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行阶梯训练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2021-10-28李艳丽李泉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阶梯神经功能下肢

李艳丽 魏 璐 李泉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老年内分泌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0%~60%[1],常出现麻木刺痛、灼热感等症状,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以促进卵磷脂的合成,修复神经元鞘。但机体因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受损,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本体感觉减退,平衡功能失调,单纯予以药物治疗在改善下肢肌肉力量方面并不理想,故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无法有效提高,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步行阶梯训练是利用台阶对下肢进行相关动作训练的方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提高其运动能力[2],或许在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同样有效,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步行阶梯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12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4.85±2.5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69±1.58)年;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8.23±1.27)分。观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65.02±2.49)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75±1.63)年;TSS评分(8.19±1.22)分。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关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3];(2)运动耐受者;(3)年龄60~75岁。排除标准:(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无法独立行走者;(2)合并影响下肢肌力的其他疾病者;(3)合并糖尿病急性期并发症者;(4)不配合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降糖药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密切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等。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注射疗法联合硫辛酸治疗:静脉注射甲钴胺(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740;规格:1ml∶0.5mg)1mg+生理盐水100ml,联合静脉注射硫辛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06;规格:6ml∶150mg)600mg+生理盐水250ml,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步行阶梯训练:选择合适的鞋袜,采用由木质四级阶梯(高分别为10cm、20cm、30cm及45cm)及15°斜坡制作而成的步行阶梯训练装置作为训练辅具。首先充分热身5min,然后开始训练,(1)起坐训练:在不同阶梯上重复蹲起,站立,训练2min;(2)弓步压腿训练:一侧下肢在平地,另一侧下肢选择高30cm台阶,成弓步状,双下肢交替进行,训练2min;(3)上下台阶及上下斜坡行走训练:将抽屉式阶梯分层依次抽出,从水平地面上台阶,到达顶点后缓慢下坡,随后从水平对面上斜坡,达顶点后逐级下台阶,重复进行,训练20min。2次/d,连续训练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疗效[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为显效;0m/s<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为有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变为无效。(2)神经功能:干预前后采用神经电检诊仪(型号:NDI-200P+)测量(正中、尺、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浅、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运动能力:采用足底压力步态测试仪(型号:AFA-50)测量干预前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曲线、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及全足平衡性曲线综合评价运动能力,其曲线偏离压力中心则说明曲线异常即运动能力差,记录两组上述曲线异常所占比例。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运动神经(正中、尺、腓总神经)及感觉神经(腓浅、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快(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

2.3 两组运动能力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曲线异常比例、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异常比例及全足平衡性曲线异常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高血糖、代谢紊乱引起的运动、感觉神经障碍的慢性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其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主要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其中甲钴胺可促进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修复神经元鞘,改善细胞代谢,硫辛酸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改善循环,营养神经[5]。但因该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同时部分老年患者伴有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步态异常,故需辅以合理的运动训练是提高临床效果的关键。

步行阶梯训练将足够的平衡、下肢负重和控制能力行走功能三个要素有机统一,通过闭链运动协调患者下肢运动,以起坐、弓步压腿、上下阶梯、上下斜坡等不断提高训练难度。起坐训练通过反复起、坐,调节重心不断变化,以改善支撑面积;弓步压腿借助台阶高度,使双足保持在一高一低的不稳定平面,使患者重心由前向后转变,保证躯体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刺激本体感觉;上下台阶过程中,上下肢肌肉和腰背部有节奏地收放,双腿“弯曲—伸直”反复交替,确保膝关节在屈、伸位置不断变化,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使下肢肌力连贯传递,以增加关节稳定性;上下斜坡训练因斜坡具有一定角度,充分调动下肢肌群,进而提供更大肌力以维持身体平衡,稳定步态。同时上述运动可刺激病变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增加神经细胞的再摄取,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步行阶梯训练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中效果显著。甲钴胺注射治疗能增强局部药物浓度,营养神经,硫辛酸则能增加钠钾泵活性,促进神经纤维再生[6]。在此基础上增加步行阶梯训练将足够的平衡、下肢负重和控制能力行走功能作为统一整体进行起坐、弓步压腿、上下阶梯、上下斜坡等训练,在不断变化体位过程中刺激病变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进而促进功能重组,以提高治疗效果。

正中、尺、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浅、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是评价神经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运动神经(正中、尺、腓总神经)及感觉神经(腓浅、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快,说明步行阶梯训练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甲钴胺为内源性的辅酶B12,可增加神经细胞中卵磷脂含量,硫辛酸则阻断NF-κB信号通路,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增加步行阶梯训练过闭链运动协调患者下肢运动,反复交替进行双腿“弯曲—伸直”,强化膝关节周围肌力,强化本体感觉[7];起坐训练及弓步压腿使机体处于“平衡—打破平衡—重建平衡”的动态中,刺激神经细胞轴突再生,增加神经细胞的再摄取,实现神经功能重建和重组,进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曲线、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及全足平衡性曲线是反映步态调控能力的指标,本文中用其评价患者运动能力,其曲线水平偏离压力中心则说明运动能力差。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曲线、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及全足平衡性曲线异常比例均较对照组低,说明步行阶梯训练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运动能力。起坐训练通过反复起—坐,不断改变重心,改善机体支撑面积;弓步压腿借助台阶高度,使双足在一高一低的不稳定平面,确保躯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增强对称性和对姿势控制的稳定性[8];上下台阶训练膝关节在伸、屈位置上动态变化,使上下肢肌肉和腰背部有节奏地收放,增强关节灵活性,保证关节承受负荷压力分布均匀,降低足底前后剪切力;上下斜坡训练借助斜坡角度,充分调动下肢肌力,保持躯体平衡,增强步态稳定性,以改善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步行阶梯训练可通过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而提高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阶梯神经功能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阶梯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良师·阶梯·加油站
艺术创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