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2021-10-25邵文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铜陵市资源型信贷

□文/邵文静

(铜陵学院 安徽·铜陵)

[提要]安徽省铜陵市是传统铜矿资源型城市,经过积极争取,在2017年被官方认证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其绿色金融发展也取得丰硕成果。本文系统梳理铜陵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铜陵市城市转型状况,并对铜陵市绿色金融支持城市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一、引言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立市,因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称,以铜矿冶炼为主导产业,属于传统资源型城市。自1958年建市以来,铜陵市充分发挥以铜矿为主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致力于开采、加工、冶炼有色金属,资源型大型企业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陵精达集团、铜基新材料企业、铜陵化学工业集团等拉动铜陵市经济增长。但是随着铜矿等有色金属产业的不断发展,铜矿等资源储量日益枯竭,铜矿进入了开采的减产期,铜陵市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期,城市经济转型迫在眉睫。2009年,铜陵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枯竭资源型城市,开启了城市转型之路。经过多年探索,铜陵市确定了以壮大主导产业和培育新兴接替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为目标,全面推进城市转型。2012年,铜陵市出台《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铜陵市绿色金融的初步探索。本文基于铜陵市城市转型现状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城市转型原理,对今后铜陵市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对于推动铜陵市城市转型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铜陵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信贷是铜陵市绿色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绿色信贷是银行投向绿色产业的贷款。自2012年以来,铜陵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银行积极展开绿色信贷,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支持本市绿色经济发展。2012年,铜陵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对企业分类管理,差别对待,对于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产能过剩的项目停止一切贷款,促进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铜陵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升华国家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建设,发展绿色信贷,探索建立节能减排投融资新模式。2016年《铜陵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出台。2017年《铜陵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中要求加强绿色信贷等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21年《铜陵循环经济436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城市和工业两个层面,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消费,推动资源高值化利用。

绿色信贷比率是绿色信贷年末余额在金融机构年末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通常用于衡量绿色信贷发展水平。由于铜陵市绿色信贷政策于2012年出台,因此本文选取铜陵市2014~2018年期间5年绿色信贷年末余额和金融机构年末总贷款余额数据用于计算铜陵市绿色信贷发展水平,分别与安徽省和全国绿色信贷发展水平相比较。相关数据来源于2014~2018年铜陵市统计年鉴和《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2014~2018年国家统计年鉴。(图1)

图1 绿色信贷比率变化情况图

由图1可以看出,2014~2018年期间铜陵市绿色信贷比率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且铜陵市绿色信贷比率远远超过安徽省绿色信贷比率和全国范围绿色信贷比率,这表明铜陵市绿色信贷具有一定优势,政策推行力度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铜陵市绿色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得益于铜陵市在经济新常态下强调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另一方面,2014~2018年铜陵市绿色信贷比率增速较缓,需要铜陵市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关注程度,鼓励市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促进绿色信贷比率不断上升。

(二)绿色债券初步发展。绿色债券是以低利率支持绿色经济的一类债券。2016年,铜陵大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15亿元绿色债券,该债券期限为5年,实行固定利率单利计息,是全国第一支由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所筹资金7.80亿元用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3.75亿元用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海绵城市项目,3.4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2017年,铜陵发展投资集团获批非公开发行12亿元绿色创投债券,该债券期限为7年,是全国首单将创投概念与绿色概念结合在一起的绿色债券新品种,截至2019年末,发行4亿元全部用于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三)其他领域同时推进。除了出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相关政策,铜陵市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高的金融机构给予相应优惠,鼓励市内金融机构大力创新绿色金融产品,2013~2015年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7年拟试行《铜陵市绿色金融专项统计制度》。2018年邮储银行铜陵市分行推行电子银行等绿色金融服务方式,鼓励节能减排创新项目,大力发展绿色银行。

