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的开放与功能发挥

2021-10-26赵航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
关键词:展览故宫博物院功能

赵航

【摘要】 故宫(旧称紫禁城)建成于1420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至今已收藏了一百八十万余件文物,是我国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随着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的不断扩大,游客的参观范围也从中轴线逐渐扩展到了全院面积的80%,游客可以走进更多经过修缮后的院落和宫殿,更加贴近地参观和了解每一座宫殿,感受故宫各处所呈现出历史文化氛围。近几年,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作为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在学术、展览、教育、文创、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发展迅速。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展览;功能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106-02

一、开放现状

故宫(旧称紫禁城)建成于1420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至今已收藏了一百八十万余件文物,是我国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除了馆藏的文物,故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其中的每一座宫殿都有其独特和珍贵的历史价值。随着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的不断扩大,游客的参观范围也从中轴线逐渐扩展到了全院面积的80%,游客可以走进更多经过修缮后的院落和宫殿,更加贴近的参观和了解每一座宫殿,感受故宫各处所呈现出历史文化氛围。

对于到故宫参观过的游客,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中轴线上坐落的宫殿了。从午门一路向北,走过金水桥到太和门,从太和门走到太和殿,然后绕过中和殿和保和殿,之后穿过乾清门到乾清宫,然后绕过交泰殿和坤宁宫,最后穿过御花园走出神武门。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线。乾清门前的区域是外朝,是皇帝大臣办公议政的区域;过了乾清门就是内廷,是皇室居住生活的区域。游客沿着这条参观路线走下来,对故宫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随着故宫参观面积的逐渐扩大,游客有更多条参观路线可以选择,例如:从午门往东走,就可以到达文华殿,再往北走就到达了箭亭,箭亭的北边是奉先殿,奉先殿的东边是太上皇宫;从午门往西走,就可以到达武英殿,继续往北走到断虹桥,穿过十八槐就到了冰窖,继续往北就可以到达慈宁宫和寿康宫。近年来,随着清宫剧的热播,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到东西六宫一睹妃嫔们居住过的宫殿,当然实际居住过那些宫殿的妃嫔可能与电视剧中杜撰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正因为大众的求知欲,才使得真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得以求证和传播开来。大众对宫廷生活的好奇,对宫廷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探索,促使着他们走进故宫、了解故宫;故宫的开放也使这座明清皇宫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院内的展厅

(一)展厅的设置和分布

除了宫殿,院藏的文物和举办的展览也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因素。文物和展览展示依托于展厅,除了部分宫殿内的原状展示外,故宫博物院近年来也通过专馆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来展出更多的文物。截止到2019年底,故宫博物院的专馆已有家具馆(南大库)、陶瓷馆(武英殿)、书画馆(文华殿)、古建馆、武备馆(箭亭)、钟表馆(南群房)、珍宝馆(皇极殿东西庑)、雕塑馆(慈宁宫)、石鼓馆(宁寿宫)、清宫戏曲馆(畅音阁)和青铜器馆(承乾宫)。故宫博物院的临时展厅也分布在午门城楼、神武门城楼和内廷区域的各个宫殿中,展厅的增多和完备保证了更多文物得以展出。

(二)展厅的特点

走进故宫的展厅,游客除了能观看到展柜内的文物,还可以直观地看到很多室内的构造和装饰,例如:殿内排列整齐的红色立柱,抬头即可以看到横梁上的彩画和屋顶嵌入的各种样式的天花,这些特有的建筑构造和室内装饰给游客创造了故宫展厅独有的参观环境。

故宫大部分展厅内的光环境都处于较暗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宫殿高耸严密的建筑构造遮掉了大部分自然光,另一方面由于考虑到光照对古建的影响,展厅里除了展柜内的照明设置外,展厅尽量少的使用灯光照明。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经说过,刚到任故宫时各个宫殿里是没有灯光照明的,游客也看不清宫殿里的具体样貌,后来考虑到游客的参观感受和古建对于灯光照明的要求,才在部分宫殿里使用了冷光源进行照明。

与现代化的博物馆展厅不同,故宫的展厅均在宫殿中。所以展厅的内部结构和使用面积均是固定的。就风格而言,宫廷文化感和历史感是故宫展厅的主要基调,过于现代化和艺术性的设计都是与之不匹配的,可以说故宫的展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不变应万变。

