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研究
2021-10-25□文/李丽马琼
□文/李 丽 马 琼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提要]当前,许多国家建立了能够覆盖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其中,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我国当下实施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制度服务主要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上不匹配灵活就业人员的具体需求。以新疆兵团第一师为例,灵活就业人群中购买养老保险的人员比重较小,和企事业单位购买养老保险人数进行比较,前者缴费档次不多、缴费基数高、参保率也不高,就养老保险缴费政策而言灵活就业同样不具有灵活性。为此,本文就新疆兵团第一师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应用Logistic模型发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相关制约因素,以期为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参考。
引言
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不是社会弱势群体,便是边缘群体,特别是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下的灵活就业人员,其收入仅仅用来维持生活基本需要,这些劳动者长时间停留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边缘,一旦面临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往往没有太多能力来应对。当面临工伤、突发疾病和遭受失业等,极有可能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负担不起那些高昂的医疗费用等。基于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成为迫切需求。
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形是,国家政策已经纳入和覆盖了灵活就业群体,并且还基于此种情况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降低缴费率和缴费基数),但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例如灵活就业人员缺乏较强的参保能力、收入不高、不易进行社保关系的转移等,在灵活就业人群里社会保险计划的覆盖率始终很低,主要还是劳动力市场里的强势群体,或者是正规就业者,这也使得择业人员更加看重正规就业领域,轻视那些非正规的就业领域,因为前者不仅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好。但此种状况不符合社保的普遍性,更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容易导致收入再分配领域的逆向再分配,步入“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恶性循环里。
“促进公平”是社会保险的核心理念,受益者不该有群体的歧视,基于普惠性在社会保险范围中纳入规模不断壮大起来的灵活就业人员,使全部劳动者均享受社会保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调研说明及数据分析
(一)调研说明。良好稳定的社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文章主要基于个人影响、单位影响、制度影响三个方面着手。从多重视角出发,开展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行为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实证研究,并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
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包含性别、年龄、户籍、教育水平等相关因素。对于灵活就业人群来说,同样也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个群体整体是比较复杂的,个人将会依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对是否参保做出选择。
2、单位因素。单位不同,也会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相对来说,正规的用人单位会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而非简单的口头协议,正规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是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的基础。与此同时,正规的企业单位相对非正规的单位来说工作发展更为稳定,所以对就业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更换工作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更有利于养老保险的推广。
3、制度因素。当前,现有的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面向于正规就业人员,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他们的一些权益并不能得到完善的保障,当前的社会保险制度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所以灵活就业人员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识以及满意度并不高,进而影响了灵活就业者参与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所以,制度自身的影响范围以及性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灵活就业者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二)新疆兵团第一师调研数据分析
1、问卷设计。改革开放之后,新疆兵团第一师的经济水平飞速上涨,与此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口教育水平逐年提高,社会相关的保障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为了能够进一步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完善,并且增加覆盖范围,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需要对灵活就业人员未能全面进行养老保险参与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吸收其经验教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力求增加覆盖面积,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对象的工作单位情况;第三部分包含被调查对象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了解以及认知。
2、数据来源与选取。本文中的数据主要来自2020年兵团第一师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现状课题,采用的是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兵团人员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兵团第一师十六个团场,包含了灵活就业人员主要从业的各个领域,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300份,收到256份有效回卷,回收率达到了85.3%,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3.8%。所有问卷均釆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
为了能够提升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对得到的256份有效回卷又进行了二轮筛选。因为得出的数据不仅仅是需要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的标准,还需要符合本篇文章的设定,同时还需要将本文中提到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筛选,对其工作的性质进行考量和深度解析,综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最终得到的有效标准样本为240份,详见表1。(表1)
表1 样本人口统计变量(N=240)一览表
