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擦亮生态底色

2021-10-28周盼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村道四川省矿区

周盼

8月24日凌晨4时,成都摄影师杨祖麟,已经在龙泉山顶架设好了摄影相机,取景框中,远处的西岭雪山逐渐从浅蓝色的天边显现,山下的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车城大道上来往汽车的车灯,形成了一道泛着橙色光晕的轨迹。“这就是我的幸福,从此时到上午,我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构图、选点、调整曝光,完成这一次雪山下公园城市的拍摄。”杨祖麟笑着说。

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摄影师,今年以来,成都市民似乎已习惯了这推窗能见雪山、仰首能赏流云的美好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着眼绿色发展,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化解群众信访问题、大气臭氧防控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五大专项行动,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

重拳出击 扬尘污染绝不姑息

一场秋雨过后,邛崃市临邛街道文脉社区鑫海天城加气站通往金鹅村的简易村道,弥漫着绿植的清新气味,宽阔平整的沥青路面上时有车辆平稳驶过,繁忙而有序。然而几个月前,附近居民还被这段路搞得“很心焦”。“从前,逢晴天灰尘特别大,车辆驶过,一层灰。下雨天就更难受了,路面坑洼,一不小心溅一身泥。”家住邛崃市金鹅村的王先生说,“经过整治,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位于临邛街道文脉社区鑫海天城加气站旁通往金鹅村的简易村道,长约700米、宽5米。今年4月24日,省环保督察期间,有市民反映,因天新邛快速路项目的实施,拱辰至临邛大道的社会车辆均从该简易村道通过,村道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陡然增大的车流量产生了严重的扬尘污染,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接到群眾反映后,我们立即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立行立改,还群众一条干净平坦的道路。”邛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成立案件办理专班,迅速、全面、准确地掌握投诉举报基本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找到施工单位,对该简易村道采用水泥稳定料处理后加铺6厘米厚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5月15日,道路铺设完成、恢复通车。

“现在,我们每天两次对鑫海天城加气站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天气晴好时增加为每天4次,同时每周安排1次集中冲洗,确保道路无积泥积尘。”邛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常态化加密鑫海天城加气站旁道路清扫和洒水频次,能真正确保道路再无扬尘污染。

“家门口的路修好了,环境也变好了,每天回家心情也更好了,现在就等天新邛快速路完工,这里的环境肯定能变得更好。”家住鑫海天城小区的王女士对改造后的道路十分满意。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实事。”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市政建设、道路施工不断增多,区域性大气颗粒物污染不断加重,通过对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发现,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及堆料、运输遗落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是城市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施工扬尘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有效控制施工场地的扬尘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之一。

今年1月,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省强化统筹谋划,将大气污染防治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先后修订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考核办法》,出台了《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四川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并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臭氧污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四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为87.3%,较2018年—2020年3年同期均值上升0.8个百分点,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严查严办 污水、废水治理不容小觑

刚入秋后的几日,天气还有些炎热,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阳光宝贝幼儿园内,一群小朋友正欢快地做游戏。看着一张张活泼的笑脸,李园长心里乐开了花。然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在为该不该暂停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一事忧心。

阳光宝贝幼儿园位于西充县多扶工业园区,现有师生330人,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民办教育机构。当地居民和务工人员子女不少在此幼儿园就读。然而今年开春以来,教学楼背后豆制品加工厂散发出的阵阵恶臭让园区里的师生备受煎熬。“加工厂堆渣排污区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恶臭味弥漫,学校三分之一的区域长期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教室只能闲置,有些家长已经动了给孩子转学的念头……”李园长说。

3月30日,省生态环境厅第三监察专员办主任何在勇带领工作人员来到西充县多扶工业园区暗查暗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时,周围的居民纷纷前来向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并将工作人员带到了幼儿园。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引下,工作人员推开一间教室的窗户,恶臭味瞬间扑面而来。

“中班、大班已搬上二楼,所有窗户不敢开,气温越高臭味越明显。”老师们大倒苦水。

“大家别急,我们马上开始调查处理问题,一定给各位一个满意的答复!”安抚好群众情绪,工作人员立即对该豆制品加工厂进行暗访,发现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于停运状态,生产废水随意排放、豆渣随处堆放,整个厂区恶臭难闻。

固定好该豆制品加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证据后,第三监察专员办立即通知西充县经开区管委会、南充市西充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座谈,责令督促有关方面立即整改。4月5日,该豆制食品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感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真正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事、解了难题。”“现在幼儿园的窗户终于打开了……”4月6日,当第三监察专员办再次到幼儿园回访时,幼儿园老师们纷纷上前道谢。

“除了强化城镇、工厂、园区生产生活污水、废水的治理工作外,农村生活污水同样也是影响百姓幸福感的‘拦路虎。”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生态环境厅除组织暗访组到工业园区走访调查生产污水、废水排放情况外,还同步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工作。多措并举下,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59.8%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已得到有效治理。

矿山整治 废旧矿区变“花海”

金秋九月,色达县洛若金矿植被恢复区,紫花苜蓿、波斯菊、柳兰等观赏花卉竞相绽放,草香花香沁人心脾,这与几年前满目疮痍的旧貌形成鲜明对比。多年前,洛若金矿在造就了一时兴盛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持久而严重的创伤。

为修复生态,减少恶劣环境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2012年,色达县将洛若废旧矿区列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的重点。采取“建设高产打贮草基地模式+建植生态植被模式+封育补播恢复植被模式”对矿区生态进行全面修复治理。经过长期的治理后,废旧矿区已基本消除了地质安全隐患,遏制了草地沙化和水污染,实现了部分矿区生态恢复、植被绿化。

“以前这里是挖金矿的,基本上草都不长,坑还多,经常出现牛掉进坑里死掉的情况。现在这里变漂亮了,美丽的草原花海又回来了!”色达县洛若镇下洛若村村民青择笑着说。

“今年,矿区生态修复成果初步显现,矿区植被覆盖率达到100%,植被平均高度增加15厘米至20 厘米,退化草原植被得到良好恢复,草原抗沙化、遏制水土流失的能力大大提高,矿区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四川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存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露天矿山依法进行政策性关闭;对证照齐全,但未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对拒不停产或擅自恢复生产的依法强制关闭;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因地制宜加强修复绿化。(责编/王兆伟)

猜你喜欢

村道四川省矿区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村道弯弯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村道养护管理体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