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 ”的实践设计
2021-10-26禹伟杰
禹伟杰
【摘要】 纵观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沿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所言,其趋势正朝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方向良性应运着。从中国现当代设计视阈中审视应用实践设计,从“制造”到“创造”两大维度的转化,表现出诸多方面骄人的成绩——工业设计领域的国家品牌战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再到建筑设计领域“中国符号”的国际化名片……这些无一不说明了维度转化下各类中国实践设计的努力与实力。
【关键词】 中国创造;维度转化;应用实践设计
【中图分类号】J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100-02
英国设计史学家阿德里安·福蒂在其著作《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一书中,将广阔的社会关系与设计这一造物与谋事的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认为设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同等的关系,而设计师作为社会角色的一员,在本质上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多维度有机地合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回溯设计史,科技的进步,材料的革新,抑或是文化的繁荣,对整个社会的物质与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正如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第一人”的柳冠中教授所说,设计是一种从“造物”到“谋事”的活动,而中国设计真正得以发展的标志,并不是让产品出现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也不是出现在“亚马逊网站”或“阿里巴巴网站”的购物车里,而是应该出现在德国和美国的实验室里。的确,近十年来,中国设计的长足进步,多角度诠释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巨大转变,造物谋事这一人类智慧活动也在日新月異的快节奏时代里不断升华着,在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实践领域,绽放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符号语汇的魅力光华。
当代设计,尤其是当代中国工业设计,将绿色设计与高科技有机结合尤为突出。其中以汽车设计为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就是中国国家品牌战略中的佼佼者。由于国外汽车设计的发展比中国长久很多,其发动机技术也比中国发达许多,在利用新能源加以科学利用于工业设计上的维度,比亚迪品牌做到了。由于新能源汽车摆脱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中国市场上的电动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比亚迪公司推出的新能源出租车E6和新能源公交车K9,从技术层面,到外形设计,再到环保理念,多方位地体现了其在公共交通领域由传统模式向绿色低碳模式的革命性转变,不仅占领国内市场,也在国外市场中有所建树。如英国伦敦交通局曾经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了中国比亚迪总装厂和电池工厂后,不禁感叹中国汽车制造在电机、电控、电池上的强大实力。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2013年比亚迪“中国红”纯电动公交巴士正式在伦敦运行,成为英国伦敦街道交通运输网上体现“中国创造”的一抹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而在强调共享资源和云端互联网的今天,共享类产品也已然成为现代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追捧的时尚潮流。如共享单车,从绿色低碳出行与人性化设计的维度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中长距离仍然以传统燃油发动机为主的私家车主导运输方式,而“共享单车”从公共交通领域向个人行为的转变便为这样的境遇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并且在人们已经建立好的共享意识之际慢慢崭露头角。然而人们也同时出现了诸多质疑,如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如互联网介入是否会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等。所以,在中国政府和相关研发团队的合作努力下,区块链与去中心化的信息布局方式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信息公开透明使得车况信息一目了然,而分布式的记录数据则确保了用户的私有隐私性。这一技术的转变也无一不诠释了“中国创造”在科技兴邦这一维度的进步性,正是由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信息布局的介入,国外纷纷开始效仿借鉴这一模式,奔驰、宝马等大型车企相继引入“中国式机制”,不得不体现出中国设计在国际市场的无穷潜力,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这个曾经的制造大国已经慢慢蜕变成创造兴国的、让全世界关注的国度。
