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着的读书人”:杨度

2021-10-28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辞海宪政救国

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难忘的记忆》的文章,作者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在文章里,记述了周恩来总理在逝世前几个月派秘书告诉他的一个历史事实:“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筹安六君子的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是周总理介绍并直接领导他。总理说:请你告诉上海的《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辞目时,要把他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

杨度是谁?杨度(1875-1931),清同治十三年生,民国二十年卒。原名承瓒,字皙子,号虎公、虎禅、虎禅师、虎头陀、释虎,别署九九、学佛,湖南湘潭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顺天乡试举人。他先从学王闿运,参加了1895年的“公車上书”,与蔡锷、齐白石是同学,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1902年留学日本,与杨笃生等创办《游学译编》,逐步形成了“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思想。后又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留日期间,他曾回国参加科考并捐资为郎中,并受熊希龄委托,为清政府出洋考察宪政大臣起草报告。1907年,杨度结束在日本的游学回国,先后参与了创办华昌公司、修建粤汉铁路等工作,并因“精通宪法,才堪大用”于1908年被张之洞、袁世凯联名保奏,由候选郎中升为四品京堂候补,担任宪政编查馆行走,推动实施“宪政”。民国初,任袁世凯政府学部副大臣,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1915年,领衔组成“筹安会”,被举为会长。袁世凯失败后,被通缉。之后,遁入佛门,转向“共和”,逐步倾向“革命”。李大钊被捕后,杨度曾多方设法营救。1929年移居上海,参加中国互济会及其他进步团体活动,同年经周恩来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工作,1931年病逝于沪。1986年,由上海市政协牵头,在上海万国公墓为他建立新墓,赵朴初撰碑文。

猜你喜欢

辞海宪政救国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情况
柬埔寨主要反对党被解散
宪政思潮
改革的路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辞海》1915—2009
《辞海》编纂的困境
常人等
听谎有瘾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