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实主义的徐悲鸿绘画作品研究
2021-10-28朱静
摘 要:徐悲鸿在中国画发展萎靡的时代下,倡导写实主义,这不仅使中国绘画艺术体现较高的现实价值,也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徐悲鸿绘画作品和写实主义风格对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首先分析徐悲鸿写实主义内涵,其次讲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形式主义特征,最后阐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精神世界,希望从多方面加强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充分研究,并以此推动我国绘画艺术不断传承创新。
关键词:写实主义;徐悲鸿;绘画作品
0 前言
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在2011年的拍卖会上,拍出2.668亿的成交价格。这一价格不仅是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肯定,也是对徐悲鸿写实主义风格的肯定。徐悲鸿本身是新文化运动绘画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绘画思想不仅对我国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与进步。加强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特殊背景下的悲壮历史,也能加强徐悲鸿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这更有利于中国画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 徐悲鸿写实主义内涵
写实主义又属于现实主义,其会在绘画过程中,通过细节表达追求本质。而徐悲鸿写实主义的内涵主要表现在遵循自然规则、对写实画风保持独特见解。同时,徐悲鸿对写实画风的独特见解为其在绘画过程中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奠定良好基础。
1.1 充分遵循自然规则
我国传统绘画提倡遵循自然,徐悲鸿曾提出“我就自然”观点,还曾发表言论称“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当时有学生提出要学习徐悲鸿的绘画时,徐悲鸿曾说“绘画不必像我,应以绘画物品为师”,这充分体现徐悲鸿的写实主义。徐悲鸿很多作品以自然事物为原型,加强对事物的完美还原和塑造。并且徐悲鸿反对形式主义绘画,例如,徐悲鸿曾指责马蒂斯风格是无耻之作,这说明其对现代派艺术持反对意见。由此可见,徐悲鸿追求形神兼备,也充分遵循自然规则。
1.2 对写实画风保持独特见解
徐悲鸿父亲是肖像画师,因此在画作过程中必须求似、求真。而徐悲鸿自幼接受父亲教导,其写实功底较为扎实。徐悲鸿曾在初学阶段,反复临摹吴有如的作品,而吴有如的画风也对徐悲鸿产生影响。徐悲鸿在上海时受到康有为赏识,成为其弟子,这也使徐悲鸿创作理念深受康有为变法影响。1917年徐悲鸿曾在日本考察半年,后期又到欧洲留学八年。这段经历使其深入掌握西方写实技巧,并为归国绘画做出充分准备。当时我国受西方列强侵犯,变法求新是众多人民的心愿。这一背景也对徐悲鸿的作品产生影响,其作品不仅体现写实主义,也极具个性,可以充分表达对国家的热爱,这也标志着这一阶段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已经基本形成。
2 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写实主义特征
2.1 真善美特征
徐悲鸿在20世纪30年代宣称,真善美是艺术的原则,这不但体现徐悲鸿对绘画内在意愿的追求,也使得徐悲鸿的作品中没有西方现代派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内容。徐悲鸿在创作中不断追求真善美,这不仅是其创作动力,也使其作品升华到新的高度。徐悲鸿于1918年提出写实主义,认为必须通过写实手法才能体现画作神韵,并惟妙惟肖地表达绘画内容。这说明绘画不仅要单纯追求艺术技巧,而是要形神兼备,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并创造求真、求善、求美的优秀作品。例如,《印度牛》描述休息的牛,徐悲鸿在画作中对牛的造型和结构进行细致刻画,不仅利用素描打造光影效果,又在画作中将牛的憨厚进行形象表达,由此可以看出徐悲鸿笔下的“真”。并且,徐悲鸿笔下的《壮烈之回忆》描绘站在巨石上的公鸡,公鸡的眼神和爪子动作,都能展示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在色彩运用中,也添加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展现真善美不仅成为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写实特征,也成为后期很多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2.2 时代特征
