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 自然和自由
2021-10-26谭康妮
谭康妮
【摘要】 卢梭的《忏悔录》以自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为解剖对象,名为“忏悔”,实际上不仅仅是“忏悔”,还有控诉和“赞美”。本文从自己、自然和自由这三个维度来解读卢梭的《忏悔录》,力求对卢梭的理解贴近卢梭其人、其思想。
【关键词】 卢梭;《忏悔录》;自然;自由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51-02
卢梭的《忏悔录》以自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为解剖对象,名为“忏悔”,实际上不仅仅是“忏悔”,还有控诉和“赞美”。正如李嘉懿在《自然人性的回归》中所说:“边向读者忏悔自己的错误一边为自己辩护甚至是歌颂自己。”忏悔自己的龌龊鄙行,控诉社会的黑暗、以及统治者和教会对他的迫害,赞美自己的“善良忠厚、高尚善良”、敢于将这些方面坦诚地宣告于世人的勇气和决心。他认为蒙田的自传把自己的缺点都描写得那么可爱,虽为自传,却只是披着自传外衣的文学虚构作品。有许多的读者,在阅读卢梭的《忏悔录》之后,也许会觉得这个思想巨子瞬间变成了芸芸众生中十分普通的一员,甚至对他开始由爱转厌、由敬转鄙。将卢梭放置在神坛的是他们,而将卢梭赶下神坛的也是他们,但卢梭始终明白,自己并不是圣人。他告诉人们,社会人没有谁是完璧无瑕的,可他的坦诚、真挚从未有人能够超越。相较于那些已被社会所同化,被各种知识所遮蔽,被虚荣、嫉妒、浮华等所扭曲的人而言,他却如水晶般纯粹透明,始终带着自己的赤子之心面对一切。
一、返回自然
正是这样,他高喊“返回自然”的口号,且自己付诸行动,心心念念着要逃离都市、在乡村郊野过上自己的隐居生活,脱下镣铐,和自然共舞。自然在卢梭那里是救赎般的存在,虽然卢梭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但他并不认同人类先天就带有罪恶,自然显然比上帝更为爱人类,因为其无差别地把一切好的东西和好的品质都赋予了人类,而人类却一一将之抛弃,反认为自然、乡野的状态是粗俗的、野蛮的、未开化的,而都市的繁文缛节、装腔作势是再高雅不过的,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实际上这是社会、文明以及教育等对人性极为严重的歪曲与戕害。那些统治者和上流社会的权贵们过着精致奢靡、觥筹交错、自以为充实、文明、高雅的生活,其实他们个个都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龌龊至极的伪君子、真小人。他们精致讲究的衣着、言行,恰恰是他们丑恶腐朽的内在灵魂的伪饰。
不管是在《忏悔录》中,还是在卢梭其他著作中,自然在卢梭的眼中显得如此美好且温情。少时和表兄在包塞的乡村学习、生活,有趣且充满冒险精神的“胡桃树事件”、优雅的环境和恬静的生活,同先生以及先生的妹妹斗智斗勇的日常,都是卢梭在后来的岁月里十分珍视、时常怀念的一段岁月。而在安纳西,和华伦夫人、安奈特甜蜜、悠闲又惬意的生活,一直在记忆中追随着卢梭。当卢梭在巴黎的上流社会中取得一定的声望与成就时,他仍然选择在城郊生活,虽然这不是卢梭友人绝交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这足以看出卢梭同友人之间意见、思想的分歧与差异所在。伏尔泰认为只有极其险恶、不被人们所接纳的人才会选择在乡间过隐士般的生活,而卢梭却认为恰恰是那些选择独居在乡间的、孤独的人是心地更善良、品行更高尚、良知更充盈的人,因为这证明了此人并不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他的所言所行都是顺从自己的良心、更符合自然的人。
二、找寻自己
卢梭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床头书是《圣经》。即使后来遭到基督教的迫害,卢梭也没有放弃他的上帝。在卢梭那里,自然和上帝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忏悔录》中,自然的地位显然更高于基督教的上帝。尤其是流亡在圣皮埃尔岛的时候,缓解、抚慰卢梭心中的痛苦与愤怒的正是那里的山水和植物。卢梭认为社会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和人的良知是有害的,他将自然和社会对立起来,认为人的自然状态——这种美好的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人们甘于带上文明社会的枷锁,且以此为荣,并将符合人类天性的自然状态视为野蛮的状态和粗俗的阶段。卢梭认为正是社会的发展,造成、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膨胀的人口、匮乏的资源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特权和权势,虚荣和骄傲、嫉妒、偏见也随之产生,人们的良知却落寞地退场。而盧梭思索了也见证了、并经历了弱者被剥削、欺负,强者剥削和欺负的场面和事件。卢梭谱写的音乐剧被剽窃却得不到公正的处理,农民因为害怕官员征税不敢食用自己贮藏的食物和酒水,卢梭的父亲因为和有权势的人起了冲突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有才华有能力有品行的人郁郁不得志,而身居高位的却大多是一些不作为的庸碌之徒,教会里的龌龊之流大有人在,朋友亲人之间相互背叛陷害,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好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社会吗?这可以说是人类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吗?
