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2021-10-26□吴妩
□ 吴 妩
“科技创新中心”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在价值网格中发挥显著增值作用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对创新资源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中心对推动世界产业变革、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因此,研究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科技创新的兴起和更替本质上是由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经济崛起等多个因素的交织作用共同决定的,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同。为此,将城市科技创新分为三种模式:市场自发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政府主导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政府与市场合作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
|市场自发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和特色机制(以美国硅谷为例)
市场自发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即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自发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合力,发展为当地主导产业;并在时机优势的推动下,提升产业影响力,带动全球产业大变革,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一)硅谷的发展历程
1.萌芽成长阶段.硅谷的兴起源于政府大量的国防采购,以及斯坦福大学产业园区的建立。硅谷位于旧金山。旧金山在早期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具有无线电和军事技术基础。二战爆发后,美国国防部大量采购电子产品,许多电子类的技术公司得以发展壮大。而后,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发现在大学建立工业园的商机。工业园区的建立不仅给学校带来可观的收入,更极大加强了大学研究员与产业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互动,为硅谷的发展奠基了良好的基础。
2.高速发展阶段。硅谷开启计算机时代,应运飞速发展。由于军工产品的大量需求,20 世纪60 年代后期,硅谷成为半导体工业中心和半导体发明生产基地,半导体产品占军用市场比重约50%。在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英特尔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开启了个人计算机发展的时代,IBM 推出首个个人电脑IBM-PC 处理器,苹果公司推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II。随着硅谷计算机工业的支配地位逐渐提高,硅谷的核心产业从半导体生产转变为计算机生产。硅谷的计算机产品出口额几乎占当时全美国电子产品出口总量的1/3。
3.发展成熟阶段。金融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多业界之间广泛对接和紧密合作使硅谷始终位于全球创新前沿。1995-2000 年,硅谷风险投资额年均增加63.22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9.2%;交易量年均增加330 笔,年均增长率为133.5%,硅谷爆炸性地增长,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之势。虽受到互联网泡沫的影响,硅谷的风险投资有所降温,但硅谷强大的创新生命力使其仍能以较快的速度恢复生机。2002-2014 年硅谷的风险投资额从72.6亿美元增加到255.8 亿美元,年均增加15.27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1%;交易量从824 笔增加到1483笔,年均增长55 笔,年均增长率为98.2%,风险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态势。
(二)硅谷的特色机制
硅谷完全是由市场“无形之手”催生出来的。硅谷各阶段的发展都与当时市场紧密结合,互为因果。
1.时机优势。硅谷萌芽于冷战早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当时美国国防部对电子类新型军事需求急剧增加,研究资助也急剧增加,正是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硅谷得以有机会发展为工业集群。同时,特曼鼓励学生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加之斯坦福大学临近军事基地,当时校园土地廉价,硅谷正是充分整合了这些宝贵的“天时地利”的资源开始建立起来。
2.各业界深度结合。一是产业与学业深度互动。在斯坦福,学校鼓励老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企业运营,促进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商品。同时,企业家也为大学捐赠巨额的研究经费,以支持学校教育。二是投资与产业紧密融合。硅谷的风险投资家都曾经在硅谷的高技术创业型公司工作过,或在硅谷创办过公司,他们远比一般的投资人更理解投资的技术方向和商业前景,好的风险投资人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影响显著。
3.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在硅谷跳槽是十分容易的,硅谷人认为人才流动就是知识的流动。美国其他州的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较为严格,而硅谷所在州则较为宽松,因跳槽引起商业秘密泄露的官司一般不容易胜诉。而且硅谷对失败有着宽松的氛围,硅谷允许失败,人人都可以开创新企业。第三,硅谷公司上市便利。大多数硅谷公司上市时还不盈利,因此没有资格在纽交所上市,但在纳斯达克市场,允许硅谷公司上市筹资,极大地激励了创业者的热情。
|政府主导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和特色机制(以日本筑波为例)
政府主导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发展成为创新型城市。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创新要素向该城市集聚,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奠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政府通过制定与时俱进的新制度让该城市科创地位得以长期保持。
