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周晓枫儿童文学作品《小翅膀》的艺术特色

2021-10-26王伟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特征

【摘要】 《小翅膀》一书,在内容上延续了周晓枫成人文学作品感觉独特、思想深邃的特点,融入其“戏剧元素、诗歌语言、小说情境和随笔理性”等创作理念,形成该书多彩的形象、丰富的知识、戏剧化的故事情节、繁复质密而又如诗般晓畅的语言等风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

【关键词】 周晓枫;儿童文学作品;《小翅膀》;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11-03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有效教学探究”(编号:hzxyybjg201916)。

作家周晓枫是新散文领域的一员干将,她的散文内容上独抒性灵,表达自我,传递个人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和女性思考[1],风格上有独特的笔调和韵致,深得读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关注。2018年9月出版的童话《小翅膀》①,是周晓枫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其写作视角的创新。《小翅膀》一书,在内容上延续了其成人文学作品感觉独特、思想深邃的特点,同时也具备儿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以及口语化的特征。

一、形象性

周晓枫的成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的色彩浓稠质密,用句上热衷修辞[2],在精美繁复的描述中,彰显了一种唯美的风格。《小翅膀》一书,作者也是不惜笔墨地描摹了一个色彩纷繁、形象生动的世界,这种效果的达成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作品中运用大量的色象词和色象短语。色象词指具有很强的形象色彩意义的词,一般用摹状或拟声造词法所造。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和专门描述形象的词,因为没有强调,这种形象感一般不会引起重视,但是它们搭配在一起,就构成具有形象色彩的词或是短语[3]。

书中的色象词和短语分别表现颜色、形状、声音、动作、触感、味觉等不同方面,有形容词、动词类的如“胖乎乎、红通通、浅褐色、硬邦邦、软乎乎、蹦蹦跳跳、荡来荡去”。这些词有的三音节,有的四音节,大多是以叠韵或对称的格式呈现,音节的延宕或词义的铺排,增强了事物的形象与动态感。名词类的如“螺旋线、逆时针、深渊、魔鬼、野兽、黄刺玫、紫鸢、玫瑰糖、蘑菇、酥皮、恐龙”等。这些词多为双音节或三音节,是偏正式的构词方式,词中起修饰限制性的语素,表示各种形象、事物或颜色,中心语语素所指为具体事物,二者搭配组合,描摹和凸显了事物的形象或特征。这些不同词性和功能,所指是不同事物、动作或性状的色象词或短语,组成了一个形象、色彩、声音和动作纷呈的万花筒。

二是在修辞格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比喻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4]比喻通常的运用方法是用已知的事物描绘未知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描绘陌生的事物,或者用常见事物描绘常见事物,以此形成铺排,加深读者的认识。《小翅膀》一书的描写逼真、繁尽,其主要原因除了直接运用多重定语修饰描绘,就是较多地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例如:

1. (毛毛虫)两头尖,中间鼓鼓囊囊的,像没花边的饺子,又像刚形成的花苞,或者谁丢失的一个包裹②。(比喻用于描绘事物的外形)

2.他睁开露水一样明亮的眼睛,打开弓弩一样的翅膀,他的心脏就像一颗橡树的种子那么结实。(比喻用于描绘事物的特征)

3.如果早些来,她就不会听到啄壳声,而是看到最先发育的心脏里长出的血管,像精美的树枝布满蛋膜。(比喻用于描绘不同事物组成的画面)

4.即使小帕站在那里,那条秘密的缎带也扶住她小小的脚踝,像一个小巧的支架帮助正攀援向上的花茎。(比喻用于描绘不同事物组成的画面)

5.有的梦降临,我们就像被蚊子叮出一个包,醒了也不舒服;有的梦降临,孩子们像被大屁股的蜜蜂打了一针,又怕又疼,醒了还哭呢。(比喻用于描绘“不舒服”“怕、疼”的感觉)

6.可我们的家族聚会,几百只毛毛虫拥抱在一起,只觉得温暖,像被毛毯裹起来,没有谁会不舒服!(比喻用于描绘“温暖”的感觉)

7.渐渐地,一个盲童给予的温柔抚摸,让咔嚓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架被弹奏的钢琴那样感受着美妙。(比喻用于描述被“温柔抚摸”的感觉)

8.他(毛毛虫)唯一喜欢的运动是抬起头,低下头,不停地用牙齿咀嚼树叶,像一个裁缝操作着一台小型缝纫机。(比喻用于描绘动作)

9.蜗牛有个本事:可以用黏液把开口封住,就像大门旋上密码锁。(比喻用于描绘事物的特征)