3、调研对象基本特征描述。从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情况可知,63.33%为男性,36.67%为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阶段,大多都是中青年,占据被调查对象的92.08%。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年轻化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问卷调查,便于调研工作的展开。从受教育水平的角度看,调查对象中有59.58%人员学历水平是高中以下,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从婚姻状况的角度看,大多数调查者都是已婚者,占调查人员的50.83%。工作年限的调查数据显示,3年内工作年限占比为27.5%,3~5年工作年限的占比为33.33%,5~7年工作年限占比为17.92%,7年以上工作年限占比为21.25%;被调查对象的薪资水平大多在1,500~5,000元之间,其中79.16%的人口薪资在1,500~2,500元之间,2,501元~5,000元的薪资水平人口仅占据被调查人员的20.84%,整体来说低于2019年自治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738元的,被调查者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这对其参与社会保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从户籍的角度看,被调查人员的本地户口与外地户口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别是53.75和46.25%。
4、调查对象职业描述。本次进行调研的单位涉及到的行业众多,既包含政府事业单位,也包含个体经营商户,行业范围覆盖相对比较完整,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灵活就业人员的从业分布情况,见表2。(表2)
5、调研对象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描述。从图1养老保险具体的参保情况来看,其参保率为51.71%,从整体上来讲,参保比率并不高,形势非常不乐观,这与新疆兵团第一师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相匹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图1)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研的240名对象中,其中7.08%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正规的政府事业单位就职,剩余92.92%的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中,是比较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类型的。从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50%以上的调查对象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占被调查人员的69.17%。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为21.25%和9.58%,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承担资本型以及技术型的工作,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体力劳动。且只有23.33%的灵活就业人员签订了正规的合同,还有31.67%的受访者仅仅是口头协议的约定,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也可以看出当前企业用工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是非常普遍的,这也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从失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调查者都有过失业的经历,33.75%的人员有失业5次以上的失业经历,工作稳定的人员很少,这也反映出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相对来说不稳定的特征。综合来说,被调查的240人中,大部分都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有76.67%的人员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几乎所有的灵活就业人员都有失业经历,因此劳动关系是非常不稳定的。
表2 调研对象职业描述一览表
以上因素都是促使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健全的养老保险、最终在社会上成为弱势群体的重要因素。
6、调研对象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描述。从图1可以看出,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比例仅为51.71%,整体的参保率并不高。兵团第一师的经济发展处于稳定上升的阶段,但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也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
图1 新疆兵团一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状况图
7、调研对象社会保险认知情况描述。问卷调查包含的内容: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性质,对社会保险的认知与认识。对社会保险的认知与认识的调研中包含了对现阶段社会保险的了解程度、社会保障政策的认识以及满意度情况,同时还包含社保政策的途径以及对政府相关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从图2可以看出,55.61%的调研对象知道当前的社会保障政策,40.98%调研对象对当前的社会政策完全不清楚,仅仅有3.41%调研对象对当前的社保政策完全了解。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群体中大部分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并不深,这同时也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不高,影响就业人员的自我权益意识。(图2)
图2 社保政策认知程度调查比例图
从图3可以看出,被调研对象中44.88%的人员了解并能认识到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持完全认同的态度,42.44%的人员的观点是社会保险不具备很大的作用,12.68%的被调查人员的观点是社会保险没有任何价值与作用。综上,社会保险的认识的普及度并不高,被调研人员对社会保险的认可程度有待提升。(图3)
图3 社保政策作用调查认知情况比例图
图4体现了被调查人员对社会保障政策的满意程度,从图数据可知,53.66%的被调查对象对社保政策是不满意的,41.95%的被调查对象态度一般,仅有4.39%的被调查对象对社保政策是满意的。通常来说,政策的开展与推行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完全普及。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保政策距离做到社会大众普遍满意的程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大部分就业人员对当前的社保政策都是持不满意态度的,社保政策还需要进行升级与优化。(图4)
图4 社保政策满意度调查情况图
从图5可以看出,36.1%的被调研对象对政府充满了信心,认为政府的承诺能够得到实现;39.51%的被调研对象对政府的看法是能够实现大部分的承诺。17.07%的被调研对象的观点是政府能完成一半的承诺,仅有7.32%的人认为政府能够兑现一部分承诺,对政府缺乏信心。综上,被调查对象对政府的信心是非常大的,相信政府能够为公众实现一定的承诺,相信政府的公信力,这对社会保障政策的推行和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图5)
图5 对政府职能结构期待值调查情况图
从图6可以看出,42.44%的被调查对象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解的;然后才是社保机构有关政策的宣传,占22.44%;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对社保政策进行了解的被调查者占20.49%;其他方式占14.63%。综上,可以看出被调研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来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出当前政府对社会政策的推广力度不足。政府如果能积极地对社会政策进行宣传与推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进程。(图6)
图6 社保信息了解度调查情况图
二、模型的建立与l ogistic分析
(一)影响因素及说明。对影响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参与社会保险的原因进行探究,因此问卷调查的方向需要包含:一是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学历、婚姻、户籍、月收入、工作性质);二是工作单位的性质(单位的基本情况、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失业次数);三是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与理解(了解社会政策的途径、认知度、作用、满意度),见表3。(表3)
