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2021-10-28朱丽娟

康颐 2021年18期

朱丽娟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MH)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88例足月HIE患儿。根据治疗起始时间进行分组,A组44例在6h内予以MH治疗,B组44例在6-12h予以MH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0min,对比两组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脑功能评分高于B组,娩出7d与28d,A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B组(P<0.05)。随访6个月,A组患儿的远期疗效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HIE患儿实行不同时间窗MH治疗可以改善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情况,且能保证远期疗效。

【关键词】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Zhu Lijuan

(Tancheng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199)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systemic hypohypothermia (MH)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Methods: 88 children with term HIE were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January 2021.Grouaccording to treatment initiation, 44 in A group received MH within 6 h and 44 in B received MH at 6 – 12h.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plitude integrated EEG (aEEG) score and the neonatal neurobehavioral scale (NBNA) scor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20min, comparisons of the two groups (P> 0.05).Brain fun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B group, and the neurobehavioral scores of the 7 d and 28 d,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B group (P<0.05).Children with the A group had lower odds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in the B group (P<0.05).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 children in the A group had better longer-term efficacy than the B group, with differences in comparison (P<0.05).Conclusion: MH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time windows for HIE children can improve the neonatal neurodevelopment level,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ensure long-term efficacy.

【Key words】Different time windows; systemic hypothermia; neonatal hypoxia and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病因,且会导致患儿神经发育异常。目前,MH是该病患儿的主要治疗技术,可以提高患儿存活率,保证远期疗效[1]。有研究显示,发病6h内是MH的最佳时机,可以在保证神经发育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治疗安全性。但部分学者认为,时间窗的选择无法准确定义,且亚低温的治疗途径不同,时间窗的选择应存在差异。针对以上争议,本研究选入88例足月HIE患儿,用于分析不同时间窗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88例足月HIE患儿。根据治疗起始时间进行分组,A组44例,男患儿比女患儿为24比20;胎龄为37周至41周,均值(38.75±0.57)周;出生体质量为3.05kg至4.98kg,均值(3.78±0.26)kg。B组44例,男患儿比女患儿为26比18;胎龄为37周至40周,均值(38.50±0.43)周;出生体质量为3.01kg至4.96kg,均值(3.80±0.31)kg。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包括维持通气功能、脏器血流灌注、降糖、降颅内压、控制晕厥和清除脑干等。使用低温治疗仪实行MH治疗,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式抢救台上,将暖箱电源和抢救台关闭后使新生儿裸露身体,除去加温设施。对患儿行体温和心率监测处理,创建动静脉通路,予以实验室检查。将直肠温度探头置入直肠中,深度为5cm,以测量体温,探头固定在大腿一侧,选择合适大小的冰毯覆盖患儿身体。MH初始治疗时使其体温控制在可耐受范围,而后维持治疗。诱导MH治疗后,在1至2h内使MH达到目标温度,即肛温33.5至34℃。医护人员监测患儿的心率、肛温和神志反应等指标,测定电解质、血糖、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A组的时间窗为发病6h内,B组的时间窗为6至12h。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20min、治疗72h后和娩出7d后,利用aEEG检查测定新生儿脑功能,1分为连续性平台,无睡眠-觉醒周期,持续性痫性放电,时间超30min;2分为连续性低电压,存在不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30min内发病超1次;3分为爆发抑制,存在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痫性放电单个发生;4分为不连续性的电压,无痫性放电;5分为连续性的正常电压。娩出7d与娩出28d,利用NBNA评价神经行为,含20项,均是0-2分,含被动肌张力(4项)、行为能力(6项)、原始反射(3项)、主动肌张力(4项)、一般反应(3項),总分40分,评分≤35分即神经行为异常。观察糖代谢紊乱、严重栓塞、心动过缓、低钙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皮肤异常、肝功受损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死亡和神经系统严重伤残几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 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脑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20min,两组患儿的脑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脑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比较

娩出7d与28d,A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的远期疗效比较

A组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B组(P<0.05)。见表4。

3 讨论

HIE是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病型,主要治疗方案为MH,其治疗安全效益较高,具有较高的治疗可行性。HIE伴有缺氧与缺血表现,在发病不同时期会表现出多种病理变化,且治疗方案存在差异[2]。有研究指出,短期内实行MH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需要合理把控MH的治疗时间窗。该病的发病过程含3个时期,第一阶段为原发性细胞损伤时期,第二阶段为窒息复苏期,即能量恢复时期,第三阶段为迟发性细胞损伤时期。疾病造成继发性能量衰竭,最终导致神经凋亡多发生于第三阶段,即发病6h左右。脑细胞对于缺氧和缺血的承受度有所差异,且缺血区域的空间以及时间具有异质性,因此对于时间窗的限制更为严苛[3]。本研究中,A组的治疗时间窗为6h内,其神经行为评分和脑功能评分均优于B组,不良反应率(6.82%)低于B组(22.73%),死亡率(2.27%)低于B组(15.91%),神经系统严重伤残率(4.55%)低于B组(18.18%)(P<0.05)。说明尽早实施MH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抑制不良预后情况。在MH治疗期间,目标温度是33.5至34℃,治疗持续时间以72h为宜,若HIE病情为中重度,即使核心温度应低于33.5℃,治疗时间超72h也不会增强疗效,甚至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MH的治疗时间无需太长,以72h以内为宜[4]。本研究选用全身亚低温治疗,其利用直肠温度监测目标温度,可以通过体内温度测试实现最佳的目标温度,因此不良反应较少。在治疗期间,需要实时观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其异常情况,并予以预见性处理,可以尽量取得较佳预后[5]。

综上所述,MH对于HIE的治疗效果较高,但我国的MH治疗现状不太乐观,研究发现,HIE多收治于基层医院,但大部分的基层医院并不配备亚低温治疗仪,可能错过最佳时间窗。基于此,近年来提出MH联合神经保护物质治疗,这是该病治疗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谭凯秦,吴运芹,高喜容.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21,36(4):26-31.

[2]张文明,李炎,黎炽旺.不同时间窗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2):48-50.

[3]黄珂,王团美,刘君.不同亚低温时间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4):18-21.

[4]胡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NBNA评分及安全性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9):104-107.

[5]李建波,吴文燊,杜邦,等.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2):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