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全球化的地方为何在公元1000年的中国

2021-10-25

新传奇 2021年41期
关键词:辽国铜钱钱币

近几年,随着全球化愈演愈烈,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涌出:在这样的汹涌浪潮中,中国该如何应对?

你可能不知道,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化自古有之:公元1000年左右的中国,甚至可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这一观点来自美国著名汉学家韩森的著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在这本书中,作者描绘了公元1000年全球化开启之时的图景。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角色之重、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超乎你的想象。

泉州:千年前的全球化大都市

街上到处都是顾客,他们购买来自斯里兰卡的珍珠项链、由非洲象牙雕刻而成的装饰品、添加了稳定剂(来自中国西藏和索马里)的香水、由波罗的海琥珀制成的小瓶子,以及各式各样的沉香木家具。附近的一家店铺出售着价格昂贵、工艺精巧的产品,而且该产品的样式是为当地消费者特别改进的。印度教徒、穆斯林(伊斯兰教信仰者)或佛教信徒会聚集起来,一同庆祝节日。

后来,你来到朋友家作客,她会端给你一杯散发着独特香味的冷饮。这家人向你展示着他们新买的东西:一张由爪哇檀香木制成的精致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只雕工精湛的犀牛角。屋里的许多小摆设看上去都是进口的,彰显着国际化品位。

这座城市与遥远的地方有许多联系,听起来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但这就是公元1000年中国城市泉州的样子。

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海岸,处在上海和香港的中间地带,直接面对着台湾地区,是当时世界上面积较大、较富庶的港口之一。泉州出售的所有产品,都是当时的普通贸易商品。

“中国进口”改变了东南亚香料农民的生活

早些时候,从波斯湾到中国的商人基本上都會绕过东南亚,不会在那里搭载或卸下多少货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们逐渐将眼光转向东南亚的产品。他们开始用一种生长在苏门答腊北部的松树树脂,代替从阿拉伯半岛带来的乳香。

为什么商人们一开始是从遥远的阿拉伯船运货物,在几个世纪后,才转向了更近的东南亚货源?因为在一个离中国更近的地方销售商品,在经济上会更有利。

一开始,东南亚地区缺乏可支持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和专业供应商。而随着中国对香料的需求日渐增长,直接影响了东南亚生产香木的本地居民,以及那些向港口运货的人。在商人开始停留于东南亚以前,这些本地群体中有许多人以狩猎和采集林产品为生。他们采集不同的香木,仅供自己使用。但渐渐地,这些人开始卷入一个复杂的准工业化的农业系统。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全职工作,向自己从未见过的中国买家出口香料。是的,这种情况发生在蒸汽船或电力出现以前,全球化以这种方式改变了从未离开过家园的本地居民的生活。

宋朝改用纸币,铜钱出口到日本

公元1005年,宋朝与辽国以签订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0多年的战争。尽管盟约要求对辽宋边境贸易进行严密监管,但实际上,边境线上的双方是相互渗透的。辽国政府下令禁止马匹出口,但马匹还是进入了宋境内。虽然宋朝政府也禁止一些货物的出口,如盐、书籍、地图、武器和钱币,但它们也会被运往北方的辽国。

宋朝之所以禁止向辽国出口钱币,是因为含铜量高的铜钱仍然是宋朝境内使用的主要货币,财政官员担心这些钱币的流失会损害国家经济。中国古代的硬币是圆形方孔钱,可以被串在一起,容易清点,但缺点是重,因此很难长途运输,而且铜的供应也不总是能满足钱币的需求。

公元993至994年,经济的窘迫引发了叛乱。叛乱之后,商人们采取了变革手段,即用纸面上的本票代替铜钱。后来,宋朝政府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纸币体系,纸币背后的支撑则是白银。

渐渐地,笨重的铜钱就不再使用了,商人们抓住机会向日本大量出口铜钱。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商品则是木材、硫磺、水银和黄金,这些都是原材料。到了公元1270年,中国铜钱已成为日本事实上的货币。12世纪和13世纪,中国钱币在爪哇也广泛流通,爪哇人还对之进行了仿铸。中国钱币在日本和爪哇的使用表明,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之深。

看懂公元1000年,就能看懂今天

公元1000年的全球化带来了利益,也像今天一样产生了赢家和输家。公元879年,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军攻击了居住在广州的外国商人,当时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公元996年,开罗(埃及首都)居民发动暴乱,反对来自意大利阿马尔菲的外籍商人。公元1181年的拉丁大屠杀中,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历史城市)的居民杀死了数千名意大利商人。发生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即当地人忌恨外国人的财富,认为外国人靠损害本地人而获利。

尽管存在诸多障碍,许多人还是抓住了伴随全球化程度加深而带来的新机遇。中国人擅长制造纸张、丝绸和陶瓷,他们把这些物品卖到了欧洲各地。供应中国市场的商人们在东南亚发现了新的香料,取代了阿拉伯半岛昂贵的乳香。伊斯兰世界的陶瓷可能永远无法与中国制造的陶瓷相比,但伊斯兰工匠从未停止尝试。中东的“光瓷”在本土和非洲找到了买家,这让伊斯兰工匠保留了一些市场份额。

当然,全球化并没有惠及所有人。但比起拒绝了所有新事物的人,那些对陌生事物保持开放心态的人显然得到的更多。这在公元1000年如此,在今天也一样。

公元1000年的中国人也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占领远方的市场?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经济环境中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式?如何面对外来商人对本地资源的争夺……看懂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这些全球化难题的,就能明白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下。

(人民网2021.9.18)

猜你喜欢

辽国铜钱钱币
花喜鹊的铜钱
宋朝版暗度陈仓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左脑风暴
铜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