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中党史馆 百年逐梦圆梦情
2021-10-25
■ 本刊全媒体记者 曹 众
东双龙河村 宋成/摄
春季,和煦的阳光温暖。
走进东双龙河村,白色水泥路面延伸到家家院落,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窗明几净,一派新农村的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很惊奇,很欢喜,很仰慕:在祖国东北偏北一个千余人的小山村,3年前就建成了一个党史村史馆。
坐标,黑龙江省桦南县明义乡东双龙河村。穿过幽静狭长的走廊,走进肃穆庄重的馆堂。凝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光芒;景仰,耕读传家中流汗的脊梁;聆听,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中的铿锵。
醒目的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展墙上,既有百年来不同时期村党员的事迹,也有革命战争年代以来从这里出发的革命先贤。被扫描放大后的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村党支部与村集体历史的变迁、奋斗的印记。
以时间为序,通过珍贵的历史证物、较为丰富的图文资料,展馆突出教育与纪念两大功能,分村落概况、历史沿革、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经济建设、村政建设、党的建设7个主题,让参观者逐步领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党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
80平方米展厅的不大史馆,可谓远近闻名,曾接待过中央及省里多位领导同志的调研和指导,接待黑龙江省内外团队观摩学习300余次,人数近万人。
东双龙河村党史村史馆 宋成/摄
“寒暑假,几乎每天都有家长领着孩子来这里重温党史村史。逢年过节,在外务工探亲回家的村民也要来这里‘打个卡’,留住乡愁、感知党恩、传承根脉。”90岁高龄的老党支部书记张永明讲,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曾经的峥嵘岁月,记住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
2017年建成的党史村史馆,得益于中共桦南县委组织部的设计指导,创建人是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撰稿人是村党务干事卢立春。刘军和卢立春曾踏访了村上所有人家,多方收集馆藏,细密筹划、精打细算,全馆建成总共才花了7万元。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东双龙河村各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先进典型。苍天厚土,有人把热血青春献给了这块黑土地,永远长眠在这里,他们的后辈依然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人闯关东逃荒来到这里,有人为了寻找自由来到这里,有人为了开荒种地来到这里,有人当兵退伍来到这里,也有人为了寻找幸福来到这里,后来也有人投亲靠友落户到这里……”今年58岁、有着23年党龄的卢立春娓娓道来。
在卢立春“拉家常”式的讲解中,参观结束了。20多分钟时间里,那些已经完全退出现在生活的农耕用具、革命文物、文件资料诠释了百年的奋斗历史,无声地叙述着东双龙河村党组织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不断进步的“史诗”,让我们不忘来时路、心潮澎湃……
“这是东双龙河村1000余村民的根,是咱330余户人家的根,也是全村28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根,要一辈辈地传下去,不能忘本!”刘军感慨地说。
明义乡党委书记王会东介绍,党史村史馆作为全乡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辟了新阵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平台,形成锻炼培养党员干部的有效载体。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近年来,东双龙河村以“学习宣传党史、新中国史”为基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扬“党风正、政风勤、民风纯”的传统,以红色基因引领乡村振兴,荣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
“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发展到了16000元。我们步入新时代,过上了幸福日子,村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水不忘挖井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永远跟党走!”这是乡亲们常常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