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在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28高海丹

护理与康复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渗液创口生物膜

高海丹,袁 媛

台州市立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

老年患者常因意识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原因而长时间卧床,处于被动体位无法自行翻身,成为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群[1]。压力性损伤形成后,会因局部血运及神经营养等问题而愈合困难,再加之老年群体免疫力低,细菌易在创口局部孳生而导致细菌生物膜的形成[2],增加创口治疗难度,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患者心身痛苦[3]。随着创口愈合机制研究不断进步,出现了泡沫、水胶体、藻酸盐等新型敷料。目前临床对此类创口通常使用新型敷料(单一敷料)进行护理,发现未能充分发挥新型敷料的协同护理优势。为此,本研究设计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即将三种具备不同促愈功效的新型敷料协同应用于老年患者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创口处理中,以期取得更好的创口促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已获台州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台州市立医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岁,满足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确诊与分期标准[4];未合并糖尿病、营养障碍等;仅有1处创口;认知交流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压力性损伤所致皮肤损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多处创口。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按病房号个位数奇偶分组,收治于偶数病室患者30例为观察组,收治于奇数病室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平均(68.70±2.00)岁;压力性损伤3期20例,4期10例;创口分布位置,坐骨结节4例,股骨大转子10例,骶尾部16例;创口面积平均(32.20±3.27)cm2。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平均(68.83±1.82)岁;压力性损伤3期19例,4期11例;创口分布位置,坐骨结节5例,股骨大转子10例,骶尾部15例;创口面积平均(31.77 ±3.42)c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压力性损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皮肤清洁护理,每2 h行翻身1次并行肢体活动的协助,给予合理科学营养支持。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创口护理。由责任护士以0.5%碘伏行创口消毒,用外科刀片对坏死组织行锐性清除,直至暴露新鲜创面组织,以利凡诺纱布行创口填塞,再以泡沫敷料做表面覆盖,每日行换药1次,连续干预直至创口愈合。

1.2.2观察组

接受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干预。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方案:创口消毒、坏死组织清除同对照组方法,待新鲜创面组织暴露后,于潜行部位填塞以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敷料,对创面其他部位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填充,然后在整个创面覆盖泡沫敷料,每日观察及检查敷料情况,初期创口渗液较多时,当泡沫敷料湿度达75%时作为更换敷料指征,之后在创口渗液逐步减少的情况下,换药频次改为每间隔4~6 d换药1次,连续干预直至创口愈合。

1.3 评价方法

由责任护士于干预60 d时评价两组患者3~4期压力性损伤疗效。责任护士记录所有患者创口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疗效评价标准[5]:创口获完全愈合计为痊愈;创口愈合面积≥70%,创面大部分处于干燥状态,计为显效;创面愈合面积30%~<70%,有部分肉芽组织生长、炎性渗出液量较前减少,计为好转;创面愈合面积<30%,仅少量肉芽组织生长、局部仍有较多量渗液,计为疗效差。总有效率以痊愈率、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计算。创口愈合时间:自入组至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自入组至创口愈合期间换药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创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疗效及总有效计数资料采用例及百分率表示,并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创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的比较

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的比较

3 讨论

3.1 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创口愈合难度较大

细菌生物膜是一类膜状组织,为细菌附着在创口后自身所分泌之坏死组织及基质等互为融合所成,其构造会对机体抗菌及防御免疫机制等产生强抵抗作用,降低了创口的愈合速度,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形成慢性创口。创口内细菌在生物膜保护下不易被抗菌药物及自身免疫机制所杀灭,周围组织不断受累感染,炎症反应由此诱发与加重[6]。受上述细菌生物膜高抵抗杀灭特性及老年患者自身生理机能退化、营养机能不佳、肢体障碍活动能力低下而血运减缓、皮肤抵抗与修复能力衰退等因素的影响[7],创口持续不愈时间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对老年患者康复极为不利。

3.2 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干预可促进老年患者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创口愈合

目前临床上,对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创口在常规创口消毒、坏死组织清除基础上以利凡诺纱布创口填塞、再以泡沫敷料作表面覆盖等处理,发现难以对渗液做出有效吸收,粘连于局部组织的可能性高,需频繁换药,不利于组织生长,进而延缓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分析可能原因,利凡诺具备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菌体蛋白破坏作用且渗透性超强,故在各类感染性创口的局部杀菌消毒与创口促愈方面具备普遍适用性,但由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泡沫敷料(单一新型敷料)作表面覆盖等处理,而创口为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存在创口面积大、创口程度深的特点,且患者年龄大,故局部渗液量较多,创口愈合难度大。本研究以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3~4期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进行干预,其中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敷料内含具备广谱抗菌效用的磺胺嘧啶与银离子,有良好的创面保湿与促愈作用[8];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中内含的藻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成分可将局部渗液吸收并形成水凝胶,可发挥良好的创口渗液有效锁定功效,保持创口于湿润状态[9-10];泡沫敷料材质为聚氨酯泡沫,可对创口渗液形成良好吸收,且不与创面产生粘连反应,换药时不致痛,且因其良好的顺应性而可发挥护垫作用[11]。将上述三种敷料加以联合式合理应用于创口坏死组织清除后,先用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敷料作为材料填塞潜行部位,而后再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填充其他创面,最后再以泡沫敷料行创面全覆盖,集三种新型敷料之各自优势为一体,发挥了积极可靠的协同应用效应,使细菌生物膜之完整性遭到有效破坏,起到了强效的局部抗菌作用,并可于局部构建起良好的湿性环境,使裸露于创口处的神经末梢获得有效保护,缓解患者换药疼痛程度,与此同时还可产生轻度负压效应而有效控制渗液量,规避创口渗液过多对愈合中创面、周围皮肤等形成浸蚀,创面保护作用可靠,进而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创口愈合时间,从而实现了较好的坏死组织清除、促肉芽组织生长护理目标,取得了提高压力性损伤治疗总有效率的积极成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敷料三联协同应用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细菌生物膜形成3~4期压力性损伤创口愈合效果。

猜你喜欢

渗液创口生物膜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心灵创口贴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穿刺处渗液的原因及控制
改良型创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