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

2021-10-27王德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9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时空时期

王德林

时空观念,通俗地讲就是时间以及空间观念,抽象一点讲就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式,即同学们对一个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或是对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的掌握程度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包含时空观念在内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充分认识历史、掌握历史的保障,是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如何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注重对时间节点的学习

首先,同学们要注重宏观历史观念的培养,要注重对历史时间节点的学习,如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与结束,等等。掌握好时间节点,有利于后续时空观念的培养。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9年,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点。用这样的方式强化时间关联,能有效培养时空观念。

二、關注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历史事件都有因果关系,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同学们培养历史时空观念。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和提升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同样以鸦片战争为例,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进程。19世纪初,英国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和生丝,而销往中国市场的棉纺织品有限, 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鸦片战争后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国家危亡,中国人民开展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但是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与以往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社会各阶级群众第一次共同行动,使五四运动有了前所未有最广泛的革命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三、关注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历史发展

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会同时发生很多历史事件,但是我们高中历史教材并不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编写的,很多同学知道两个历史事件,却不知道这二者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同学们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关注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历史发展,进行横向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对比分析明清时期我国和西方的历史情况,进而促进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我国处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统治者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理学是主流思想,小说成为文学主流。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由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政治上,西方主要国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并迅速发展。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习要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关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手段促进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形成历史思维,以客观、辩证、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时空时期
跨越时空的相遇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