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好“四史”资源 促进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

2021-10-25罗维根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四史高职生工匠精神

摘要:四史教育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其内涵非常丰富,是经历实践考验的精神营养剂。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关键。工匠精神培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好“四史”丰富资源,创新融合,是对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总目标的最直接忠实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职生;工匠精神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年初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系统提出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党史,全面了解党与国家的发展历程。此次会议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其中。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想要满足国家需求,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关键。工匠精神培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好“四史”丰富资源,创新融合,是对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总目标的最直接忠实实践。5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创新思维,活学活用,把党史学习融合专业教育是各级高校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为“四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二、“四史”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必要

四史教育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从现有研究来看,“四史”教育已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秦冰馥博士指出“加强“四史”教育既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内在要求。重大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青年学生对历史进程的整体把握和对历史背后意义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杨玲副教授认为“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与课程讲授相结合,通过对“北斗”缘起、艰苦挺进、大国重器和“北斗”精神四个部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北斗”历史,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深刻理解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把“四史”教育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四史”教育发掘重要史实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育人价值元素,將重要历史事件、案例等运用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通过创新历史陈述方式、构建思政大课堂,建设有历史视野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开辟第二课堂,创新授课形式,从而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报效国家和自身价值融合目标,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融合水平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契合是现实的,又是必须的。在我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关口,国民消费升级等过程中,工匠精神既是形势倒逼,也是时代所迫,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保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经久不衰的根本,是保障国家长效运行的重点。

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可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想要满足国家需求,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关键。

三、“四史”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路径

对“四史”教育融合工匠精神培育的第二课堂开展研究。要想把“四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要抓手外,还应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功能,使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积极研究如何用好学院“五老”资源和特色,请老教师老党员进教室,进寝室,与大学生面对面,讲党史故事,讲校史过往,知工匠精神,懂工匠文化,让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思政育人的有效补充。

提高专业课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专业课教师“四史”知识储备,深化业务素质培养,研究如何通过专业教师思政业务素质的提升,把“四史”教育内化于工匠精神的专业教育,实现“四史”教育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最大化。

以“四史”中关键的历史节点和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之中,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形式,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效,有利于加强“四史”与专业课程工匠文化内容的衔接贯通,推进“四史”教育深化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将重要史实运用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和文化传承教育,是当代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书写好育人新篇章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四史”教育,将历史教育贯通于专业人才教育的有益探索。“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职业人才教育尤其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要将更加丰富的国家记忆和奋斗足迹印刻在新时代青年心里,启迪青年学生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把握时代大势,以扎实的学识和不懈地奋斗,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大任。只有这样,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才能拓宽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途径,肩负历史赋予的育人使命,不断开创立德树人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闫飞,孟祥源.“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4):116+112.

[2]庄凌飞.“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探索.决策探索(中) 2021(04):46-47.

[3]邵临光,郝宇刚,李鹏.“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模式探究.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02):55-57.

[4]秦冰馥.“四史”教育貫通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的思考——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03):86-92.

[5]杨玲,李博峰,李浩军,楼立志.《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四史”教育.导航定位学报.2021,9(02):122-126.

[6]周双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的研究.学理论.2021,(05):88-90.

[7]赵贵臣.“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个关键环节.吉林教育.2021,(11):46-48.

[8]张楠.“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21,(03):80-84.

[9]王菊.试论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60——62.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党建与思政类项目“融合工匠精神 创新四史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21hniukt04)。

作者简介:罗维根 (1970--),男,汉族,湖南郴州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四史高职生工匠精神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