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在健康促进中心的实践体会

2021-10-28胡吉波陆梅佳刘启芳杨伟红周一汝

护理与康复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室护理人员护士

吴 珺,胡吉波,陆梅佳,刘启芳,杨伟红,周一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

共享治理(shared governance,SG)通过员工授权的方式来促进护士专业实践、参与决策、增加合作及责任感的动态过程,是磁性医院改善护理工作环境的主要策略,也是提升护士专业自主性的重要途径[1]。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ANCC)认为,共享治理就是一种参与决策的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内临床护士能够正式地参与到临床实践标准制定、质量改进、职业发展以及研究当中,使护士有更多的专业自主性来进行专业实践和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进而解决了资源利用限制、护士短缺等问题[2]。传统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始终处于执行层面,造成员工对科室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较低[3]。为了鼓励一线员工参与到科室的各项管理中,进一步实现护理质量全面达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健康促进中心在2017年构建了共享治理委员会并实施“PHPF”管理模式,即“参与共治(Participation co-treatment)、全人护理(Holistic nursing)、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反馈改进(Feedback improvement)”的管理模式,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参与共治

在健康促进中心成立共享治理委员会,进行组织管理,通过对员工授权的方式来促进护士的专业实践、参与决策、增加合作及责任感,从而实现参与共治,优化组织结构,转变角色,真正做到“人人参与管理”。

1.1.1共享治理委员会组成

共享治理委员会包括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核心委员会、护理实践核心委员会、护理专业发展核心委员会、护理科研循证核心委员会四大部分组成。委员会成员在健康促进中心内部进行公开选拔,经公开答辩和投票产生,每个委员会均由1名组长和5名委员组成,其中护理专业发展核心委员会和护理科研循证核心委员会的组长均为教育护士。共享治理委员会主席由一线护士担任,科室护士长以协调委员的角色作为共享治理委员会顾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1.2共享治理委员会的职能

护士长组织共享治理委员会成员每周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将发现的问题集中讨论,并听取各参检部门工作者意见及困惑,一起挖掘改进空间。

1.1.3共享治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在共享治理委员会的主导下,围绕健康促进中心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目标,确定主要工作职责,以逐步实现人人参与管理。协调委员即护士长和共享治理委员会主席,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健康促进中心发展的战略措施、促进各个委员会之间的互动、解决跨部门间各项检查项目的合作问题、接收和审核共享治理委员会的提案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馈;涉及到全院性资源调配的问题则提交至院级委员会;通过发挥各委员会成员的作用,自下而上的强化磁性文化,加强磁性协调委员的作用,为有实行障碍的委员提供咨询和帮助,推进磁性医院的发展。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核心委员,主要职责是负责科内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教育及护理安全教育。成员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等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做认真地分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使护理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定期对科内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鉴定,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护理实践核心委员,主要职责是将最佳证据进行转译评价和整合实践,根据患者利益,不断更新护理质量标准。护理专业发展核心委员,主要职责是为科室每位护士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并开展教育(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如组织专科学术讲座,推广新技术、新业务,让每位护士都能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护理科研循证核心委员,主要职责是发展科内的护理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培训,激励科室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能力。同时,护理专业发展核心委员及护理科研循证核心委员还需要进行更新相关护理实践指南工作,并根据专业方向细分为健康教育、糖尿病教育、心理评估干预、疼痛管理、交流/礼仪管理、资讯讲解等。

1.2 全人护理

共享治理使护士在患者护理、患者安全、实践领域以及研究方向均享有发言权,提高其工作的自主性[4]。而且,医院长期来一直倡导“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医院健康促进中心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全人理念、全程维护进行整体护理,以提升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增加患者满意度。

1.2.1采用全人理念进行整体护理以优化服务流程

针对健康促进中心的管理目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尽量将体检程序简单化,合理安排检查顺序,减少等待时间。分时间段预约,实行错峰检查;合理安排检查流程,减少等候时间;通过健康促进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时时推送检查报告;开展线上体检报告查看和报告咨询。