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恰恰说明了当时的基督教与社会制度中的薄弱、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当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与自身的能力不相符时,这足以说明这样的社会制度并不是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家欢呼、激动的地方,但是在卢梭所处的时代,对于社会及人的影响可谓是石破天惊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而卢梭把伦理学拉向了人自身。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了许多诸如正义、善良、勇敢等看似属于人性特质的相关品质,但是这些品质是泛化、类化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优越的人所具有的各种品质是适当而不过分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而这些都是不理想、有欠缺的。很显然,理想的状态只有圣人、圣者才可以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的重点更是放在了歌颂上帝方面。而卢梭却将解剖、分析的目光转向了自身,正如他所说:“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一些令人“可憎恶的缺点”,卢梭也并不避讳,认为正是这“可憎恶的缺点”,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柏拉图力图构造一个完满的理念世界,世界的万事万物或多或少地模仿这个完满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给人类建构了一个没有苦难和罪恶的天国世界,他们的互通之处皆是认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天国天堂之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实世界是不完满的、盈满了苦难的,而现实世界的人是无知的,是获有原罪的,不管是求知还是甘于无知的状态,人生来就是要受难的。所以人类终其一生,是苦难和不圆满的一生,这样的生活多么让人绝望,所以他们又给了人们一个彼岸的寄托和希冀,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完满的地方,那是凭借人们的努力在人们逝去后也许能抵达到的地方,或者寄希望于来世……这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让人不那么惧怕死亡,甚至凭借着这些希冀,在现世对于任何生老病死,人们或许都能得到些许的安慰和鼓励,对于一些恶行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这是否会让人们对现实世界充满仇恨和敌意?因为现实世界的生活只是人们通往彼岸世界的一个途径,彼岸世界的好恰恰衬托出现实世界的不好,人们一直紧绷着心中的弦,希望这根弦能够成为到达净土的助力。可是卢梭告诉人们,人们要拥抱自己,甚至是那些看似见不得光的“阴暗面”。虽然卢梭一直在强调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他也确实做了许多让后来的自己深以为耻的事情,但是由于他身上有着良好的天性,所以最终并没有堕落成他所批判的那类人的样子。
三、重获自由
虽然尼采对于卢梭多是持批判的态度,但他们在某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回到现实,拥抱现实。尼采认为人们一直向往、希冀的彼岸世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怨恨与复仇。那么卢梭率先对自己的内心做了较为真实且颇为全面的剖析,而不是用许多外在的东西来藻饰自己,把自己包裹成一个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音乐家、文学家等世俗所认定的成功者的形象。他们都把目光转向了现实和现实的人,而卢梭更是转向了现实的自己。因为对现实、对自己不满意,所以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彼岸世界或是想象另外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存在。现实世界虽然有苦难,但是它不能消弭生命的可爱,且值得人们去爱;文雅之流虽然显得文明且高雅,但这却是人类身上沉重的枷锁,束缚了人的自然本性,而人类却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卢梭追求自由,热爱自然,推崇自然状态,这在许多人看来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因为在自然状态里人和猴子没什么区别,而人们显然也不会且无法再回到自然状态。在《爱弥儿》中,爱弥儿的青幼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自然教育,卢梭对自然教育也极为推崇,卢梭一生当中也是田園乡村生活居多。他认为居家的田园生活,恰恰“是人类最朴实的生活,是良心没有败坏的人的最宁静、最自然和最有乐趣的生活”。他生活在乡村,是因为“一个善良的人在城市中是很难满足他的向往的……在城市中他的一切心血都要用来对付贱人和骗子”。而其他到城市中去的人要么是追求财富,要么是追求名声,而这些必然会使那个国家遭到毁灭。因为这些败坏了人的良心,滋养了人的偏见、虚荣、嫉妒等,这不仅对个人有着极坏的影响,更是会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另一方面,人们都涌向城市,会增加城市的人口,而乡村的人口则呈下降的趋势,这会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卢梭认为这比人口减少对国家的害处还要大,因为这意味着财富、利益的不均等。除此之外,卢梭认为在乡村,人口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适于建立民主政府,“主权者可以把政府交给所有的人或大部分人民去掌管,从而使充当行政官的公民比普通的公民还多”,这意味着个人的自由也就愈多。
卢梭之所以要跑到深山旷野,是因为在这里他能找到安宁,而一个美好的国家,是不需要这样的。
参考文献:
[1]李嘉懿.自然人性的回归——论卢梭《忏悔录》对郁达夫《沉沦》的影响[J].法国研究,2007(04).
[2](法)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黎星,范希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法)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黎星,范希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