脂肪,激活儿童体内的激素内分泌系统,导致脂肪细胞廋素增加,不仅可诱发性早熟,还可导致儿童肥胖症。因此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均是儿童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17],家庭冲突可造成儿童心理负担,导致内分泌系统异常而引发性早熟,因此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诱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此外母亲初潮年龄≤13岁,说明患儿母亲可能有性早熟情况,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居住于城市、每周看电子产品时间>28 h、看言情类影视剧、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滋补类食物、家庭不和睦、母亲初潮年龄≤13岁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儿童门诊保健中,对于存在以上因素者,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加强对儿童性早熟的公共教育,指导父母纠正儿童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中枢性初潮骨龄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儿童骨龄X线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分析
INHB、MKRN3、FGFR2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月经初潮越早,晚年高血压风险越高
不同项目儿童少年运动员骨龄纵向分析与应用研究
十五岁少女还没来月经怎么回事
月经初潮不等于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