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性作业探析
2021-10-25闫建国
闫建国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不再单单利用黑板和课本,通过自己的描述去给学生讲解专业性的知识内容,而更加注重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性作业的拓展。数学课外实践性作业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小学生学习数学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差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理解一些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等情况。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好地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课外实践性作业要紧扣主题,服务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性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为课程的开展服务,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多在课前预习或课后的复习时,这样能帮助老师了解学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为重点难点突破打下基础。
如,在“到底谁打电话时间更长”教学前,老师可布置以下任务:笑笑打的国内长途,每分钟0.3元,通话费5.1元;淘气打的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通话费费用54元。那么谁打电话的时间更长呢?让学生下次上课时交流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先让学生讨论解题的整体思路,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学习圆柱表面积前,老师可安排如下实践性作业:利用容易得到的诸如纸筒、纸片和剪刀等材料,动手剪开圆柱,看看它的侧面图形,并通过画图、标注等形式,说明展开图与圆柱的联系。因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常见预设情况都会出现。老师在课堂上可选取典型的展开图(沿高剪及斜剪)贴到黑板上,重点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展开图各部分名称与圆柱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结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课外实践性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起到预习作用,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为老师的正式上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外实践性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易于操作
课外实践性作业是辅助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老师布置作业时,要充分了解班级学情,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课外实践性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易于操作。如果課外实践性作业设置的门槛过高,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会起到反作用,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不断下滑,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时候,安排这样一项课外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记录一下父母去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时的消费金额,并制成一个小的表格,上课时这些表格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材料。这样的布置带有生活气息,同时使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性作业时,充满趣味,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做好铺垫。
除此之外,单元学习完毕后,要求所有学生利用数学日记、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知识脉络。由于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这种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体验作业将数学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可交互操作的“生活状态”。
三、课外实践性作业要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兴趣,即使无老师的督促也可以将数学知识理解透彻,扎实掌握。
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设计激发兴趣的新颖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完《因数与倍数》一课后,可以给出这样的有趣作业:“猜电话号码,联系老师。”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组合成竞猜题,学生会觉得十分有意思。还可以将这份作业推广,让学生也把自己记住的电话号码编成竞猜题,同桌互猜,从而把课堂知识及时转化应用,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为了使数学作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和数字,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世界,可布置多样性的实践性课程。如,学习《角的认识》时,可安排学生用冰糕棍、牙签等制作模型,动手操作来体会角的特征有哪些;学习《图形的拼组》一课后,让学生在家里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并记录下来,供返校后交流;讲完《克与千克》后,找不同的实物掂一掂,估摸一下重量,感受不同质量的差异;学习《千米的认识》之后,可以实际跑一跑,感受1千米距离有多远。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能够串联起“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实际联系,学生学得生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总之,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创新,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开展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老师在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时,要注意时刻紧扣主题,易于操作,作业还要充满趣味性。这样课外实践性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相应的作用,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