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社团发展与存在问题

2021-10-25陈彦冰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社团会员校园文化

摘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加入学生社团,对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张扬个性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使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要求。因此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高校中学生社团的现状,客观评价其作用,明确其发展的方向,提出合理的学生社团引导、管理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社团发展;存在问题

一、大学社团管理模式及学生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目前国内高校社团都是由学院团委统一管理,系部社团联合会协助。在管理方面,采取宏观管理政策,社团本身拥有高度的自由性,可以根据社团自身性质开展各类活动。但是须在校团委及社团联合会的同意下方可开展。同时,学院在其他方面,都给了学生社团很大的支持,包括场地、物资等,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社团正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团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服从和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升级和活力,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对全面拓展学生素质、张扬学生个性、撒播自主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社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社团的状况良莠不齐。有些社团规模大、会员多、活动好、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而有些社团却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发展空间日益萎缩,面临退出舞台的尴尬局面。

2.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力度不大。一是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不善,不按章程办事,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的留存等较为混乱。二是学院没有建立科學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表现在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不够,出主意、出点子少,指导老师亲自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不多,基本上任其发展;对学生社团的监督不够,学生社团的工作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尽职等情况,缺乏了解、缺乏批评、缺乏及时地纠正整改;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不够,学生社团和社团会员做出了成绩,不能像其他领域有业绩的集体和个人一样被学校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动力,挫伤了学生对社团的积极性。

3.学生社团发展的物质条件较差。首先是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使社团活动的强度有限,活动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瓶颈;其次是社团活动的场地不足,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再次是社团活动的设备奇缺,如艺术团没有乐器、演出服,文学社没有图书资料等,很多社团活动都需要会员自带设备、资料才能开展起来。

4.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较低。社团活动虽多,但由于缺乏整体策划,没有加强活动的计划性、有序性、规范性,有质量、高层次的活动不多。另外,社团活动也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可能投入过多精力,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还有一些社团盲目地开展活动,不注意与社团自身的性质相结合,比如文学社开舞会、搞野炊等,浪费了有限的活动资源。

5.学生社团的会员素质不高。有的学生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加入学生社团的,加上有的学生社团招生时为了多收会费,只图会员数量,不看会员质量,不对照会员条件认真考核会员资格,招生时热热闹闹,招生后冷冷清清,很多会员有其名无其实。会员"素质不高,必然影响社团活动的水平,活动的水平上不去,反过来又打击会员的积极性,导致会员流失严重,如此恶性循环,社团规模逐渐萎缩,社团形象受到损害。

三、对进一步加强社团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性功能。通过社团活动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级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摆脱过去那种只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旧束缚。

2.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品味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交流的氛围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深入探究社团良性发展的机制。从社团的人员构成、内部环境怎样做大程度的激发社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入手,对社团内部网络的信息聚集和社团活力之间的关系作实际的调查和分析,形成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同时又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4.延伸手臂,拓展空间,加强社团团队建设。社团是一个集体,而怎样提升社团的凝聚力,把社团建设成为一个团队,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大问题。大部分社团能调用的社员人数往往远远小于登记注册的人数,原因就在于缺乏凝聚力,一个团队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凝聚力的培养。

5.规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社团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如社团干部的产生、重大活动的开展都要按照一定的审核程序进行,以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不力而导致的“出轨“现象。

6.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社员的积极性,从而保持社团的活力。

总之,社团管理工作是一件关系到高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大事,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如何更好地办好学生社团,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在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上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冼季夏.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梁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建设与管理的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1卷第4期.

[3]张继英.浅谈大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论校园文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陈彦冰,1992年7月25,女,汉,籍贯:山东烟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史,工作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社团会员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会员专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
会员名片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