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三飞太空,57岁再探苍穹
2021-09-28周思雅
周思雅
聂海胜又出发了。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正式发射。57岁的指令长聂海胜,和另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开始了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发射成功那一刻,太空舱内,聂海胜打开航天面罩,对着镜头憨笑了一下,比了个“耶”的手势。已近花甲之年,聂海胜第三次带着使命飞向苍穹。
艰苦磨砺的童年时代
从湖北省枣阳市区向西北方向驱车三十公里,就是聂海胜的老家杨垱镇樊庄村。聂海胜自幼在这个小村庄成长。聂家兄弟姐妹八人,聂海胜排行老六,在兄弟中聂海胜则排行老大。人民公社年代,聂海胜的父亲是村里的生产队长,母亲在家务农。
由于家大口阔,聂家的粮食常常不够吃,红薯面做的黑窝子、杂面饼,萝卜干、咸菜、大酱是家里餐桌上的主菜。在一段聂海胜的自述中,他回忆起小学交学费的困境,父母每次都要为区区几元钱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
聂海胜的侄儿聂建付只比他小一岁,是聂海胜少时的玩伴。每天放学吃过晚饭后,聂海胜就会在田间的土路上奔跑,用泥巴打响炮。聂海胜幼时还喜欢玩“公牛战”的游戏:三人一队,两人将一人抱起放到肩头,中间的人双腿盘在两人脖间,鼓起斗牛的气势向另一队撞击,用双脚“进攻”,直到一方败下阵来。聂海胜爱坐在玩伴肩头,享受“飞”在半空的感觉。
在聂建付的印象里,聂海胜小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后,1979年,聂海胜转入镇上的孙寨中学就读。
聂海胜上初三这年,父亲的去世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失去了顶梁柱,抚养八个子女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母亲张金秀身上,作为家中最大的男孩,想要出人头地的念头悄然出现在这个少年的脑中。家庭的变故也使得聂海胜的学业处于随时终止的状态。因无法缴纳学费,聂海胜选择了辍学,帮助母亲种地干农活,贴补家用。
1980年秋季,本该升初三年级的聂海胜始终没有出现在学校里,时任孙寨中学校长杜本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因聂海胜学习成绩好,加上父亲去世家庭困难,自己主动到聂海胜家中做工作极力挽留,甚至免除了聂海胜的全部学费。返回学校以后,即便是晚上10点下晚自习后,聂海胜仍点着小煤油灯在教室里继续学习。1981年中考,聂海胜顺利考入当时枣阳市唯一的重点中学——枣阳一中,当时杨垱镇上仅有两人进入该中学。
韧劲十足的高中少年
提起聂海胜,“憨厚”“朴实”“靠谱”,是聂海胜几个高中同学嘴里最常蹦出的词。
聂海胜的高中同学金邦才记得,聂海胜平日里话不多,但总喜欢下了课和同学们在课桌上掰手腕。起初,聂海胜个头小,力气不足,掰手腕时总是略逊一筹。输了几次以后,聂海胜给自己加了项任务:练单杠。每天六点的集体晨练结束以后,聂海胜就独自到单杠处加练,不久,聂海胜又找机会向金邦才发起了掰手腕挑战,这一次,聂海胜轻松取胜,获胜时这个少言寡语的男生露出了少见的得意笑容。此后,聂海胜便成了掰手腕的常胜将军,班里鲜少有人能赢他。
在高中同学史天东的眼里,平日憨厚的聂海胜身上总是有股韧劲,整个高中阶段,聂海胜始终保持着锻炼的习惯。据高中同学杜锐回忆,高中时期的聂海胜透着一股沉稳和懂事,这在同龄人中并不常见。当时学校一年放三次假:寒假、暑假、麦假,聂海胜在自己家帮忙收割完小麦后,又会去已嫁人的姐姐家帮着一起收割小麦。
聂海胜高中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放学后,和几个同学到一中北边的田地散步。男孩们好动,爱在浇地灌溉的水管上行走。圆柱形水管离地三四米,十米长的管道,其他同学只走了两步就趴下用四肢抱着水管前行,只有聂海胜一人在上面保持平衡走完全程。“海胜的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质在那时候就看得出很好。”史天东说。
“咀嚼着甜蜜”飞上蓝天
1983年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到枣阳一中招募飞行员,聂海胜毫不犹豫地主动报了名。招飞考试中,聂海胜的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部顺利过关,成功考入长春飛行学院。
聂海胜还记得,在去航校报到的火车上,接兵的部队干部给每人发了半斤1分钱1颗的糖果,不一会儿就全化在了嘴里,他说:“我是咀嚼着甜蜜走向部队的,是部队让我这个苦孩子有了光明的前途,因此我也对国防、对军队充满感情。”
到航校报到时,聂海胜像平时上学一样,只斜挎了一个军绿色的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
在航校学习期间,聂海胜各门成绩依旧优秀,1984年3月,聂海胜转入空军第七飞行学院学习飞行基础理论和驾驶,因为成绩优秀、表现突出,曾两次被评为全优学员并担任学员班长。
1987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空军飞行部队,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89年6月,聂海胜进行某型歼击机改装后第一次单飞,第二天却遇上了事故。飞机起飞11分钟后,聂海胜正准备驾机向4000多米的高空冲刺,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仪表盘上的转速及飞行高度迅速下降,地面指挥随即下达跳伞指令。
一旦跳伞,就意味着要放弃眼前这架飞机,一架军机价值不菲,聂海胜舍不得。他一边向地面塔台报告,一边尽全力排除故障,飞机的飞行高度不断迫近地面,800米、600米、500米……聂海胜无奈地拉下了弹射开关从机舱脱离。
后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判断,发动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机械故障,与飞行员操作无关。由于聂海胜沉着冷静地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被批准记为三等功。在空军飞行部队的10年间,聂海胜先后驾驶过歼五、歼六、歼七3种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57岁三探苍穹
1996年,我国开始在全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像当初高中报考飞行员一样,聂海胜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体检。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通过层层选拔,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2003年,聂海胜入选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首飞梯队,和翟志刚一起成为神舟五号的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航天员费俊龙冒雪出征,驾驶神舟六号执行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在神舟十号备战任务期间,聂海胜的母亲因病去世,他因有任务在身,没能在母亲临终前返乡送母亲一程。此后每当聊起母亲,聂海胜的神情里都透着遗憾。
史天东记得,任务结束后,聂海胜抽空回了一趟家乡给母亲扫墓。站在墓前,聂海胜没有痛哭,只是静静看着墓碑掉眼泪,给母亲磕了几个头。“忠孝不能两全。”聊起这段往事时,妹妹聂海凤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见面会上,聂海胜全程依旧是那副憨厚稳重的笑容,他的话语里仍带着乡音,对着镜头,他说,作为航天员,他们的初心就是飞天,他们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只要祖国需要,航天员就会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去履行使命。神五、神七、神九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两度飞天。时隔八年,57岁的聂海胜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以聂海胜的名字命名的第9517号小行星运转着,它见证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闪耀着不灭的星光。
如今,在聂海胜的老家院子里,一棵榆树枝繁叶茂,榆树根深扎于地,枝叶铆足了力气,一股韧劲向着天空奋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