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21-10-27黄玉垚高宏

劳动保护 2021年9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智慧

文/黄玉垚 高宏

2021年5月1日起,GB/T 39218—2020《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GB/T 39218”)已正式实施。智慧化工园区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围绕安全生产、各类管理体系、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等领域,通过数据整合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与高效运营,对提升园区安全性和实现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数据共享较难、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GB/T 39218实施后面临的头等大事。

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为化工行业带来两大突破

第一是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近几年,化工园区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重创了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大背景下,建设智慧化工园区,成为了解决当下园区在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监测与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制度完善与能力提升等4个问题的重要途径。据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对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家智慧化工园区调研结果显示,化工园区智慧化升级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人工隐患排查到实时智能监测,监管效率提升3.2倍;操作不规范、危险品放置错误等不规范行为降低70%;危险源或事故解决方案的提出为管理者节省了56%的处置时间,大大提升了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是有力促进了化工园区的转型升级。智慧化工园区整合了信息化资源,实现了资源配置、企业生产、产业链管理、能源管控、质量控制与溯源、工艺流程、基础设施、园区管理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了软硬结合、内外兼顾的“智能工厂+智慧平台+与智慧城市融合”三位一体配置的、构成较为完整的化工园区。不但淘汰传统落后的产业及产能,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安全风险,同时促进企业引进高端先进制造工艺,推进智能制造的应用和高端产品的研发,推动园区现有传统产业及传统企业的升级改造。

此外,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提升了园区运维水平,明确了新建智慧化企业的定位,促进了生产制造智能化产品的企业、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的新型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新型企业的入驻,助力园区转型升级。

我国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区域分布的显著差异阻碍行业整体发展。截至目前,被评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和“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以下简称“示范(创建)单位”]的分别有12家和40家园区。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在全部52家示范(创建)单位中,江苏省共有15家,其次是山东省11家,浙江省6家。从区域分布来看,由于区位优势、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关联等多方因素,华东地区不仅是我国石化产业园区最强的区域,也是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最超前的区域,但这也会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其他地区智慧化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显著的区域不均衡分布也是阻碍我国化工园区整体推进智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信息孤岛”现象制约园区智慧化进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已经对安全、环保、能源、应急指挥协同联动等系统进行智慧化提升,但由于无统一标准,这些自动化系统多是按照企业个性化要求开发的产品,企业间系统不兼容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暂时方便了企业管理,但对于需要接入的园区统一平台来说,却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数据难以共享,无法将企业纳入到统一的平台进行集中管理,更无法形成纵向贯通政府部门和企业、横向连接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这种无法“互通互动”的情况成为园区智慧化进程的阻碍。

第三,智慧化工园区的标准体系尚没有建立。目前,虽然GB/T 39218已经正式实施,但该标准偏于宏观,是化工园区智慧化发展的纲领性标准。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包括园区各类数据接入规范、智慧化管理规范、园区数据采集和分析标准等在内的智慧化工园区标准体系框架,也没有涉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细节的具体标准,造成了目前园区智慧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四,智慧化改造成本高,多数园区管理层还处于观望阶段。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和改造是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后期维护成本高昂的工程,一次性投入不可能解决园区所有的问题。同时,智慧化建设和改造对增加园区收益并非十分迅速和显著,多数园区管理者持观望态度,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例如,某化工园区在进行智慧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直接投入资金5 500万元,如果未来要完成智能工厂改造、智能化公共设施改建、智能软件模块组建,最终建成达到GB/T 39218要求的智慧化工园区,总投资将超过4.5亿元。据测算,智慧化改造后,园区在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等意外损失的情况下,要连续运营9年,其增加的收益才能与智慧化建设总投资金额持平。

推进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举措

第一是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智慧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首先,立足当前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强化智能安全管理水平为切入点,通过将企业安全数据、视频监控数据、重点点位监控数据全部接入等手段,打造园区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既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又能降低安全风险损失和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再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其他手段,逐步实现园区智慧化建设。其次,对标先进,立足园区现有基础和不足,分阶段分地域地实施智慧化改造,对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分类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

第二是完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标准体系。在GB/T 39218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安全管理系统、环保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能效分析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等多种细分领域通用标准建设,以更深化、细化的内容,指挥园区智慧化建设,实现化工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此外,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产业园已经建立的《智慧化工园区大数据标准体系》等7个标准,构建出地方智慧化工园区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以其为试点单位,探索七大标准在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全国化工园区的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运营提供借鉴与支撑。

第三是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破除“信息孤岛”。以5G为核心,将5G、云、物联网、AI等关键技术整合起来,支撑数据汇总及与第三方应用打通,完成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中涉及的应急指挥、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多类典型应用场景的整合,促进园区各企业数据实现从碎片应用到系统集成,破除“信息孤岛”,提升了园区管理水平。此外,园区还应该在积累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应用开发甚至模型算法的研究,增强数据处理能力,为后续数据的梳理和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智能化工厂和智慧园区高度融合。

第四是推动多方参与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首先,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引导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生产企业、服务机构等各方参与智慧化工园区建设,鼓励专门为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业务发展,激发各方参与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积极性。其次,鼓励在其他领域有过成熟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企业向化工行业延伸,特别重视军民融合技术,如系统集成、卫星遥感等高端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应用,为园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探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服务体系,引导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民间资本为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供支持,解决智慧园区建设及改造成本过高问题。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智慧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