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与肠息肉就是一次肠镜距离 做一次肠镜17年内肠癌概率降26%
2021-10-25娄雅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管护师
文·娄雅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管护师)
47岁的王先生,便血已有半年,他一直以为是痔疮惹的祸。本月初,他在新华医院肛肠外科肠镜室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镜医师在镜下看到了揪心的一幕,不规则隆起肿物已占据肠腔一周,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由于肿瘤过大,完全堵住了肠腔,肛肠外科的专家们给王先生做了急诊手术,术中结果显示为结肠癌已广泛转移。医生们不禁感叹唏嘘:大肠癌与息肉,仅仅是一次肠镜的距离!如果半年前出现症状时就做肠镜检查,那他应该是另外一种结果。
肠镜可以第一时间“捉住”肠癌
肠癌正在悄悄年轻化。目前,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癌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医生的灵敏度,很难发现癌症“踪迹”。即使了解早期症状,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它。且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很轻微,这更加大了发现难度。而通过肠镜,则可以第一时间“捉住”它。
只要做一次简单的肠镜,就能明确病因,它能将肛肠内部的情况完整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让医生和患者都看到病情发展,减少漏诊、误诊的可能。
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普通人做一次肠镜,可使他在17年内得大肠癌概率降低26%,因大肠癌而死的概率降低30%。同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通过筛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10%。
六类人要定期做肠镜
有腹泻、血便、腹痛、大便不成形等大便习惯改变大肠癌病位深、起病隐匿,当肿瘤较小、无坏死出血感染前是毫无症状的。血便是所有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当大肠肿瘤有相对较大糜烂、溃疡、感染时才会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中晚期大肠癌如发生在右侧大肠,会产生右腹部钝痛,有时出现餐后腹痛。因此,这些都是肠癌给身体发出的信号。
有大肠癌家族史对于肠癌这种疾病,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过,患者的直系亲属,平时最好也要定期做好肠镜的检查,因为肠癌这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以通过肠镜的检查,及时了解身边的亲人是否患病。一旦出现一些肠道类的疾病,就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对预防肠癌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既往接受过胆囊切除手术或有血吸虫病若胆囊切除,胆汁没了仓库的缓冲,会直接由肝外胆管源源不断地进入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胆汁最主要的成分是胆汁酸,其分解物有甲胆蒽,这是一种被公认的致癌物。胆囊切除术后会增加肠癌风险,但也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筛查才是王道!
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由于肿瘤生长的消耗、长期慢性的便血,患者可能出现脸色苍白、乏力、头晕、消瘦等贫血症状,以及低热、进行性消瘦、肝肿大、浮肿、黄疸和腹水等症状。因此,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或是肠癌的信号,必要的肠镜检查可以排除风险。
既往有大肠癌病史或结直肠息肉病史如果之前做过肠息肉切除手术,或有大肠癌病史,即使病灶已经切除,但是手术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依然有可能复发。因此,这类人平时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肠道的保护,定期回医院复查,及时观察肠道的健康程度,一旦肠息肉开始进一步的恶变,那么就能够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术后两年之内最好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如果反复检查之后没有任何问题的,可以相对延长复查的时间。
年龄≥45岁的健康人群对高风险人群建议及时行肠镜检查,不限年龄。即便无上述任一风险因素,只要年龄超过45岁,人人都应该定期做肠镜。
肠癌主要是由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临床数据显示,这种癌症的发病人群多数为45岁以上。因为到了这个年龄,身体的免疫力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不如年轻的时候,而且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也在不断地下降,肠胃总是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便秘。因此,建议45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对肠癌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
肠镜检查的准备工作
肠镜检查前2天检查前2天开始吃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米面、鱼类、鸡蛋制品等。禁食粗纤维食物,如带籽的水果(西瓜、猕猴桃等)、杂粮(玉米、麦片等)、菌菇类、海藻类。如果长期有便秘,患者应提前向医生说明,饮食天数需适当延长及酌情增加泻药剂量。
泻药服用方法2盒恒康正清/和爽:配置2升溶液(500毫升的矿泉水4瓶),在1~2小时内分次喝完,尽量大口喝,服用时应多走动,加快肠蠕动,如未至清水便,仍需加服500~1000毫升水。
肠镜检查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可小口进水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检查前需要停服降糖药物,可自备巧克力及糖果,以备在等待检查时出现大汗、心慌时服用;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需在检查前如实告知检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