上述比喻的句子,从描述事物的外形、特征,到描述几个事物组成的一个画面,再到描述各种感觉和动作过程,都形成了极强的画面感和即视效果。

二、知识性

具备丰富的知识,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力,是作家写作的条件。学者孙绍振评周晓枫《斑纹》一书的写作特色,惊叹作者的概括力很强,写作范围很广袤,令人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视野。[5]在《小翅膀》这本书中,也呈现了广阔的知识性,书中的内容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到社會中的人情心理,再到孩子自身的心理认知,都有涉及。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写儿童的特性。儿童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年龄小,是被保护的对象,正经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在成长中必然有很多要克服的问题。呈现在《小翅膀》中的浆果,怕毛毛虫,打打有捉弄人的怪癖,小帕因父爱的缺失而胆小懦弱很爱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有的怕虫子,有的怕黑颜色,有的怕怪怪的声音,有的怕童话里的坏蛋,有的怕吃胡萝卜,有的怕漂亮裙子上溅上泥巴”。写小朋友吵架的特点,“她们把吵架的理由忘了,可记得清清楚楚的是,她们正生彼此的气呢”,写小朋友生气时的神态“噘着嘴写作业,翻着眼皮走神,皱着鼻子吃白饭,不跟她说话,不跟她笑,也不看她”,写小朋友的哭,“很大声,调门很高,时间很长——就是妖怪来了也会被哭声吓跑的。她哭起来就像冰化了那样,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这些对孩子行为和特征的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孩子的特点,很逼真。

写各种动物的特性。动物是容易被成人忽略的对象,但是动物却是儿童最亲密的伙伴。作家周晓枫对天地自然保有持久的关注,其对动物的观察与悲悯审视不亚于动物小说的作家。在“浆果和毛毛虫”家族一章,描写毛毛虫臃肿的体态、多刺的外表,写蝴蝶叔叔羽化的艰难过程和羽化后彩翼的炫目,“小帕的暑假计划”一章,写小鸟出生的过程,“阿灯和咔嚓”一章,写怪物咔嚓的神奇特点,“他的手腕,有长臂猿那样的球窝关节,可以三百六十度地翻转肘臂。你站在他背后,他可以像章鱼一样轻松地握住你。他的颈椎,像猫头鹰一样无比灵活,可以把脑袋从前面转到后面再转回来。他可以脸朝后、腿朝前地走过来……”写怪物咔嚓的特点,用了长臂猿、章鱼、猫头鹰等好几种动物的特异功能来说明。这些语句对各种动物特性的轻描淡写或是浓墨重彩,有些是戏剧化的叙述,有些是专业化的知识,让不了解动物的读者也大开了眼界。

写怪物的特点。怪物是童话作品中的常见角色,通常以形体的大、外形的丑、性格的凶和形为的怪为主。在“阿灯和咔嚓”一章,咔嚓就是那种顶极可怕的怪物。写咔嚓的可怕,用主角登场台下观众表现的方式来间接描写,从普通小妖怪出场,到厉害的妖怪出场,再到咔嚓出场时观众的不同表现,层层烘托与递进。在侧面描写中运用点线式的粗线条勾勒,写出了怪物咔嚓的吓人,给小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作者写动物、写怪物,写儿童,都用最细腻最贴近的观察,放大了动植物世界的柔润轮廓[6],汇聚了儿童和怪物的种种习性及特征,让人的感官目不暇接地阅览繁复黏稠[7]的信息,在趣味阅读的同时,获得颇为集中的知识。

三、趣味性

趣味性充满儿童文学作品的各个角落,这保证了儿童持续阅读的可能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趣味性,通常以作品内容包含变幻、魔法等要素或很强的故事性来体现,也有的以语言形式的游戏化比较常见。《小翅膀》一书的趣味性,体现在角色的设置和情节的变化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

作品中超人体角色“小翅膀、怪物咔嚓”,拟人体角色“毛毛虫、蝴蝶叔叔,蜗牛小分队”的塑造与选用,一个个离奇的梦境,在作者细腻、铺排、夸张与戏谑的笔触下,描写得既温婉动人又惊心动魄,充满趣味性与想象力。梦境中的主人公那不可思议的形象也让人触目惊心:如毛毛虫绿脑袋绿身子,长满朦胧的毛刺,怪物咔嚓全身长满鳞片,眼睛闪着电光,翻白眼,龇出最大的牙、从翻着的鼻孔喷出一股冷气。该书在内容上,以小翅膀“送梦”为主线,牵引出了各种各样的主人公,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特异、特征鲜明、把局部特征放大的类似于卡通形象的角色,以梦为场景,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舞台剧。梦里的故事也都有着离奇的情节和不可预测的结局。如送梦精灵“小翅膀”,没有以自己的特殊本领自居,却因自己工作“送噩梦”给小朋友带来恐惧和不悦的美中不足感到苦恼、难过,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品在语言表达上,运用对照、回环、仿拟的修辞手法,戏谑的口吻,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感。如:

10.有的英雄,为了全世界不怕跟一个恶魔作对;有的恶魔,为了一个朋友不怕跟全世界作对……

11.就像童话里的人不知道妖怪的心藏在哪里一样,人们也不知道最美的声音藏在哪里。

12.姐姐最好的朋友是妹妹,妹妹最好的朋友是姐姐。

13.盲孩子阿灯,没见过怪物,也没见过什么不怪的物。

14.咔嚓应该去当跑步教练,因为见过他又反应过来的,都撒腿跑得很快——从来没有的快,创造纪录的快。

例句10、11运用的是对照的修辞手法,例句10揭示了英雄和恶魔之间行为的对比,例句11是对照兼比喻,例句12是回环,这三个句子,内部词语的对应,犹如绕口令一样诙谐幽默。例句13顺着“怪物”一词,造了“不怪的物”,是仿拟的修辞手法,虽然简单、直白,但给人的感觉是脑洞大开,非常好笑。例句14,为了描写怪物咔嚓的吓人,戏谑地其可以当长跑教练,见解睿智而不失调侃之意,因为用这样吓人的怪物去训练跑步运动员,还真的是首屈一指和不可思议的事情。

