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棕红版壹圆券

2021-10-26罗词安江西吉安

中国钱币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日苏维埃印制

罗词安(江西吉安)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棕红版壹圆券(图1),票幅158×88mm,棕红、黑双色套印,正面主图案为苏联克里姆林宫图景,上方印有“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两边为棕红色柱石和“壹圆”字样,下框有“凭票兑现”字样。四角为空心五角星图案,五角星中间为“壹”字样。右框边沿竖书“商城红日社印”,左框边沿竖书“一九三一年·五·三十”字样。券背主图案革命特征鲜明,上方印有“争取中国苏维埃胜利”字样,正中上方是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斧头镰刀的党徽,光芒四射,下方为地球图案。右上角有钢笔手书的发行冠字号“A666B”,左下角印“全国通用1931.5.30”字样。主图案左右两边印有“财经政策十条”,右侧为“保证自由贸易 统一货币制度 巩固苏维埃经济基础 实行低利借贷 流通金融调节市场”,左侧为“帮助贫民生产 促进工业发展 帮助合作社的发展 实行统一累进税 禁止现金出口”等文字。另加盖有篆体“皖西北苏维埃银行”45×45mm 朱红方形大印,右侧加盖“皖西”(注:应为皖西北苏维埃银行)条形骑缝印章。

图1 (北京张磊藏品)

皖西北特区,是鄂豫皖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是1929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六安、霍山起义后所建立的。1931年5月1日,皖西北苏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安徽省金家寨成立了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吴保才当选为政府主席。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后,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在苏区的土地改革和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同时,成立了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行长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吴保才兼任,行址设在金家寨吴志和药店内。11月随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迁往麻埠,驻北大街鼎盛茶行内。12月改称皖西北道区苏维埃银行,受鄂豫皖特区(省)苏维埃银行领导。经营业务包括发行货币、代理金库、办理财政存款、拨付红军和军政机构经费、支持经济公社和合作社的资金需要及少量发放农业和手工业贷款等。

当时的皖西北地区金融市场十分紊乱,劣币杂钞充斥于市,经济凋敝,危机四伏,严重地影响了苏维埃政权和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稳定市场,发展苏区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因陋就简,自己动手,设计印制发行自己的货币,有贰角、壹圆(有3 种版式“1931.5.30”棕红版、“1931.9.1”红色版、“1932.1.21”茶绿版)、伍圆3 种面额的纸币。同时,设造币厂,铸造有壹圆银币和二十文、五十文铜币等。投放市场后,在皖西北根据地的六安、霍山、霍邱、商城等县广泛流通,深受苏区军民喜爱。这一点,我们可以在1931年7月8日皖西北特委方英给中央的信中了解到:“我们的银行已经建立起来了,初次可发票子五千元。”同年10月9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关于鄂豫皖区情况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仅鄂豫皖特苏和皖西特区苏维埃银行,共发有纸币票(一元的)六万元,并发有一串的小票,这些票子在农村中颇有信用,群众感觉比较往日便利多了。皖西银行纸钞......通用无阻。”[1]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成立后,该行纸币遂停止发行,统一改用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纸币。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后,该券停止使用。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棕红版壹圆券的承印单位,从票面上可以得知是商城红日社(图2)。关于商城红日社及其印制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钞票的问题,现存的资料没有介绍。皖泉《鄂豫皖苏区货币及其特征(上)》误认为此票的印制单位是皖西北印刷局。[2]笔者查找资料,了解到商城红日社是中共商城县委、商城县苏维埃政府创办的文化宣传机构,红日社由红日报社、红日印刷厂和红日剧团3 个单位组成。红日报社和红日印刷厂负责报刊的编辑和印刷,曾出版过县委机关旬刊《咆哮》和群众性的《红日》半月刊、五日刊、《红日画报》等刊物。商城红日社社长吴靖宇,红日印刷厂厂长周雁宾。商城县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苏区时期,均属皖西北特区,部分行政区划解放后划归安徽省金寨县。而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红色版壹圆券(图3、图4)印制单位为皖西北印刷局,从票面的图案、文字、风格、色彩诸因素分析,与棕红版壹圆券一脉相承。笔者推测,商城红日社印刷厂与皖西北印刷局,有一种继承、延续的关系。这些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图2

图3

图4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棕红版壹圆券,印制时间很短。从票面的“1930.5.30”棕色版,到“1931.9.1”红色版壹圆券的出现,只有3 个月。其印制发行数量非常有限,加上投放时间早、使用时间长,自然损耗大,加之国民党政府的清剿销毁,绝大多数湮灭于岁月的尘嚣之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尤如凤毛麟角。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收录了1 枚同一版式、发行冠字号为“A990B”的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壹圆券(图5、图6),后被《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人民货币》《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货币编》等著作所采用,可惜为黑白图片,让人难见其真容。2001年《安徽钱币》第2 期封三刊载同一版式1 枚[3],可惜票面不够完整,图案不够清晰,发行冠字难以辨认,承载的信息缺失较多。图1 所见这枚品相完好、色彩艳丽,令钱币收藏者翘首注目、难以忘怀。

图5

图6

注释:

[1]周质澄、关少海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7-61 页。

[2]皖泉:《鄂豫皖苏区货币及其特征(上)》,《安徽钱币》,2013年第1 期。

[3]《安徽钱币》,2001年第2 期,封三。

猜你喜欢

红日苏维埃印制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红日
早春
那抹红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反腐败与中国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报告2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