在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维度,几位实践性强大的匠心大师也从不同的角度谱写着属于“中国创造”的美丽篇章。首位华人名存世界平面设计师名家的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以其灵动神韵的工艺美学观并置于其各类海报版式设计的实践之中,并屡获嘉奖为国争光。靳埭强将中国水墨画气蕴山河的飘逸浩然,与中国书法字体笔画刚劲有力的大国情怀,融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理性简约、严谨秩序化的排版设计中,构建出一组组属于靳式符号的个人辨识度的海报作品。不管是体现出笔墨纸砚、浓郁书香情怀的《文房四宝系列招贴》,还是彰显出梅之高雅、竹之谦逊、松之高洁的《岁寒三友系列招贴》,抑或是显现出宋体字笔画刚柔并济之美的《永字八法系列招贴》,都将这种中西结合的别样情怀,展现于中国创造的视阈中。而同样对于东方图案符号文化研究颇深的香港平面设计师陈幼坚,则将这份理念体现在其诸多标志设计的实践中,让全世界认识并读懂“东情西韵”的中国民族之美。深谙现代符号学原理的陈幼坚,将中国传统纹饰的精髓简化、解构并重塑,将传统古典的纹样元素与西方简约理智的符号构成方法融会贯通,在民族形态意识和西方现代设计的共同合力下同构并置,于是就有了让全世界读懂亚洲符号、认识中国品牌的一个个经典案例:如将美国商业文化中常用的流线型风格,变形植入于流动曲线的中文字体中的“可口可乐”中文标志,再如将中国传统图案“四喜人”加以矢量化变体,并配合中英文双语搭配版式的“陈幼坚设计工作室”,抑或是将宋体字低调且蕴含柔美和谐的气质融入理性情怀的图文并置中的“竹叶青”标志等,都一一诠释出了属于中国创造的视阈情怀。
在建筑设计领域,将“中国创造”带到世界舞台,引发全世界关注的当属荣获建筑界“奥斯卡”之称——“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首位中国籍公民的,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王澍,其建筑作品通常会将中国民族地方性元素融入其建筑构建场域中。例如让其享誉世界的宁波博物馆,就是将宁波建筑的民族性地方特色“瓦片墙”理念融入现代性建筑纯粹简约“少则多”的场域构建中。通过使用城市建设中的“回收材料”——“瓦片墙”中的旧瓦片、旧陶片,将这份传统建筑中的记忆植入现代公共建筑的庄严与宁谧中,与宁波博物馆“收集历史”的主题紧密结合,让全世界读懂了属于王澍自身的“造房”美学,也让世界认识了属于“中国创造”的建筑符号。同样,王澍的另一件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亦是将这份人文情怀并置到属于“中国创造”的校区设计实践中。不同于现代大学校区统一却趋同的建筑模式,王澍旨在打破这份“同质化”,摒弃了校区设计中轴对称的保守格局,将田园气质、美妙风景与校区建筑加以共生。同样是使用了绿色生态的回收材料,将因城市化建设而拆除的传统建筑的旧瓦砖作为建筑材料,有机结合到简约清晰、明朗干练的现代主义建筑场域构造之中,将传统记忆与简约优美的独特校园建筑“隐匿”在属于杭州独有的江南弱势灵动山水中,形成了别样的中国创造之美。同样,在建筑界绽放中国独特民族创造光芒的还有中国成都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这位在第十五届国际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荣获该展主题奖的建筑界翘楚,通过“成都西村”这一实践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创造”与民族性地方设计的巧妙嫁接,2015年所建成并开始使用的成都西村是其在建筑场所实践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刘家琨将城市生活、文化场所、社会服务等区位性功能有机地融入“村落”理念的设计构造中,和前文中王澍理念相似,其在实践中规避掉中国建筑设计中的趋同性、同质化,将属于四川成都的文化基因根植于现代“聚落”的建筑场域中,将休闲性、人文性、民族性、地方性和世界性加以融合,体现在这座属于成都本土情怀和世界包容性情怀相结合的别样建筑“创造”中。
纵观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沿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所言,其趋势正朝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方向良性发展着。从中国现当代设计视阈中审视应用实践设计,从“制造”到“创造”两大维度的转化,表现出了诸多方面骄人的成绩——工业设计领域的国家品牌战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再到建筑设计领域“中国符号”的国际化名片……这些无一不说明了维度转化下各类中国实践设计的努力与实力,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实例也说明了我国设计在实践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设计之路可进步空间还有很大,这也需要设计治学者、实践者、从业者共同的合力推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阿德里安·福蒂.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M].苟娴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