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联合温和灸对中重度直肠前突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1-10-28戢敏吴昌旭

康颐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重度

戢敏 吴昌旭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联合温和灸对中重度直肠前突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女性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术后采用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治疗30d,并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后30d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直肠前突深度,以及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种症状积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直肠前突术后采用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联合温和灸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直肠前突深度,且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温和灸;中重度;直肠前突

【中圖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

直肠前突(RC)其病理实质是阴道后壁和直肠前壁处的疝。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和会阴坠胀、排便不净感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因此病来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以女性经产妇、中老年女性以及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居多,约占排便障碍患者的30%-60%[1]。男性患者由于直肠前壁靠近前列腺和尿道,有强大的支撑,RC情况极少发生[2]。对于有以上症状的中重度直肠前突,因直肠前壁及阴道后壁的病理解剖结构变化,大多保守治疗无效,临床上治疗以手术为主,然而单纯的手术并不能纠正患者脾气亏虚的本质,术后仍有肛门或会阴下坠,大便排出不畅等不适症状,术后远期复发率高。本研究为了改善直肠前突术后远期疗效,将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联合温和灸应用于中重度直肠前突术后,安全有效,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女性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年龄36-66岁,平均(51.21±4.45)岁;病程3-11年,平均(6.34±1.32)年;RC深度大于25mm,平均(35.46±2.25)mm;观察组年龄35-64岁,平均(50.54±3.78)岁;病程4-11年,平均(6.54±1.15)年;RC深度大于25mm,平均(34.23±2.43)mm,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便秘诊治暂行标准》[3]。其主要症状是大便排出困难,每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肛门或会阴坠胀,大便排出不畅,有排便不尽感。

1.2.2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4]中脾气亏虚型直肠前突,大便日行数次,质稀软或不成形,但排出困难,伴肛门或会阴坠胀及便意不尽感,伴有神疲乏力,纳食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3 纳入标准

(1)符合RC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2)排粪造影表现为典型的X线表现,RC深度大于25mm,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且无效者。

1.4 排除标准

(1)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2)过敏体质者;(3)同时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及肠道器质性病变、重度直肠炎等;(4)中医辩证非脾气亏虚型患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吻合术(EPH)术治疗。对照组在从术后第2d晚上开始服用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汤,主方为:黄芪20g、白术15g、党参15g、茯苓12g、郁李仁15g、火麻仁15g、陈皮10g、甘草6g。同时临证加减: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党参;腹胀、排便不尽甚者加木香、厚朴、莱菔子。水煎,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治疗30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选穴:天枢、关元、大肠俞、神阙、足三里、太白等穴位进行艾灸。操作方法:点燃艾条,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进行艾灸,每个穴位灸约15分钟,达到皮肤潮红为度,隔日一次,术后30d截止。温灸后2小时内避免洗浴。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6.1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便秘的相关症状评分标准,对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肛门及会阴坠胀等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得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6分,分值越高越严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后30d的症状积分变化、直肠前突深度,以及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

1.6.2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对直肠前突进行评价: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直肠前突深度<5mm,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肠前突深度减少11~15mm,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肠前突深度没有太大改变。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数/总数×100%。

1.6.3安全性评价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应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30d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

术后30d观察组在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肛门及会阴坠胀积分的差值比较,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直肠前突深度比较(见表3)

2.4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泻,治疗组有1例腹泻、1例大便干到肛门处嵌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復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直肠前突(RC)所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女性[3],因病程多缠绵,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且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岳中屹[6]等观察发现经阴道修补联合PPH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直肠阴道隔的异常解剖结构,本研究中将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联合EPH术可有效改善直肠阴道隔病理结构的同时可以避免术后体内残留吻合钉引起的肛门狭窄、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直肠前突所致便秘病因在于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升举脏器功能不足,脏器下陷所致,且术后多为气血亏虚、气血瘀滞[7-9]。本研究在术后给予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汤口服,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健脾益气,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且黄芪党参善于补气,白术为通便第一要药;火麻仁、郁李仁滋阴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健脾,能使气血足且通达,可有效改善脾气亏虚所致大便不成形,排便乏力,肛门或会阴坠胀、排便不尽感等不适症状,还可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利于术后恢复。温和灸是通过点燃的艾条的热力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10]。术后在口服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汤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温和灸,选穴天枢、关元、大肠俞、神阙、足三里、太白,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关元穴具有培养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可以补益亏损元气;神阙穴具有培养固本、和胃理肠的作用;大肠腧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调理胃肠、主治腹痛、腹胀,调节泄泻、便秘的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0d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种症状积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两法联合应用既发挥了补中益气、养阴补液的治疗优势,又突出了艾灸培元固本、和胃理肠、行气活血的优点,既可改善脾气亏虚所致大便日行数次,质稀软或不成形,排便乏力,排除困难,肛门或会阴坠胀、及排便不尽感,又可培元固本,有效预防症状复发,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中重度直肠前突型便秘术后采用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法联合温和灸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直肠前突深度,且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5-127.

[2]黄林.直肠前突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2):140-141.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肚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7):49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岳中屹,李秀庚,雒红涛,等.经阴道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J].江苏医药,2020,46(12):1263-1266.

[7]戢敏,王万里,杜勇军,等.肛门疾病术后便秘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2):100-101.

[8]毕宪坤.手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4):102-104.

[9]Shen S,Jiang S.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Cell Biochem.2019,120(6):8841-8848.

[10]胡倩,温和灸疗法对改善中风虚证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4):197-198.

[11]石伟松.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9):32-34.

猜你喜欢

中重度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疗癣卡西甫丸治疗中重度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中重度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
特利加压素用于中重度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肝肾功能、门脉系统内径的影响
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绝经前中重度乳腺增生症中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