三、展览功能的发挥

故宫院内的展览分为常设性原状展览、常设性专题展览、专馆和临时性专题展览四个部分。除了临时性专题展览,其他三种类型的展览内容都相对固定,除部分展品换陈,不会有太大变化。临时性专题展览的数量和内容主要按照年度展览计划落实,依托于专馆和临时展厅进行展示。近年来故宫举办的临时性专题展览数量逐年增多,展览的类型多样,包括书画专题展览、器物专题展览、引进展览、捐献展览等等。2017年到2019年,故宫每年院内的临时性专题展览数量大概在二十个左右,除了专馆固定承担相应题材的文物特展外,其他临时展厅也保持着一年承担两到三个的展览量,其中处于午门城楼和神武门城楼上的临时展厅承担了年度特展和主要外展。故宫的年度特展总是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例如: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2017年的千里江山特展、2019年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等。

故宫的展览除了展示文物,更是传播宫廷文化的一个媒介,通过大量的学术研究以还原明清某个阶段的部分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2015年故宫在寿康宫的前后殿还原了清朝乾隆时期的部分原状,配殿同时举办了崇庆皇太后专题展览,整个寿康宫全方位地向游客展示了清朝乾隆时期皇太后的生活场所,展示了崇庆皇太后与乾隆皇帝母慈子孝的历史往事。2019年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故宫首次将展览范围擴大到了全院,除了在展厅里展示宫廷过年相关的展览内容,在故宫各宫院的大门还贴上了对联和门神,在乾清宫前还原了天灯和万寿灯。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过年期间的宫廷文化氛围。

四、其他功能的发挥

(一)文物藏品的研究与保护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将故宫文物研究与保护的部分工作展现给了大众,也让大众对故宫的文物研究与保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故宫的文物保管部门一方面负责了文物的藏储与安全,另一方面对馆藏的文物进行研究和历史考证;故宫的文保科技部通过高科技的设备和手段,从物理、化学等多个角度分析文物,并针对性地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近年来国际交流的增多也促进了故宫文物研究保护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二)教育功能的发挥

故宫的宣传教育部主要负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宣传讲解、主题教育、专题讲座、国际交流等方面。近年来故宫出版了众多科普性读物,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对应的出版物。文创产品的逐渐丰富也间接通过更有趣味性的方式传播知识和教育内容。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

2017年10月10日,故宫正式取消纸质售票,通过官方网站的预约票系统提高了游客购票的便利性。近几年游客入院游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故宫基礎设施的不断完善,包括:路引牌的完善、休息区域的扩充、卫生间的增加等等,全方位提升了游客入院的参观体验。

五、总结

近几年,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作为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在学术、展览、教育、文创、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发展迅速。每年定期的修缮维护使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完好的状态呈现给来故宫参观的游客,也让游客有机会走进更多的院落和宫殿。每年推出的不同类型展览将更多院藏和院外的文物展示出来,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除了传统建设,故宫博物院依托自己的官方微博、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向大众传播了更多文物、展览、教育等相关信息;通过与主流媒体合作,拍摄了多部纪录片、宣传片进一步提高了的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故宫近年来出版的图书和杂志期刊推进着学术故宫的建设和发展,举办的学术论坛也促进着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随着文创事业的蓬勃发展,线下的文创实体店与线上的故宫文创店在实现创收的同时传播着文化和知识信息。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了国内外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对于博物馆而言,游客量和关注度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故宫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学术故宫建设的同时推出更多精品的展览,组织更丰富的教育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应通过继续强化学术研究,考证文物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将更多历史文化信息传播和留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只有对文物研究透彻,才能将文物所处历史阶段的事件和所反映的生活状态完整的考证出来。故宫博物院拥有众多与国内外文博单位交流合作的机会,“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将有助于故宫博物院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无论是在学术、展览、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也是促进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国际交流合作也可以将中华文明进一步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文旅融合的故宫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9-2-11(4)

[2]单霁翔.即将600岁的紫禁城正青春[J].艺术品鉴,2019,(1):64-65

[3]故宫博物院[DB/OL].www.dpm.org.cn.

猜你喜欢

展览故宫博物院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