(一)筑波科创的发展历程
1.城市建设时期(1963-1980年)。1963 年,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在筑波建设科技城,以缓解东京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振兴本国科技和发展高等教育。经过漫长的征地、土地规划、住宅开发、法律颁布等一些列过程后,1980 年3 月,初步完成了筑波研究学园地区中心基础建设的部分。
2.城市整备期(20世纪80年代)。完成筑波研究学园的中心基础建设后,筑波研究学园周边开发地区发展飞跃。1983 年“筑波中心大楼”竣工,这标志着东京科研机构变迁和筑波新建工作正式完成。
3.城市发展期(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2005 年全长58 公里的铁道新线筑波快车全线开通,这条线将国际科技城、筑波和首都东京市中心联系起来。新设施的建设为筑波迎来了科技资源集聚的优势,成为筑波向国际一流科技城市发展的新时期。筑波周边开发地区,一方面保持着与关东平原地区田园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发公共设施、工业区以及相关民间研究机构。发展壮大的筑波市,溢出效应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均显示出相当大的优势和潜能。
(二)政府主导科技创新中心的特色机制
1.政策保障及时准确到位。对于政府主导型的科创中心,政府能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清晰明确地提出各阶段科技发展的方法策略和目标要求,让科技的发展更有抓手和方向性。例如,为解决科技发展资金问题,日本政府出台《外资法》《外汇法》,用以保证技术引进费用;为鼓励科技发展,出台《科学研究费交付金办理规则》《工业化试验辅助金交付规定》《科学研究助成补助金制度》等一系列税收制度;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出台《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教育的意见》《科学技术者培养扩充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多份政策文件,明确了理工科生的培养目标。
2.重视创新环境。筑波科创中心的研究机构在生活设施、服务设施、公共设施、绿化区和公园等方面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在市中心约2700 公顷的土地中,筑波大学占地约245 公顷,研究机构和大学用地约为1560 公顷,为住宅用地的两倍。在筑波城周围占地25860 公顷的工业开发区内,各工业区散布在近郊农业区、绿化风景区、林业地带以及山林湖泊等自然环境中,城市、农村和自然环境实现一体化。筑波的城市软环境建设有利于促进吸引外部各种资源,使园区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3.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日本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筑波科学城主要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大多研究机构的活动主要以论文发表为目的。在IT、生物技术、环境等立国战略中,由于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是崭新和高端的领域,所以基础研究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此,日本政府在研发资金上的投入也越来越高。
|政府与市场合作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和特点(以美国纽约为例)
(一)纽约科技中心的发展历程
纽约成为科创中心城的过程是曲折的。在经历了互联网危机、金融危机后,纽约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方式。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纽约大量科技公司破产,电子科技公司规模收缩,为应对危机,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发布了《危机挑战区域发展》,重新强调了形成高效交通网络的重要性,促进了纽约城区的发展。2007 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华尔街又一次受到重创,纽约政府认识到,必须寻求多元发展方式,并将高科技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才能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纽约一方面不断加大人才吸引力,另一方面开始培养自己的高科技人才,时至今日,纽约已成为可以与硅谷并誉的第二大科技重镇。
(二)纽约科创兴起机制
1.政府引导与投入,定位准确。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和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资源配置,与硅谷形成错位发展。21 世纪初期,硅谷高科技泡沫破灭之际,纽约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引导,快速发展,形成纽约特色的科技中心。不同于硅谷,纽约的业务大多集中在互联网应用技术、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软件上,创业者们注重把技术与时尚、传媒、商业和服务结合在一起,挖掘出互联网新增长点。而硅谷则更关注于芯片等纯技术创新。目前,纽约已呈现出适合互联网和通信移动初创企业成长的业态系统。虽然纽约商务综合成本很高,但政府为支持创新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2.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资金支持。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资金链和丰富的顾客群,易获得资金来源。众多知名的创投公司或天使投资人为创业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和资本高度聚合的创业生态圈,在这种集聚效应下,纽约湾区所有企业就像一个个网络节点,信息、资源、人才、资金在这个网络中通过相近的节点实现高速流动。纽约人口密度高,活动频繁,多元性强,包容度高,这都是创业者的巨大资源。创业团队能接触到非常多的客户类型,更容易产生人性化设计思路。纽约贴近市场,成为打造解决市场问题的绝佳之地。纽约凭借其独特的金融、人才和基础设施优势强势崛起,并以区域优势、高技术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加以通盘考虑,形成全面协同的创新行为和产业布局,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吸附效应的科技创新中心。
