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棉新品种邯棉6101的优良特性分析*
2021-10-27李翠芳刘淑红袁松波杨保新
李翠芳,刘淑红,袁松波,杨保新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和粮棉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社会发展是解决棉花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实现棉花产业现代化和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1]。为促进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平稳发展,选育出集早熟、高产、优质等于一体,适于机械化管理及收获的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是关键[2]。邯棉6101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3],已通过河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综合分析邯棉6101在2016-2018年参加河北省和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总结该品种的突出特征,为邯棉6101的应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1品种参试信息和适宜种植区域
邯棉6101是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转基因常规陆地棉。2016-2017年邯棉6101参加河北省棉花春播常规组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河北省棉花春播常规组品种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80002)[4];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综合表现良好,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200010)。2015年通过转基因安全检测,获得黄河流域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4)第047号),2019年获新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9)第036号)有效期至2024年。适宜在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春播种植。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农艺性状
邯棉6101于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春播常规组棉花区域试验,表现植株松散,塔形,叶片中等大小,铃圆卵形,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易采摘。平均生育期124天,株高97.9 cm,单株果枝数12.7个,第一果枝节位6.4节,单株成铃17.5个,铃重6.4g,籽指11.8g,衣分39.5%,霜前花率88.6%。见表1。
表1 邯棉6101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比较
邯棉6101于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表现出苗好,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中等,叶片大小中等,叶色中等,不早衰,铃圆卵形,吐絮畅。春播生育期115天。株高103.6 cm,第一果枝节位6.6节,单株结铃18.7个,单铃重6.2 g,籽指11.9 g,衣分39.0%,霜前花率91.1%。见表2。
表2 邯棉6101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试主要性状与对照比较
由区试结果可以看出邯棉6101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区域所表现出的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指和衣分基本不变,株高差距5.7 cm,变化不大,生育期与霜前花率受地域和环境气候影响,稍有差异,但均与对照表现一致。
2.2抗病性表现
2.2.1省级区试鉴定结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结果:2016年枯萎病病指6.39,田间调查平均病指0.7,抗病类型为“抗病”,黄萎病病指9.94、相对病指9.66,田间调查平均病指8.0,抗病类型为“高抗”;2017年枯萎病病指0.48,田间调查平均病指0.5,抗病类型为“高抗”,黄萎病病指18.03、相对病指18.99,田间调查平均病指12.8,抗病类型为“抗病”。见表3。
表3 邯棉6101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与田间调查结果
2.2.2国家区试鉴定结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对国家区试参试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2017年枯萎病病指5.3,枯萎病抗病类型为“抗病”,黄萎病病指21.7,黄萎病抗病类型为“耐”;2018年枯萎病病指2.4,枯萎病抗病类型为“高抗”,黄萎病病指20.6,黄萎病抗病类型为“耐”。综合取值邯棉6101抗枯萎病(病指5.3),耐黄萎病(病指21.7)。见表4。
表4 邯棉6101参加国家区试抗病性鉴定结果与对照比较
2.3纤维品质
河北省区试样品均由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检测,2016~2017年平均结果:上半部平均长度29.8 mm,断裂比强度32.4 cN/tex,马克隆值5.2,整齐度指数84.5%,纺纱均匀指数144,品质类型为“Ⅲ”。见表5。
表5 邯棉6101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纤维品质与对照比较
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国家区试参试品种进行纤维品质检测,两年平均结果:邯棉6101 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33.1 cN/tex,马克隆值5.3,断裂伸长率5.1%,反射率78.3%,黄色深度7.6,整齐度指数85.0%,纺纱均匀性指数148,纤维品质综合属Ⅲ型。见表6。
2.4产量表现
河北省区域试验产量:2016-2017年平均籽棉单产4082.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6%;皮棉单产1610.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9.5%;霜前皮棉产量1427.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8%。其中,2016年籽棉单产3976.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1%,居8个参试品种第4位;皮棉单产1581.0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7.4%,居第3位,试点产量表现为13增0减;霜前皮棉产量1390.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1%,居第4位;2017年籽棉单产4188.0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9.2%,居13个参试品种第3位;皮棉单产1639.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居第3位,试点产量表现为13增1减;霜前皮棉产量1464.0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9.6%,居第6位。见表7。
2017年冀中南春播常规组生产试验,籽棉产量4078.5 kg/hm2,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8.6%,居4个参试品种第2位;皮棉产量1605.0 kg/hm2,比对照增产10.7%,居第2位,11点增产2点减产;霜前皮棉产量1425.0 kg/hm2,比对照增产7.5%,居第3位。平均生育期124天,比对照冀丰1271晚1天。衣分39.2%,霜前花率88.5%。见表7。
表6 邯棉6101参加国家区试纤维品质与对照比较
表7 邯棉6101参加河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对照比较
2017-2018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4276.80 kg/hm2、1664.85 kg/hm2和1516.65 kg/hm2,分别比对照石抗126增产10.5%、17.5%和14.2%。2019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4195.5 kg/hm2、1741.50 kg/hm2和1650.00 kg/hm2,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00增产9.6%、10.2%和10.4%。见表8。
表8 邯棉6101参加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对照比较
3 结论
邯棉6101的育成验证了抗病育种技术的有效性,实现了高产优质品种抗病性能的突破。该品种有四个方面的优良特性。
一是农艺性状表达稳定。邯棉6101在不同年份、不同种植区域均表现株型松散,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吐絮畅而集中。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籽指和衣分基本不变,株高差距5.7 cm,变化不大,生育期与霜前花率受地域和环境气候影响,稍有差异。
二是抗病性突出。三年试验中有两年表现高抗枯萎病,一年表现高抗黄萎病,表现最差的枯萎病病指6.39,黄萎病病指21.7,最终定性该品种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邯棉6101抗病性好,可以有效减轻病害引起的产量波动。
三是品质优。尤其长度和强度好,适合纺高质量纱,满足棉纺企业需求。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结果,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断裂比强度32.8 cN/tex,马克隆值5.3,整齐度指数84.8 %,纺纱均匀指数146。
四是高产稳产。2016-2018年参加河北省和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4179.55 kg/hm2、1637.58 kg/hm2、1471.98 kg/hm2,参加生产试验的平均结果为籽棉产量4137.00 kg/hm2、皮棉产量1673.25 kg/hm2、霜前皮棉产量1537.5 kg/hm2,可见四年中无论是区试还是生产试验,邯棉6101的产量均稳超对照,在不同区域产量稳定(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实现不同种植区的产量稳定)。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达1741.5 kg/hm2,比对照高10.2%,居同组参试品种第二位,高产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