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比不是一件好事

2021-10-25方洁浈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涛筑巢上学

方洁浈

一、案例背景

星期一早上,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从车上下来奔跑到教室准备上课,此时我觉得真的是社会进步了,无论是班车、校车还是私家车,孩子们上学都有车接送了,一辆比一辆好,每个孩子都被当成了小少爷、小公主。我班级的一个男生小涛从自家的车上下来,虽然穿的是校服但能看出来脚上的鞋子是花了些钱的,作为班主任对他的家庭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他赶忙跑到了班上另一名家庭条件比较一般的男生小阔跟前,“嗨,你们家那辆老捷达车速还挺快,我爸在后面都没追上,你们家就那一辆车啊,怎么你爸老是开那一辆车”。

二、案例描述

听到这番刺耳的对话,我下意识地叫了他们俩快点走别迟到,顺便批评了句“小涛你怎么总是踩着点来”,想要让他虚荣的心收敛一些,哪料他却说:“老师,我爸爸的车开得很快,我也没迟到啊。”我想着刚才他们的对话,觉得学生是以学习为重的,攀比之心一旦滋生孩子的心理会严重扭曲,必须要进行一次微班会。到了班级我就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天怎样上学呢”?问题一出,班上就沸腾了,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孩子实在太简单了。

“我家离得近,每天都是爸爸或者妈妈走着送我”

“我坐公交车上学的,爷爷送我坐公交车”

“我爸爸妈妈开车送我上学”

“我坐其他同学家长车上学”

小涛:“老师,我爸爸每天早上都开车送我,我家的车可舒服了,比小阔家的老捷达舒服多了”。

小阔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看上去说不出来的尴尬。

小寒也一脸的不高兴:“你可真能嘚瑟,你还没人家学习成绩好呢,不就是你们家有钱么,有啥值得嘚瑟的”。

我满怀笑意地说“同学们,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南美洲有一种鸟类,它们全身都是翠绿色的,还有灰色的纹理,因此得名翠波鸟,它们每天都在忙着筑巢,巢穴巨大类似于有些同学家的豪宅啊、豪车啊,但是它们身体很小,不必要住这么大的宅子,可为什么翠波鸟那么喜欢筑巢呢?原来啊,只要一群鸟在一起,它们就会不停筑巢,一直到其他鸟累死了,剩下的最后一只鸟才停下来。身边来了新鸟后又开始筑巢,这是因为它们的攀比心特别强没办法容忍别的鸟宅子比自己大。

同学们你们觉得翠波鸟为什么会死呢?

“因为翠波鸟太喜欢攀比了”

對,翠波鸟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却一定要攀比。就像我们每天来上学,跟翠波鸟的巢穴是一样的,我们的目的地都一样,怎么来的重要么?

小涛:“不重要”。

对啊,小涛,你爸爸的车虽然很豪华,但那是你爸爸奋斗得来的,而且还有比你爸爸车更好的车,难道要一直比下去么?

小涛:“那我会像翠波鸟一样累死。”

看来你们都明白了,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去攀比,否则就容易像翠波鸟一样累死。

小阔:“老师,我也不会去攀比的,我爸爸确实只有一辆车,不过我坐得很舒服,我觉得很骄傲。”

小寒:“我也不会攀比了,永远都会有人比我们强,这样攀比是没有边的。”

我笑了,孩子们终于懂得了攀比的可怕,虽然故事简短,但是教育意义很强大。

三、案例反思

(一)案例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这节微班会课还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而且也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1.缺少行为上的延伸

案例主旨是禁止学生们进行攀比,案例起源是两个学生在校门口对自己家有几辆车还有车的豪华程度产生优越感、自卑感,教师将这个问题进行截取,在微班会上作为案例进行分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来教师讲述翠波鸟故事的时候,很显然攀比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车了,而是扩大到整个“攀比”的层面,这时候教师并没有进行“攀比”范围的延伸,后面就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衣服、鞋子上进行攀比,难免会有跨越感,让小学生难以理解。

2.教师对“攀比”和“努力获取”没有进行区分

攀比与不切实际联系在一起才是贬义词,一定意义上的攀比也是促进进步的。这就是贬义层面上的攀比和努力获取的区别,攀比不属于自己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攀比,但是看到他人获得的东西比自己的好,产生努力获取的决心,这是“努力获取”。

3.对个别学生的自尊心没有保护

案例中两个攀比车的同学,在课堂上是点了名字的,这样做同时会伤害两个孩子的自尊心。首先是小涛,因为老师指责了他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其次是小阔,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是因为自己家的车确实不太好,但却不是值得自卑的事情,可作为小学生很难通过一节微班会课就从这样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两个同学都被点名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教师进行微班会德育主题教育应该以点带面

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学生德育问题的点,面就是带动全面的德育教育,从一个问题扩展到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尽量避免跨越感的出现,从问题的核心进行发散,最终回归到问题的本质上。

2.区分“攀比”和“努力获取”的区别

虽然努力获取是从攀比而生,但是学生很容易混淆,部分学生不了解这两个词区分的时候会堵塞他们的努力通道,认为别人拥有的好东西自己也想拥有就是攀比。教师进行攀比主题教育,一定要对这两个词进行区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3.保护学生自尊心,不要点名

小学生自尊心非常强,而且比较叛逆,教师进行微班会德育主题教育的时候尽量避免将问题带入到某个同学的身上,避免其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遭受到同学们的集体攻击,可以采用案例的方式或者故事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所以,攀比不是一件好事,翠波鸟累死了自己,我们作为学生虽然不至于攀比致死,但是一些后果也都是比较严重的。

猜你喜欢

小涛筑巢上学
鸟儿筑巢
鸟儿筑巢
铁砂掌
小涛长大了
白鹭筑巢
上学啦
笃笃盖房子
烟花爆竹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