表3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潜在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一览表
其中,年龄(X2)、子女数(X4)、月收入(X9)和失业次数(X15)的取值按照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数进行填写,先建立模型,在变量进入模型时,将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二)潜在因素的非参数检验识别。为了能够找出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保的的原因,文章使用联立表双向独立性非参数卡方检验。具体数值如表3所示。
本文将显著性水平设为0.1,由表3可知,性别、子女数、行业性质以及了解社会保障的途径将会影响参保的行为。除此以外,因为当前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慢慢深入人心,所以性别对参保的影响度已经在慢慢降低。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观念的改变,人们已经逐渐摆脱需要依靠儿女才能进行养老的观念,当前养老方式的多样化,也促成了子女数多少与是否参保没有过多联系的结果。因为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以及社会都有关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这与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参保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达,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解,因此了解社会保险的途径对是否参保产生影响的关系也不大。综上,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对来说是比较适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的。
(三)影响程度Logistic模型分析。上述寻求影响灵活就业参保因素主要是针对单个因素,为了能够将影响是否参保的因素进行量化与综合的考察,此次使用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参保用1表示,不参保用0表示,见表4。因变量是0~1的非经典回归模型,不能使用经典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所以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表4)
表4 部分变量均值估计结果一览表
在被调研的240名对象中,其中有106名参保,其余的为不参保对象。因为上述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大多数是定性变量,需要使用虚拟变量来度量,为防止虚拟变量设置陷阱,因此每个影响因素的虚拟变量设置个数都比其水平数少1。
三、提升兵团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及意愿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缺乏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实用和较为统一的参照体系和方法,而《社会保险法》基于灵活就业人员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导致给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必须改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做法。
(二)政府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专项资金的投入。为了使现行参保政策的顺利进行,财政部必须向各地区财政局应用现行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支付政策。政府部门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部的总体预算,大幅增加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收支中的比重,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承担社会责任,优化政府职能机构作用,同时增强市政相关职能机构的主动性。
(三)适当延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及缴费年限。作为相对的弱势群体,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缴纳社会保险是必然的对策。但是,优惠政策的采用肯定会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缴费的压力,并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有必要确保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精确测算及宏观控制,适当增加其支付年限。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作的时长相对更多,因此存在增加支付期限的可行性,应尽快将其纳入个人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中,如此可以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总产出,以缓解支付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社会压力。
(四)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条件。从本文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户籍登记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很大的制约性。只有从多方面改革和创新户籍制度,才能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要借鉴一些欧美国家的社保经验,制定我国全体公民的基本社会保障计划,吸收所有个体经营者、零星工人、派遣工人和其他灵活的就业人员比例,以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更加主动积极投入社保中。灵活就业人员的流动性强,经常面临被裁员或失业,很容易导致劳动合同不完整。在我国,建立个人社保卡,通常需要与雇用公司签订可靠的劳动合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不受社会养老保险法规的约束。如先前实体模型分析的结果所示,签订了可靠的劳动合同的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支付社保的可能性是其他未签订合同人员的8.8倍。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完善《劳动法》,强制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扩大监督管理范围,提高劳动水平,加强对个人的监督;另一方面尝试将个人的社会保障联系与劳务关系分离开来,并以缴费为基础来支付社保。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一段时期收入较好的情况下补足社保,如果收入高则多补缴,收入低则少补缴,以促使支付方式多样化,从根本上方便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
四、总结
本文首先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数据的来源进行了说明。基于此,继续对本次调研所获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特征、调研对象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调研对象社会保险的认知情况几个方面做了细致的描述,并且以图表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剖析与说明。同时,用数据来说明当前兵团第一师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从本文的实证分析和模型分析可以明确得出,目前新疆兵团第一师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普遍不高。为此,呼吁地区尽快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建立合适的社会保险制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检验与筛选,最后找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新疆兵团第一师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于兵团第一师当前与将来探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