时代背景也会对徐悲鸿的绘画思想产生影响。徐悲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开始创作,作品深受新思想的冲击和影响。阅读徐悲鸿的自传可以发现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与当时民主精神有关。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会以现实为前提,习惯建立历史情景,这也使得其画作与整个社会背景具有一定契合感。例如,徐悲鸿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徐悲鸿在自传中表达写实就应展示社会现象,也应被社会大众乐于接受,这样才能服务于民。虽然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一想法很难被实现,但他的这种理念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即徐悲鴻的作品可以唤起大众救国热情,也能帮助人们觉醒民主意识,这也是徐悲鸿绘画作品顺应时代潮流的象征。同时,鲁迅认为想要改变传统文人空虚的弊病,就要学习写实艺术,这一理念也对徐悲鸿的绘画观念产生影响,徐悲鸿绘画作品中充满写实主义。
3 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精神世界
徐悲鸿是我国优秀绘画艺术家,其画风呈现多样性,绘画作品也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通过对徐悲鸿的绘画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发现其在写实方面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能了解其绘画作品中的精神世界。同时,徐悲鸿的作品享誉国内外,积极了解其作品背后的精神世界也能启迪现代艺术家,并促进中国画不断发展和创新。
3.1 借古喻今抒发民族气节
徐悲鸿曾长期在国外求学,八年的欧洲生活使得其对油画技巧了然于心,这不仅使得徐悲鸿的素描功底更加扎实,也使得其对西方绘画艺术具有较多了解。欧洲的绘画思想比较多元化,不仅包含古典主义,而且适当包含浪漫主义。欧洲求学的经历使得徐悲鸿的个人风格也十分明显,其绘画技巧和绘画形式都较为多元化。通过解读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不难发现,徐悲鸿将艺术和国家命运进行有机融合,这不仅凸显徐悲鸿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心,也赋予绘画艺术全新使命。例如,徐悲鸿历经三年创作的《田横五百士》,其依托于《史记·田儋列传》创作。田横在田儋之后成为齐国的继承者,刘邦听说其较得人心,便对其进行招降。田横为保岛上五百追随者的性命,独自朝见刘邦,之后自杀身亡。岛中五百士听闻此消息后,全部追随田横自杀。司马迁曾称赞“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因此,田横五百士自古便是忠义象征,徐悲鸿作品也是称赞田横等人的高风亮节。当时中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夜的水深火热之中,需要这样的勇士和气节。作者借用此画作鼓舞人民士气,表现人民群众的勇往直前。这幅作品中的田横明知即将赴死,却身带刚毅和自信光芒,众将士也对田横表达出无比的忠诚。并且,画作中有个拄拐的人正在奔向田横,像是想要阻止其单身前往洛阳,这也侧面反映当时悲凉的气氛。这幅画作不仅雄伟悲壮,而且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这幅画作以写实手法为主,将中西画法融汇结合,属于写实画作中的典范之作。
3.2 置身生活表达内心体验
徐悲鸿的写实画作与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很多画作不仅能表现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也能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例如,《蔡公时被难图》《船夫》《巴人汲水》《世界和平大会》等都属于生活题材的画作。通过整理徐悲鸿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其生活相关的画作数量并不多,还有类似《毛泽东在人民中》这样的生活题材画作并未完成。徐悲鸿1939年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主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这部画作根据《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而创作,希望以此支持抗日。这部作品原属于歌德的长篇小说,后又改编成抗日剧,徐悲鸿特意邀请剧中的女演员做模特,创作了这幅作品。这幅画不仅将女主人公的性格进行充分突出,也表现出看戏观众的心态。徐悲鸿期望通过这幅画激发群众抗日热情,这也表达作者自身的抗日意愿。而1937年创作的《巴山汲水》能充分体现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当时徐悲鸿流落到重庆,亲眼看见民不聊生的惨状,因此创作这幅作品。画作中一个个挑水的基层百姓十分吃力地担水前进,肩膀被扁担压弯,反映当时底层人民的艰辛。同时,作者在这幅画作中写下“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在1937年到1938年中,徐悲鸿先后创作多幅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也能体现其对时局和社会状况的愤慨。