三、铜陵市城市转型现状及问题

(一)铜陵市城市转型现状。近年来,铜陵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路径,坚持绿色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2017年铜陵市成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多次受到国务院表扬。2021年4月,铜陵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获省级2020年度真金白银配套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平台性政策支持、产业主体支持、项目支持、重大专项支持。为更加全面分析铜陵市城市转型现状,下面从经济、环境保护、民生、社会四个角度进行论述。相关数据来自2014~2018年铜陵市统计年鉴。

1、第三产业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是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资源型城市通常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往往发展缓慢滞后。三次产业比例的不合理加剧了资源型城市资源紧张的局面,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非资源产业。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非资源型产业,但是只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才能使资源型城市完成城市转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根据图2可以看出,铜陵市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由2014年的0.37增长到2018年的0.65,表明铜陵市大力发展现代化第三产业,同时也在缩减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综合化、现代化,摆脱对于铜矿等有色金属资源的依赖。(图2)

图2 铜陵市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变化情况图

2、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略有欠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的投资额度。资源型城市在建设扩张时期是依靠资源的开发与加工而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但是资源是一把双刃剑,给城市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如产生大量废水废气以及有害固体废物,给市民和城市面貌带来极大危害。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彻底转型,必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做好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因此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础。根据图3显示,铜陵市在2014~2016年期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缓慢增长,2017年突增到3.05亿元,但是到2018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又回落至1.34亿元,这表明铜陵市在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构建和谐美丽城市面貌。(图3)

图3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变化情况图

3、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资源型城市城镇居民就业集中于资源开发与加工形成的相关产业,一旦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资源型产业经济效益降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然降低。但是随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城镇居民在经济效益高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又逐渐回暖。因此,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据图4数据显示,铜陵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4~2018年时间段总体缓慢增长,2016年略有下降,这表明铜陵市城市转型效果良好,但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需要加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图4)

图4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图

4、城镇化水平整体良好。城镇化水平是城镇人口与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反映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培育新兴接替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资源型城市二次发育,城市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其中城镇化水平是城市经济最直接体现。根据图5显示,铜陵市在2014年和2015年城镇化水平接近80%,但是在2016年降至54.14%,之后一直保持低速增长。这是由于铜陵市在2016年以前年只有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原本城镇化水平一直很高,2016年以后枞阳县被划归至铜陵市,铜陵市城镇化水平因此降低。排除掉2016年特殊情况,铜陵市城镇化水平增速较低,表明铜陵市经济增长缓慢,城市转型还需加大力度。(图5)

图5 铜陵市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图

(二)铜陵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铜陵市城市转型过程中绿色产业资金供给不足。资源型城市要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必须引导资金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流向绿色清洁企业,实现资源型企业有序升级和非资源型企业接替发展。铜陵市是传统的铜陵资源型城市,因铜而兴,其经济建设依赖铜矿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因此,目前铜陵市资金资本普遍集中于传统铜工产业。一方面由于银行对于新兴的非资源企业和项目审批严格,其信贷政策对于非资源产业的倾斜力度也有不足,绿色信贷产品工具稀少,使得信贷资金不能充分流向非资源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银行对于成熟的传统铜工产业的贷款利率较低,无法通过倒逼机制使得其资金渠道收窄,反而会更进一步促进传统铜工产业加大资源内耗。此外,铜陵市社会资本对于非资源产业投资回报率信心不足,绿色债券初步发展,其他融资工具匮乏,非资源产业融资成本增高,不利于非资源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

2、铜陵市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政策调控有待加强。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仅需要市场资金的合理配置,还需要政府政策导向补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动力。铜陵市政府对于铜陵市城市转型的政策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铜陵市政府对于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认定标准和分类细则工作尚未完善,使得银行对于绿色项目的贷款审批复杂,不利于绿色企业快速融资。二是铜陵市政府对于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不足,容易造成铜矿资源开发过度,不利于社会对于资源的刚性需求,资源开发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忽略环境问题,造成环境污染。三是铜陵市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补贴力度应继续加强,弥补第三产业社会资金不足,促进铜陵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市转型。

