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27王秀芳邱取英董文平丁万红
王秀芳,邱取英,董文平,丁万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护理部,上海 201700)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借助各种无线设备将互联网延伸至实体物品,进行物物相连、人物相连,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1]。延续护理是指当患者在不同地点之间(如从医院到家庭)或在同一地点不同照护等级(如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的变动或过渡时,为保证健康照护的协调性和连续性而设计的一系列措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阻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2]。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至2020年该病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也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3]。COPD患者的家庭治疗避免了长期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及住院治疗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可降低住院总费用[4-5]。本研究探讨应用物联网云平台延续护理模式向慢阻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达到延续护理和动态管理患者的目的,以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现将相关研究内容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出院的COPD患者136名,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名,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按照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制定的标准);(2)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认知能力良好;(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者;(2)合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严重肺大泡患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94±10.20)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5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9例。观察组男50例,女性18名,平均年龄(65.60±9.15)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4例,Ⅱ级18例,Ⅲ级15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延续护理方法,电话随访6次(每周1次)、家庭访视4次(每月1次),主要内容为疾病知识宣教、自我护理方法、饮食及药物指导。
1.2.2 观察组 采取物联网云平台延续护理方案,由6名呼吸科专科护士、2名呼吸治疗师、2名主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及1名健康管理师组成管理团队,统一培训并明确职责。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建立物联网云平台 (1)建立延续护理综合云:医患信息、智能评估、智能管理及基本服务四个模块。(2)患者端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APP):患者通过手机登录云端下载基本信息、疾病资料、诊疗和护理记录。(3)医护端APP:可随时通过远程医疗健康咨询、云端随访、疗效评测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及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1.2.2.2 物联网云平台结合延续护理运行模式及主要功能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管理APP的使用指导培训,通过常规延续护理方式(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对健康管理APP的使用情况予以督促。患者通过安装有健康管理APP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即患者端采集并记录个人相关信息(主要是患者的主观资料)。通过配备蓝牙手环连接装置监测患者客观资料。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传送至“医护端口”,对患者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实时线上交流,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主要功能包括:健康信息的采集;疾病症状的监测;急性加重的预测;自我管理;患者出院后的用药(吸入剂使用);呼吸功能锻炼等治疗指导与监测和运动管理等。
1.2.2.3 干预措施 (1)干预频率:物联网云平台数据每周进行追踪;出院第1周、第12周、第22周进行电话随访;出院第4周、第12周及第24周进行家庭随访;每周推送相关健康教育宣讲内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2)干预内容:①通过医护APP每周2次对患者相应社区的家庭医护指导COPD知识、技能。②通过延续护理综合云健康评估模块进行生理指标数据、饮食、用药及运动健康监测。建立个人电子档案。③通过APP的接口模块与物联网终端设备,上传各项监测数据。经云端整合后每周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处方。④通过云端每周推送COPD相关知识(以图片及视频为主)包括肺功能训练一系列操作视频,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图。⑤由呼吸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每周2次在线现场指导,一对一交流,了解患者各项生理症状及心理情况。
1.3 评价指标 干预前后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该量表是由KEARNEY等[6]开发,后由中国台湾学者[7]将其引进,内容效度为1.00,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92[8]。量表总分172分,分为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责任感、自我管理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4个维度,共43个条目,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9]:用于评价生活质量,量表内容效度为0.802,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量表总分100分,包含8个领域归类为2个综合性的测量指标,分别为生理、心理健康指标,分为36个条目。(3)肺功能测定:分为两个指标,分别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 FVC)。(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中文版[10-11]:该量表分值0~40分,共8个条目,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爬楼、外出、睡眠、家务、精力,分数越高表示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指数比较 结果表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CAT评分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FEV1、FEV1/FVC)指标有所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SF-36评分得分在患者机体疼痛、情感角色评分两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等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在总体健康水平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在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责任感、自我管理知识及技能等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物联网云平台可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估患者,智能、高效延续护理服务 患者经综合医院治疗后,大部分恢复和护理时间在社区或家庭[12]。若住院期间未得到系统全面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持续性护理工作则难以为继,影响患者预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智慧医疗的不断发展,延续护理中应用物联网云平台呈必然的趋势,延续护理结合物联网云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将患者信息和管理延续,保证延续护理的落实。将互联网和延续性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平台,能更加智能、高效地完成联动护理任务,使医护患关系得到延续,对患者疾病症状、可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13-14]。
3.2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可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短期内对改善肺功能也有一定效果。COPD是我国慢病管理的重点疾病之一,COPD院外长期治疗的有效性是控制COPD症状的关键。肺康复训练、正确使用药物、常规护理注意事项等知识点,通过云端推送给患者并实时监督,保证患者康复训练和居家行为系统落实。然而,延续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更显著,故6个月的干预肺功能虽有所改善,但不够显著。
3.3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出院后物联网平台的监管,医护人员定期的随访,使延续性护理得以保障。同时,网络平台的参与模式增强了患者参与的趣味性和主动性,调动了患者的潜能,患者更愿意配合医院和社区的护理观察和健康指导,患者依从性提高。目前融入医疗服务的互联网络平台操作简单、效率高,整合了医院的各种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最切实、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与国内其他学者调查研究显示一致,患者居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能有效的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15-16]。平台的运用可满足患者随时查阅病历信息及网上咨询的需求,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康复锻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这也与目前研究显示[17]一致,通过远程管理,护理人员可及时、便捷地获取患者相关信息,有助于提供针对性的远程指导,提高居家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COPD患者实施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能力,促进其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对于运动训练的干预在本研究中涉及较少,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