四、教育性

文學作品的教育性给读者带来的有关生活、思想、价值观的启示,儿童文学作品面对成长中的个体,更兼有助力成长、启发思考的作用。《小翅膀》一书,虽为虚构的童话故事,但其主题是成长,并且以哲理性的语言揭示成长和生活的规则。如关于害怕的句子如:“我们怕,是因我们有感情”“人人都会害怕,这没有什么羞耻的,就像出生不久的婴儿都会尿床,长大以后就不会了”“不要担心的想,而是细心的做”“只要足够勇敢,像潜水员那样潜入深海,就会发现,那里有阿灯和咔嚓知道的海底圣诞节”。这些句子写出了害怕存在正当性、合理性和克服的方法,让读者理性地认识到害怕是正常的事情。写困难和噩梦作用的句子,如:“有的事情,好梦帮不上忙,噩梦倒是有办法”“原来无论怎样的噩梦,都存在着美好的可能”,写出了困境也是有价值的这一生活真谛。如关于什么叫勇敢的句子“有一种勇敢,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还有一种勇敢,是敢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关于人类认识局限性的句子“世界很大,是一头大到无边的大象,根本没有能够看得全面;每个人都靠自己来触摸,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彼此分享,我们才能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都非常精辟。

周晓枫说:“我也希望自己的童话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家长,包括没有做过家长的成长中的自己。”[8]的确,成长不是只针对孩子,也针对成年人,它是一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事情。《小翅膀》从内容上看是写给小朋友的,让小朋友认识成长的规律,勇于锻炼获得进步,也是写给成人的,让成人更多地了解孩子,做孩子成长中更好的守护者,同时揭示了一些生活的规律、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也给成人很多启示。

五、口语化

儿童的思维正从形象慢慢地向理性过渡,其语言发展以丰富的口语为主,慢慢地增加理性和思辨能力强的书面语,这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口语化提出了要求。

《小翅膀》一书的语言有着极强的口语化特征,表现在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多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词语,使表意简洁明了,读起来顺口。如作品一开始就以“不公平,真不公平”开篇,引入小翅膀对自己工作美中不足的愤愤不平,其后出现“所以啊,比如,这时候,就在这时,当然”等生活中或是讲故事时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作品的主体内容,多以对话展开,奠定了作品口语化的风格,如小翅膀送梦之前与毛毛虫的对话,浆果梦醒后与妈妈的对话,打打在梦中变成蜗牛的自言自语,以及与蜗牛小分队的对话等等,一切都用朴实通俗的口语呈现,出现不少简洁直白的问话和感叹语及拟声词,如“你认识打打吗?”“知道吗?”“好不好?”“可恶!”“‘嘭’的一下”“‘呼’的一下”“咚咚咚”“哐哐哐”等。

文章较多简短的描写性语句,并列或承接的句子在格式上形成对称,如“蜻蜓挥动轻盈的翅膀,蝴蝶扇动缤纷的翅膀,蟋蟀振动发光的翅膀”“浆果的同桌是打打,是学校有名的淘气包: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下课疯跑,把老师都撞个大跟头”“浆果的眼睛很亮,牙齿很小”“他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小翅膀支支吾吾”。这些语句,铺排在一起,因为简短和对称,读起来顺口,易懂,如儿童诗般,明白晓畅,符合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点。

六、结语

作者本人曾说过:“我希望把戏剧元素、小说情节、诗歌语言和哲理思考都带入散文之中。”[9]正是这样的写作理念,形成了周晓枫新散文的文风,在小翅膀的童话作品中,也展现为多彩的形象、丰富的知识、戏剧化的故事情节、繁复致密而又如诗般晓畅的语言等风貌。这样的一部分作品,对于读者来说,老少皆宜,不同层次和年龄的读者都能各取所需。

注释:①周晓枫:《小翅膀》,作家出版社2018年版。

②例句中用“   ”表示本体,用“ ”表示喻体。

参考文献:[1]边晓晓.人性与女性的思索——解读童年印象对周晓枫散文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2,(07):33.

[2][6]刘云春.论周晓枫散文的审美物质[J].當代文坛,2013,(05):138,139.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15.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81.

[5]孙绍振.审智散文和线性的开放结构——读周晓枫《斑纹》[J].语文建设,2013,(02):39.

[7]姜广平.我乐于探索散文写作的可能性——与周晓枫对话[J].文学教育(中),2011,(06):4.

[8]周晓枫.小翅膀的黑夜与星光[J].语文学习,2018,(11):64.

[9]周晓枫.有如候鸟·自序——寄居蟹式的散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4.

作者简介:王伟,女,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贺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教学。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