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10-28苏洁
苏洁
摘 要:随着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日益关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再加上繁重的日常工作等原因,导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暴露,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儿童的健康发展。结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应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 策略
关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张积家总结了近年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在统计的1465名幼儿教师中,心理问题检出人数为432人,检出率为29.5%。[1]虽然因测量群体、测量工具、判断标准的不同,但研究者们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职业压力的增加,幼儿教师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与日俱增,从整体情况来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
1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
现有的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情绪问题;第二类为人际关系问题;第三类为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问题。
第一类情绪问题是幼儿教师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和敌意。焦虑指的是复杂的情绪状态的悲伤,焦虑和不安引起的问题或疼痛,即将面临或将出现[3]幼儿教师的焦虑表现在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幼儿园是否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和来自父母的压力,等等。它经常伴随着紧张、恐惧、逃避、不耐烦和健忘的症状。抑郁是指由抑郁、冷漠、悲观等情绪构成的复杂的消极情绪。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容易失去信心,对事物缺乏兴趣。强迫症是指幼儿教师缺乏安全感,经常感受到突如其来的紧张与焦灼状态。常见的强迫表现有,幼儿教师对自身及他人过分追求完美,即使能力有限,也要拼命完成某件事。敌对是指幼儿教师猜忌心过重,常常曲解同事的无意的、善意的行为,认为他们的工作与言行对自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过于警惕与防卫。
2 幼儿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由其特殊的职业特点所决定,其工作重心以保育为主,相比其他阶段的教师而言,工作量更为繁重、责任巨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将幼儿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幼儿教師工作压力大。如今的幼儿教师已经不单单是照顾教育班里的幼儿,随着幼儿园与家长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幼儿教师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各种培训、会议与调研,组织园里的活动,工作量加重。另外,幼儿园家园合作日益普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更为密切,与家长的线下交流、线上互动,这也需要花费幼儿教师的大量精力。
第二,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幼儿教师出现严重的情感衰竭,究其原因是幼儿教师对工作的高强度付出,过度消耗了许多情绪与生理资源,但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去个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师幼关系上,有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整体对幼儿的态度是较为积极的,处于中等水平。但存在少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处在消极层面,这与教师对幼教工作的倦怠感有关。[4]虽然幼儿教师出现了明显的情感衰竭,但成就感却很高。教师的辛勤付出,在幼儿那里得到了回报,孩子的聪明可爱、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满足了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当然不排除部分教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现状,力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
3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除了幼儿教师自身能对心理压力进行积极调控外,幼儿园也需要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在幼儿教师培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释放压力的办法等。具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3.1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这种传统观念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要大于其他阶段的老师,但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却普遍低于其他阶段的教师,如初高中老师、大学老师等。国家和社会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转变传统观念,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增加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降低职业倦怠感。与此同时,幼儿家长也需支持、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多一些宽容,多一份尊重,让幼儿教师更加喜爱与认可自己的职业。
3.2 建立心理健康援助系统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很大,当教师自身发现心理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时,幼儿园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援助系统,商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传播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一对一进行专项服务,在保护教师隐私的同时,也能高效解决问题。另外,幼儿园需要定期邀请专家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检测分析,防患于未然。
3.3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园工作。幼儿园要学会关心和关爱幼儿,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幼儿教师的辛苦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在按时发工资的同时,为幼儿教师创造快乐、轻松的工作与学习氛围,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发放一些福利,同时注重经济与精神上提供支持。同时,幼儿园要广泛争取和创造学习机会,也要为幼儿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幼儿的班级配额,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避免教师工作量过大,心理压力增高。
课题项目:2019年武汉市教育局课题《中高职衔接视角下高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研究》,课题编号2019140。
参考文献:
[1] 张积家,陆爱桃.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教育研究,2008(1).
[2] 曲苒.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
[3] 周宝红.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理论研讨,2008.
[4] 陈小异.青年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