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绝的雪景 独往的灵魂
2021-10-28刘晓磊
刘晓磊
文本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人生思考一表一里,密不可分。张岱早年极爱繁华,悠游于华灯璀璨中,然而朝代的更迭给他的生活带来骤变——江山依在,却已易主;故园尚存,人却不再。现实的一切似曾相识,却又无比陌生,所以他选择独往山林,潜心著書。虽知终是梦一场,他却依然编织着这场美梦,寻找心灵的归依,所以他选择独往看雪,追寻天地之大美。
一、细密的铺陈
《湖心亭看雪》尽显铺陈之美。作者以“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开篇,似为湖心亭的雪夜奠定了沉寂清寒的基调,然而笔锋骤转,世人皆不去,张岱却要“独往”,赫然将作者与世人隔绝开来。“独往”也是有讲究的。什么时间?“是日更定矣。”一个“矣”字告诉我们,他是悠哉地等着更定的,他是有着明确计划的。作何准备?“拥毳衣炉火。”“毳衣”,一是指天子、大夫的礼服,二是指鸟兽细毛加工成的衣服。这自然是精致而高档的服饰了。裹着毳衣抱着暖炉,防寒的准备也很充分。看来张岱去看雪是很有雅兴的,是非常从容自得的。世人不去我独往,还要精心自得地前往,这究竟是怎样的雪景啊!铺陈至此,已为雪景的出场做了充分的蓄势,更让张岱的特立独行得以初显。
二、天人的合一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写景的名句。以“雾凇沆砀”起笔,冰花弥漫,将景物笼于朦胧雪气之中,如梦似幻。张岱独立于舟上,仰观寰宇,视线顺势而下,目之所及,惟余莽莽。“天、云、山、水”四个意象气韵相似,都有清淡雅致之味,加之所处空间交错,本身便有界而未界之感,再加之一个“与”字消融壁垒、一个“一”字浑然相成,便造就了天地无界、水乳交融的意境。
随后,张岱变换视角,神游太虚,俯察大地,入眼皆为粟米,万物已然入微。“痕”“点”“芥”“粒”几个细小事物所用的量词,极写人、物之渺小;再凭一个“而已”,显现出就这么点儿、再无其他的意味;更以灵动的语序,将“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调整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让文字的背后仿佛有一位山水画的国手,苏堤水榭,甚则崇山峻岭,也都渺小得只需信笔一画、轻轻一点。一般人若深夜独往无人之地看雪,又遇此天地恢宏、万物渺小之境,当有孤立、孤独之感,但张岱不同,他不耽于此,他能发现天地大美,并能融入其中。他不仅在“以我观天”和“以天观我”中实现视角的自如切换、物我的两相统一,还在“与余舟一芥”中,用“与”字,将人与天地相连,建立更亲密的联系。他觉得这还不够,所以不直接写人,而是写“湖上影子”,若是人不能成为天地的一部分,人的影子总归可以了吧!至此,物我相融,天人合一。
张岱曾言:“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所谓“董遇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难怪他能做出与世不同的选择,也只有他独特的审美品位,才能让这场独绝的雪景得以现世。
三、圆融的境界
我国古代美学是以“和”为主的。古人对于黑白、雄雌、荣辱等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都有着朴素的审美。例如,本文的“冷与暖”“寂与喧”“独与不独”,这种圆融的意境和心境,都有赖雪景的调和。
冷暖相和。第二段中的“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本是平常之语,但是“沸”字所处的情境,恰恰是第一段所述“大雪三日”和“雾凇沆砀”。在原本清寒的环境中,炉火升腾,酒酿沸腾,这便让冰雪虽冷却有了暖意、炉火虽炽却不觉灼热,实现了冷暖的两相调和。
喧寂相成。聊天饮酒本属常见之事,但发生在“更定矣”,在“人鸟声俱绝”的冬季,便又让原本沉寂的雪夜有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独与不独。境随心转,能让雪景增添一丝暖意与烟火气,关键在于张岱心境的变化。张岱“独往”看雪,看似只是选择不同,实则是审美不同。而审美的背后,是因为他经历过前朝的繁华。朝代变了,他却依然沉浸在故国的梦中。身边都是志不同道不合之人,他又能与谁同往?有赖于第一段的雪景文字,我们看到了他的特立独行,才能明白亭中人是他难觅的知己,才能知晓故国破碎对他的打击。也因为此,他的率性强饮,亭中人的“答非所问”,其中的惊喜才显得合情合理。可以说,没有雪景所呈现的“独”,便难以体现得遇知己的“不独”。二者紧密相合,让作者的情感哀而不伤。
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初读课文时感受到的都是喜悦之情,想来便与此圆融的境界相关。文中虽有淡淡的落寞,却依然难掩看雪景、遇知己时内心的自得。试想,本不对世人做过多期待,只想独往看一场独绝的雪景,结果不仅欣赏到了大美,还偶遇知己,怎能不生意外之喜?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