3、铜陵市城市转型相关人才技术缺失。人才和技术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铜陵市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型产业一方面应加大发展资源开发技术,减少资源开发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创新资源型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大力发展铜矿资源的深加工和化工系列产品,实现铜陵资源型企业多元化发展。在资金引导和法律政策完善方面,相关人才数量和质量略显不足,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招募力度,从而为铜陵市城市转型输入活力。

四、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议

铜陵市绿色金融对其城市转型进程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绿色信贷的发展能够优化产业结构结构,摆脱产业单一低级的局面。绿色金融通过引导社会储蓄更大程度上转变为社会绿色资金,扩大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引导资金退出缩减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从而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转型进程。在此对铜陵市绿色金融支持城市转型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产业融资渠道。铜陵市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为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绿色产业,促进绿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铜陵市应鼓励市内金融机构学习吸收先进经验,开发和创新各种形式的绿色金融产品,丰富绿色金融体系,扩大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提升民间资本对绿色项目的风险偏好。一是在绿色信贷方面,铜陵市应充分发挥市内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专业引导资金能力和风险控制优势,在原本绿色信贷规模水平的优势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绿色信贷新型产品形式,如绿色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二是在绿色债券方面,目前铜陵市只发行过两支绿色债券,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绿色债券交易模式,要减少政府对于债券市场的干预,鼓励更多绿色企业进入绿色债券市场,促进金融机构创新绿色债券品种。三是在绿色保险方面,目前铜陵市尚未正式实施强制性绿色保险政策,只对企业在环境污染方面展开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市政府可联合环保部门、市内保险公司发展绿色保险业务,促进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四是在碳金融方面,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碳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创造碳交易机会,优化碳资源的合理配置,刺激绿色经济加快发展。

(二)政府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和激励政策,促进绿色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一是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使绿色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同时结合互联网等高科技提高绿色金融监管效率,维持绿色金融市场交易秩序,保障绿色金融工具的有效性。二是由于绿色产业普遍具有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市场主体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对绿色企业进行分级,实施差异化财政贴息、价格补贴、税收减免、税收扣减政策,提高优质绿色企业的规模效益,吸引社会资本绿色资本化。三是培养更多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员,对接绿色科技人才,促进绿色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便加快城市转型的进程。此外,要加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继续教育,提高其社会责任感,转变思维观念,认识到绿色产业具有长期可持续投资效益,而非单纯性政策产业。

(三)搭建绿色金融信息平台,增强绿色金融活跃度。首先,政府联合环保部门制定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的认定标准,建立本市绿色企业数据库,以便市场主体了解相关信息,从而积极参与到绿色项目投资中去。其次,政府要做好绿色金融专项统计制度工作,从宏观层面上实时了解绿色金融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例如,对于资源型企业在控制其信贷规模的同时,也要对高附加值的资源型产业如精加工产品和化工产品加大资金输入,构建资源型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

五、结语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是指在工业发展时期依托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及加工逐渐发展起来的特殊城市群。我国现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大多以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不可再生不可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为主要产业,支撑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纵观世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设,因资源而扩张,因资源而繁荣,也因资源而衰退。现如今,我国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退期,可开发资源日益枯竭,开发成本和难度不断上升,生产效益日趋减少,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难以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充足原料,甚至阻碍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避免因矿而竭的必由之路是城市脱资源化,即城市及时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培育新兴非资源性产业链,顺利实现单一资源型产业结构向综合型产业结构转化,转型成为一般综合性现代城市,摆脱对于资源的严重依赖。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转换器,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使得社会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为经济注入新活力。绿色金融是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的统称,通过绿色信贷间接融资,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产业基金直接融资,绿色保险强制保障,引导资金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流向绿色清洁低耗能产业,如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绿色金融促进资源型城市重点培育非资源型主导产业,加快升级产业结构,缓解环境污染治理压力,从而焕发城市经济增长潜力,跳出资源型城市经济日益衰退的局面。

猜你喜欢

铜陵市资源型信贷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我的星际之旅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