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试验队:与航天员隔空相伴
2021-10-27贺喜梅
文/ 贺喜梅
▲ 刘伯明拍摄的新疆大地
▲ 聂海胜拍摄的北京夜景
他们用十余年造“天宫”,又将用十余年守“天宫”。
在刚刚过去的90 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与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航天员隔空相伴。航天员做他们十余年技术成果的验证者和打分人,他们做航天员在轨生活与工作的支持者和守护人。双方惺惺相惜,又相互钦佩、彼此感恩。航天员说“感谢所有科技人员的付出”,他们说“我们佩服航天员的毅力”。
在航天员即将踏上返程的时候,他们嘱咐:“走之前,请一定把门关好!”
他们就是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中国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
“确定没问题了,才敢让人上”
航天人的做事风格是“凡事想在前,确保一次成功”。
6月17日18 时48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事实上,为了确保天和核心舱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早在2月1日,一支200 多人的飞控试验队就已“上线”。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文昌航天发射场,另一路则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制定测试程序和故障预案。
“核心舱系统庞大复杂、新技术多,必须进行充分在轨测试后,确定没问题了,才敢让人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施丽铭说。
自大年初二起,他们就一头扎进紧张的“备战”工作中。核心舱入轨后,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对接后,他们一次次地开展测试验证,确保组合体“十分安全”。
▲ 3 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打乒乓球
从神舟十二号飞船到天和核心舱,航天员要先后穿过4 道舱门。此前就有专家担心,“在轨压了几个月,舱门打开会不会有问题?”为此,飞控试验队事先做了十几种预案。
当聂海胜一个纵身来到核心舱的画面出现在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时,施丽铭心情特别激动,“所有意外都没有发生,画面特别清晰。”
“哇,这外面太漂亮啦!”7月4日,刘伯明第一次走出“天和”,不禁发出如此赞叹。这场长约7 小时的出舱大片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大家频频在网上赞叹:“震撼!”“大片!”“精彩!”震撼大片的背后是地面“舵手”的严密“预演”。
此前几天,飞控试验队通过计算和仿真的方式推演出舱活动的整个过程,又进行了1 ∶1 演练,确定什么时候发什么指令,确定机械臂的安全活动路径。
与此同时,空间站天和核心舱GNC 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张军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对“天和”“天舟”“神舟”组合体姿态进行最优设计,既要确保组合体足够“稳”,又要确保其在一个良好的测控区内。
对于新技术,例如舱体电位控制系统,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一遍又一遍地确认,“预案已做充分,考虑没有遗漏,不会出现万一”。“虽然是新产品,但经过测试和演练,我们心里有底。”空间站总体电路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仪德英说。
“出舱前一天,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想每一步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预案,整个晚上也就睡了两个小时吧。”施丽铭说,“开门”“关门”这一头一尾的动作依然是他最担心的。不少岗位的试验队员凌晨2 点开始上岗,一直到下午五六点钟,航天员回到舱内、关上舱门、检漏没问题后,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近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的高清大图,展示出地球的震撼之美。“这些照片是透过天和核心舱的舷窗拍摄的。”施丽铭自豪地说,“通过这3 个月的在轨运行,我们很高兴,这座‘房子’非常结实,漏率比设计指标优了一个数量级。”
▲ 飞控人员在监测空间站内情况
“看在轨直播,很新鲜”
3 位航天员即将返回地球前,施丽铭笑言:“走之前,请一定把门关好!”
作为地面“舵手”,飞控试验队除了要确保组合体安全,还要协助航天员中心为航天员制定操作手册及每日工作计划,并在出舱等重要活动中给予支持,时常24 小时不眠,还伴随着担心。尽管如此,飞控试验队也收获了很多欢乐。
“在不太忙碌的时候,几位做单机产品的女队员形象地说,‘看着航天员在天上忙里忙外,就像是看在轨直播,很新鲜’。”仪德英说。
3 个月的相守相伴,飞控试验队与航天员之间也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磨合过程。例如,航天员吃饭、喝水或者运动时,电子设备中的一些“用电大户”耗电大,北京飞控中心监视屏上显示电流曲线突变,试验队员起初感到很紧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航天员在吃饭、喝水或者运动。
不久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3 名航天员透露会利用业余时间打乒乓球。聂海胜说着还演示了起来,只见一只固定在弹性杆上的乒乓球被球拍拍打后左右摆动。不少网友留言“这是不会落地的乒乓球”。仪德英介绍,他们在大屏幕上第一次看到这只黄色小球时,也是眼前一亮。
▲ 汤洪波拍摄的北非大陆万家灯火
飞控试验队在长期陪伴中发现,航天员不仅有了独立睡眠空间,在生活中也很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打电话的时候,他们会像我们一样拿着手机走到一个比较远的位置,避开伙伴说悄悄话。想看电视直播的时候,他们会联系地面转接,并且自己就可以随意调换频道。试验队员看到这些,心里美滋滋的。
“说明我们造的‘房子’,他们住得还是比较舒服的。”施丽铭说。
“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为他们服务好,他们如果用着费力,我们就要反思了。”仪德英补充说。
在第一次出舱活动中,汤洪波进入节点舱之前说:“感谢所有科技工作者,祝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好。”刘伯明进舱之前再次表达:“感谢所有参研参试的科研人员……”坐在飞控中心盯着大屏幕的飞控试验队员听到这些,心里别提有多暖了。“真的是没想到,特别感动,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施丽铭说。
“我们很佩服航天员的毅力,他们非常聪明。”施丽铭介绍,在第一次舱外活动中,航天员安装工具箱遇到难题,飞控试验队员都为此捏了一把冷汗。两位航天员果断改变操作方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禁让地面飞控人员竖起大拇指。
经过3 个月的相伴,飞控团队对3位航天员的印象达成了共识:聂海胜稳重,刘伯明认真,汤洪波好学。
“使命结束时,我们可能就退休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天和核心舱内,航天员已进入梦乡。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群不眠人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电脑屏幕,确保空间站姿态、供电系统、生保系统等正常。
“我们每个人平均3 天值一个夜班,很多时候值完夜班,第二天白天还有其他一些工作要做。”张军说,他们是一群少眠人。
仪德英上小学的儿子在与同学们谈论起自己的父亲时说,希望爸爸能早点回家陪陪他,不要“吃饭都约不上”。仪德英内疚地说:“家里的事大部分时间都靠另一半。”
飞控试验队24 小时排班,很多专项测试都安排在后半夜。试验队员的手机要24 小时开机,即便是凌晨一两点,也随时可能有电话打来。
然而,这份事业虽然辛苦,却也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成功实施后,几个40 岁左右的设计师开始带领一帮刚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开展中国空间站的立项论证工作。张军就是其中一员。
“虽然当时还不知道空间站长啥样,但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表示,越是临近空间站发射,压力越大,临近发射那两年,常常半夜醒来睡不着。“十多年的努力,成果就要被检验,又赶上庆祝建党百年,真的特别紧张。”张军说。
4月29日,长征五号B 运载火箭成功托举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看着大火箭起飞,我的声音都颤抖了!”仪德英也表示。
空间站核心舱准确入轨后,下午两点,张军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吃饭,特意拍下了当天的饭票留念:“这辈子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这批毕业生从最初的技术论证开始参与进来,干了十多年,对空间站事业很有情怀。“我们做的是史无前例的事儿,各种酸甜苦辣都尝过,后面的路还很长。”
后续,空间站至少还要在轨运行10年时间,延寿后甚至更长。“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长寿命问题,等空间站使命结束时,我们可能就退休了。”仪德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