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思考
2021-10-28杨漫花
杨漫花
摘 要:阅读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做好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就是为了学生在初高中过渡期间的语文阅读行为能够顺利衔接开展、和谐发展。在现代文、文言文、课外阅读方面,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可以从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大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三个方面来提升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高中衔接;语文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从课标、教材、高考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看到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转向:阅读。有“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的一说法。
“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九年级和高一两个阶段之间,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能够平稳自然地过渡,通过师生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语文阅读行为顺利衔接开展、和谐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不少高中语文老师会遇到困惑: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不差,到了高中以后,语文学习热情和兴趣都不大,语文成绩上不去。学生的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重视,这种不良现象一定会影响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长期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在教学中有突出地位,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之一,做好初中高中语文阅读的衔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不同。初中阅读速度要求,七年级学生要达到400字每分钟,到九年级要求达到500字每分钟。高中的阅读速度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是从高考语文对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要求来看,近两年,卷面的阅读量在一万字以上。从高考的发展趋势来预测,今后的语文阅读量还会不断增大。在对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的要求差异性也很大。
第一,现代文阅读方面,初中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高中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第二,文言文阅读方面,初中文言文篇幅短、词汇少、难度小,要求记诵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高中文言文的篇幅长、词汇多、难度大,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便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并且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中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的阅读普遍有两篇,其中的一篇是从课本中来的,另一篇也是选择非常短小易懂的课外文言文篇目,答题难度并不大。初中文言文教学适用于应试技巧的培训,重“死记硬背”,让学生养成了不太科学的学习习惯,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注重考查语言的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些冲突。
第三,在课外阅读方面,语文统编版教材中规定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名著为:《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要求学生每学期依次阅读两本,在语文考试中一般占6-10分。高中“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结构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必修(上下)专门安排了两个整本书阅读单元,高中必修上是《乡土中国》,必修下是《红楼梦》。除此之外,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都要注重课外延伸拓展,多阅读、广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拓展,学生养成“自觉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語文素养。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初高中语文教师缺乏衔接意识和学生自身并没有注意语文阅读的衔接两个方面导致目前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影、视、歌繁荣、娱乐至上,文本阅读(尤其名著阅读)对于好奇心强、耐心不足的青少年而言吸引力并不够,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甚至有少数学生完全没有阅读的习惯。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压力,负重负担重,科目学习内容多,许多学生更注重理科学习,忽略文科,对语文的重视往往不够,课堂随便听听课、课后作业随便应付,语文的学习主动性不强。高中一个班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阅读习惯、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和环境的适应度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阅读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甚至不喜欢阅读,有的学生专门喜欢读营养少的“快餐书籍”。语文老师任重道远,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水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大阅读量。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对于阅读学生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一定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开发他们在初中已有的阅读经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学生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为学生的持续阅读提供内在动力,学生就会积极地阅读,并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阅读,好阅读。高一语文教师可以引导阅读经典、广泛涉猎。从高一开始,学生就要有意识地购买、阅读中外名著。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海量的阅读可以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世界。不管是浅阅读方式还是深阅读方式,开卷有益,老师和家长不需要做过多干涉,只需要引导。
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并非只是诵读,它包括朗读、诵读、精读等多种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人受益终生。高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能力训练。对于长篇文本,对学生进行默读、速读、跳读训练,获取文章重要信息,练习阅读速度;对于短篇文本,包括古诗词等,让学生进行朗读,读出声音,读出情景,把自己作为文中人,反复诵读,让学生能够更快地体会到主旨和情感。高一语文老师要进一步强调做好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温故知新、写出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对阅读进行一个总结并且写一个文字的材料,最好是思维导图式,加深对于阅读过的文本的印象,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再次,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意识,在高一开学准备专门的衔接课程,列书单,指导阅读方法,举行各种阅读活动,充分利用课内阅读课,以“名著导读课”为突破口,打开学生高中阅读的大门。语文教师要理性看待现在的电子阅读,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电子阅读产品,纸质文本阅读、电子文本阅读、听书和评书等形式都可以鼓励学生加入。不要拘泥于形式,制定科学的阅读自测评价标准和学校考核标准,以阅读时效作为选择阅读材料和方式的衡量标准。此外,初高中语文教师要多了解比对方阶段的语文教材、教学情况,并且和加强彼此的教学沟通和交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现实的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实践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课堂内外的阅读进行好整体的规划和引导。根据学情,打造魅力课堂、增加人文关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阅读教学沃土上盛开的一朵奇葩——徐忠<原型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序》.作者:曾祥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
[2]《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作者:一眼望川你 .《凤凰网》2014年.
[3]《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浅谈》.作者:王开玉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年.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者:黄元华.《神州》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