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筑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2021-10-25纪兵
纪兵
摘要:学习筑梦,学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政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将新时代新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思政课使学生获得成长,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将学生的青春梦融入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下面,我从“一、注重工匠精神教育,筑科技强国梦”“二、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筑文化自信梦”“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筑民富国强梦”“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筑青春报国梦”四个方面入手,就“学习筑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习筑梦;思政教学;思政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要紧扣时代热点,引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引导学生筑青春梦。思政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教学时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教学时要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我就“学习筑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分析。
一、注重工匠精神教育,筑科技强国梦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思政课上更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要通过科技强国梦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强大的重要意义,并号召学生肩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加大对科技的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精益求精的品质对我国民族强盛、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例如,在“筑科技强国梦”课堂中,我向学生宣传工匠精神的含义: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具有认真、严谨、严格、严肃的含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并顺利返回,展示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的强大,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航天技术不断突破,在国际上有了核心竞争力;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高铁代表着中国速度,被誉为中国发展的奇迹;华为改变了中国手机给人留下的“科技含量低”“山寨”的印象,华为手机畅销多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有很强的占有率,华为用“工匠精神”定义了中国制造。通过神州十二号、我国高铁、华为的例子,引导学生意识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二、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筑文化自信梦
思政教师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教师要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学生承担起发扬中国文化的责任。受全球文化交融、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文化追随出现了困扰,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提升对不同文化的辨别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在“筑文化自信梦”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主流文化导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古诗词朗诵、文化辩论、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增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剪纸、书法、中国的茶文化等优秀文化,观看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图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对于西方的文化,我引导学生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筑民富国强梦
教师在课堂中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宣传革命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大任。教师可以通过讲红色故事、女排精神、大兴安岭精神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可以运用革命文化遗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通过奋斗促进国家强盛,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关注社会,参与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例如,在讲“筑民富国强梦”时,我着重加强了党史教育,将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认清我国的国情,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唯一之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通过革命遗迹及革命故事触动学生的灵魂。我列举了一些革命者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此外,我还带领同学们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了革命纪念馆中,学生们参观纪念馆,了解革命先烈为了祖国领土完整,抵抗外国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事迹,通过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筑青春报国梦
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培养学生“用青春报答祖国”的情怀以及责任,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树立立志报国的信念,引导学生珍惜时光,掌握知识,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才智。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重要性,能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例如,在“青春报国梦”的课堂中,我举了在抗击疫情时很多医生、护士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抗疫战线上同病毒战斗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还向学生举了很多青年毕业生毕业后去祖国的西部支援祖国建设、到祖国的基层工作,为祖国基层建设发光发热的故事,很多青年学生响应征兵参军报效祖国,报国为疆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鸿鹄之志,激励青年学生奋勇争先,为祖国建设奉獻力量。
综上所述,高职思政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教学中注重红色文化的渗透,通过讲述党的奋斗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文化自信梦,教师要引导学生为了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为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建设而不断奋斗,毕业后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参考文献:
[1]抓实“学习筑梦”行动 努力培养时代新人[J].吉林教育,2018(Z3):10-11.
[2]曾喜云.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思考[J].才智,2018(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