1.2.2全程维护不断提升优质的服务理念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务必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力求服务工作能覆盖就医者的心身、社会、文化的需求。不断改善环境,实行错峰检查,为就医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就诊环境。全面覆盖健康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在等待区放置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等候区滚动播放颈椎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和饮食注意事项等;检后安排专家到体检单位进行体检报告咨询解答并开展健康宣传讲座,以改变就医者的知、信、行,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1.3 专业发展

1.3.1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健康的工作环境能促进护士对工作和专业的热情,并提高职业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注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关注护士职业发展、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护理人员的专业提高方案,如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搭建继续教育平台等,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1.3.2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借助磁性医院的机会,为临床护士创建良好的非硬性环境支持,从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关怀与激励,提高护士满意度。制定意愿排班模式,如尽量根据护士的需求安排长期夜班、中午连班、早班等,提高护士上班的积极性,降低疲劳感,减轻职业倦怠。在每年体检高峰期,在院内招聘计时护士,不但节省医院的人力成本支出,且能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5]。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检查数据的集成、分析、提取、下载功能;实现APP查询检查报告,取消纸质报告的打印、发放;检查异常结果短信实时推送,免除电话通知;实现医院网站PC端、APP、支付宝等实时预约和支付功能。

农田排水沟渠是由植物、土壤/底泥、微生物所组成的半自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植物截留、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降低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生态型排水沟渠,既可保持原有的排水功能,又可增强对农田排水所携带的氮磷去除效果。本研究基于多孔透水的沟道护砌材料、垫层材料、沟道植被生态系统、控制排水等方面,在试验示范区构建完整的农田径流生态渗滤沟道系统。

1.4 反馈改进

为实现护理质量全面达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运用PDCA循环[6],将发现的问题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共享治理委员会共同制订解决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岗位工作职责的调整、体检流程优化、健康教育拓展、体检者善食改进,使护士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率。

2 效果评价

2.1 评价指标

2.1.1护士工作满意度

护士工作满意度根据盖洛普的Q12制订的满意率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士的基本信息和满意度两部分,共13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赋值0~5分。随机抽取2016-2017年(未实施该管理模式)和2018-2019年(实施该管理模式)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表各95份进行统计。

2.1.2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采用浙江省干部保健中心制订的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满意度两部分,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赋值0~5分。随机抽取 2016-2017年(未实施该管理模式)和2018-2019年(实施该管理模式)的患者意度表各102份进行统计。

2.2 结果

2.2.1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表1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分

2.2.2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分

3 体会

3.1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增加了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度和工作满意度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能促使一线护士主动参与到科室管理中,使其更加愿意承担责任、愿意做出贡献、愿意有所成就。委员会可为护士、科室管理者、患者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搭建互动平台,管理者转变为支持型领导并以合作的关系引导护士。委员会还可为护士对科室事务和患者照护问题作出自身判断、决策和处置提供机会,保障一线护士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相应的反馈,以激发护士的专业自主性,获得工作控制感,提高护士满意度[7]。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员工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率调查表中各条目得分都明显提高,特别是“我明确我的工作职责”从实施前(3.33±0.59)分提升到(4.55±0.58)分,从中看出实施后临床护士更加明确自己工作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我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表示满意”从实施前(3.71±0.46)分提升到(4.12±0.48)分,这也表示一线护士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团队意识提高,凝聚力增强,再次反映护士意识到自己是护理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共享治理对护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激励[3]。

3.2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表2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导检服务与主动性”从实施前(3.77±0.65)分提升到(4.37±0.58)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从实施前(3.51±0.74)分提升到(4.33±0.64)分,从中可以看出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能够积极推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因为共享治理重视一线护士的参与并让其拥有所有权,而且将护士置于临床实践的最佳位置,进而通过识别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需要改进的领域来影响专业实践,最终实现一致的、安全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这种模式也扩大了转换型领导的影响力,促进创新举措和改进措施的传播与实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保健领域,成为患者服务质量改善的催化剂[4]。

3.3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能促进护理专业发展

共享治理“PHPF”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护士个人及护理专业成长,工作满意率调查表中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条目从实施前(3.41±0.49)分提升到(3.92±0.56)分,反映了日常工作中让一线护士参与到科室管理,并为其提供多渠道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定期参加医院的培训、外出进修学习、举办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使护理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能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科室护理人员护士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