纵观全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无一不是基于自身发展现状和时代背景,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不足
(一)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现状
上海创新资源加速集聚。2019年,上海R&D 人员全时当量为19.86 万人年,比上年增加0.05 万人年,增长0.3%。基础研究人才为2.93万人,比上年增加0.13 万人,增长16.9%,增速比上年提高4.7%。应用研究人才为3.41 万人,比上年增加0.31 万人,增长10%。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19 年,上海R&D经费支出为1524.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上升0.23 个百分点,达到4%。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9年,上海专利申请数为173586 件,比上年增加23353 件,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提高1.2 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71398 件,比上年增加8643 件,增长13.8%。2019 年发表科技论文数127371 篇,比上年增加13257 篇,增长11.6%(表1)。高新技术厚积薄发。2019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133.22 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长率上升0.3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2710.43 亿元,比上年增长3.3%;服务业增加值3422.79 亿元,增长13.3%,增长率上升2 个百分点(表2)。
表1 2017-2019 年上海科技活动产出成果
表2 2018-2019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问题
科创主体相对较弱。根据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海仅两所学校进入世界百强(复旦和上海交大),尚无学校入围全球前30,说明上海的理工科水平尚不足以与国际一流高校的教育水平比肩。上海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国际影响力也较弱,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国际重要科研社团具有影响力。城市文化包容度不够。目前,上海外国人口规模接近18 万,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不到1%,而国际性大都市一般要求该比例应到5%左右。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对策建议
纵观硅谷、筑波、纽约等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技创新中心是基于优势发展出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特点,而不是科技创新点的全覆盖。硅谷基于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新经济;筑波基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理论教育和高等教育;纽约则是基于经济优势,发展高端产业。上海未来将成为多功能的国际化大都市,应把科技创新中心与金融、贸易等中心融合发展,形成有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控制作用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创新主体的参与和支持,应吸纳各方意见,达成共识,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引导各个创新主体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工作。同时立足于上海,强化顶层设计,显化上海有别于全国其他科技中心的独特优势。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及重点专业建设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理工科人才更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见理工科基础教育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城市科创能力的基础。建议上海可以通过引进世界一流的理工院校来沪建立分校或者联合办学等形式,专门培养理工科高精尖人才。也可借鉴硅谷“产学合作”的理念,提高学生面向实践的创造能力。
(三)降低商务成本
高成本是国际大都市面临的共性挑战,上海孵化的创新项目一旦进入产业化阶段,基于成本考量就会选择在周边地区落地生产。面对这一困境,可以通过提供租金补贴或者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高校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免掉许多“看不见的成本”。面对居高不下的商务成本,可以在创新创业基地建造公共食堂、公共咖啡馆、公共医疗室、公共活动中心等设施来降低企业内部配套成本,降低创业者的平均用工成本。
(四)积极立法,加强执法,保护技术创新
为确保技术成果顺利转换,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促进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完善科技法律环境,减少企业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严格实施现有法律,加强执法力度,防止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保障科技成果的顺利开发与转化,充分发挥法律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中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持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并大力开放保持全球联系
相比于硅谷、纽约这些高速WIFI 全城覆盖的城市,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差距。当然信息基础设施仅是城市创新设施中的一部分,上海应进一步加快生活、休闲、交通、信息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以此为纽带,加强创新要素的集聚吸引,大力开放保持全球联系,增进国际级学术合作交流,提升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