3.3 托物言志积极隐喻时势
徐悲鸿创作的托物言志类题材作品数量较多,这些作品的表达形式和绘画目的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较强的寓意。徐悲鸿有八年欧洲求学经历,因此,其手法也较为写实,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其作品画风有所好转,但借物表达现实关怀的作品仍数量较多。其中不仅包含很多花鸟、蔬果、风景等题材的作品,也有很多表现徐悲鸿生活态度的作品。
同時,徐悲鸿也善于画动物和花卉以及蔬果等等,并经常托物言志。通过对其创作的作品进行收集,可以发现徐悲鸿笔下的动物近40种,树木、花卉等也有20多种。例如,徐悲鸿创作的《逆风》描绘麻雀逆风飞翔,这不仅揭示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也隐喻民族的振兴。并且徐悲鸿亦经常以狮子为绘画题材,以此言志。
例如,《新生命活跃起来》就是以雄狮为题材,将中国隐喻为睡狮,这也说明作者渴望民族振兴。而马也属于徐悲鸿擅长绘画的动物,徐悲鸿笔下的马多为动态,一般都瘦骨嶙峋,这是对当时社会氛围的隐喻,也表达对当时时事的愤慨。1941年创作的《奔马图》创作于抗战时期,当时我方长沙会战失利,徐悲鸿听闻此消息,忧急万分,连夜创作此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徐悲鸿的马采用写意画法,这也能体现作者的西方绘画功底。其对马的矫健进行全方位展现,而马面部的阴影处理又属于中国画画法。
徐悲鸿不仅擅长画动物,也擅长画花鸟。例如,《风雨鸡鸣》这幅作品紧扣风雨,又用墨竹体现画作层次,主体则是雄鸡立于危石,这也表达作者渴望黎明的到来。当然徐悲鸿还有很多风景写生画,例如,《西山古松柏》《喜马拉雅山》《漓江春雨》等作品,都在抒发胸怀的同时,赞叹祖国河山。
3.4 借神话、寓言体现历史厚重
徐悲鸿的画作较为多元化,还有借神话和寓言体现历史厚重的作品。例如,《愚公移山》这幅作品创作于1940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画作体现积极进取的精神,也表达希望人民积极主动争取最后胜利的愿望。创作这幅作品时,我国抗战失利,多地先后沦陷,徐悲鸿举办画展,希望可以募集一些资金捐助国家。
《愚公移山》这幅画中描绘开山凿石的壮观场景,画面不仅宏观大气,而且较为震撼人心。这幅画作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画面右端的6个壮汉,表情不一地进行凿山,带给人一种动态感,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排山倒海的气势。同时,《愚公移山》的线条和色彩很多,这也体现中国画特色,属于将中西艺术进行科学融合的绘画典范。而《奴隶与狮》与《愚公移山》相同,都采用写实手法。但《奴隶与狮》对事件描述十分精准,其前后景物构造也体现纪实风格。山洞近景和远景的亮度反差,可以突出狮子形象。
通过对徐悲鸿作品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徐悲鸿善于采用光影造型,突出画作主题。例如,《愚公移山》画作中的青年都是采取素描形式进行绘画,其他一些作品也善用素描,表达画作的主题思想。
4 结语
徐悲鸿幼年由父亲启蒙教育,之后又以绘画谋生,后期远赴欧洲开阔视野。徐悲鸿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也令世界的艺术界为之惊叹,其把握了东西方文化精髓,使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将绘画艺术升级到新的高度。同时,徐悲鸿的作品继承了我国传统画法,加强对其绘画作品的研究,也能推动我国绘画艺术积极发展,从而凸显美术艺术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屈波.模特、米开朗琪罗与力士:徐悲鸿《愚公移山》壮汉图像的生成[J].文艺研究,2018(12):132-140,2,181.
[2]王浩.“致广大,尽精微”及其话语重塑—徐悲鸿美学思想辨证[J].文艺研究,2019(1):14-27.
[3]郝斌.从艺术到人民:徐悲鸿与中国现代版画(1934—1953)[J].美术研究,2021(1):86-88,97-101.
[4]曹庆晖.对徐悲鸿两幅早期写生作品的考辨—兼谈美术馆加强辨析和典藏教材性作品的意义[J].美术研究,2020(2):57-61,89.
[5]尚辉.徐悲鸿留法期间三个时段的油画风貌与艺术轨迹[J].美术研究,2020(1):37-38,73-79.
[6]王文娟.对徐悲鸿关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态度的重新检省[J].美术,2020(6):99-104.
【作者简介】朱静,女,汉族,山西左云人,本科,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