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食品学科竞赛创新培养路径探析

2021-10-25杨光宝

科技视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竞赛师生学科

杨光宝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

0 前言

学科竞赛是指普通高等学校的各类学科相关的竞赛。学科竞赛不仅是评估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学科竞赛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种类上极大丰富,在发展水平上也有了较大提升,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学科竞赛仍存在着师生参与率不高、竞赛多而不精、缺乏体系化培养机制、成果与产业需求不一等问题。本文以食品学科竞赛的视角,探析食品学科竞赛创新培养的路径,希望可以为学科竞赛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1 现状与不足

1.1 师生参与率不高

目前,参与学科竞赛的教师和学生均有一定数量。但是从师生总数上来看,呈现出师生参与率偏低的现象。在学生中有着低年级参与多,高年级参与少;本科生参与多,研究生参与少;部分学生参与多,整体参与少。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考核体系中学科竞赛占比低。一直以来,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在考核体系中呈现出重科研轻竞赛的倾向。在这种导向下,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之中,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更是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科研考核压力,难以分出更多精力于竞赛工作。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科研压力大,对于竞赛积极性不高。二是绩效体系中竞赛占比低。学科竞赛往往有着较长的比赛周期,“挑战杯”“互联网+”有着一年左右的比赛周期,普通竞赛也有半年左右周期。高水平竞赛获奖难度大,在学校绩效体系中占比低,竞赛奖励金额相对偏少,与科研等工作相对比,显得“性价比”较低。

1.2 学科竞赛多而不精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当前,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学科竞赛工作,竞赛的举办主体有中央部委、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在不同的主体的主持下,有着种类繁多的竞赛活动,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为例,每年有30个左右的竞赛活动。学生对于一些竞赛积极性很高,而对于部分竞赛就缺乏积极性。究其原因在于,竞赛活动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在竞赛主题、活动设计、组织开展等方面不够精细,因而对于学生失去吸引力。

1.3 缺乏体系化培养机制

竞赛育人是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培养理念较于传统育人模式有着很大的创新之处,但是同样也存在着结果性导向的倾向,缺乏过程性竞赛能力的培养。换言之,当前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的基础性知识,缺乏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培训,如学科前沿、加工工艺、包装设计、商业模式等。学生由于基础性知识的缺乏,难以做出高质量作品,更难以获得高水平的竞赛奖项。

1.4 成果与产业需求不一

学科竞赛的成果不仅要锻炼学生创新能力,还要能够应用社会生产中,创造一定的价值。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于社会生产的了解,在竞赛中闭门造车。参加竞赛作品存在创意好但是成本高、设计美但口感差、个体生产易但工业化生产难等问题,与当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企业的生产需求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创新与应用脱节的问题。

2 主要举措

2.1 营造良好学科竞赛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有效开展竞赛的必要提前。食品类学科可以通过新生入学及时启蒙、竞赛活动有效宣传、朋辈教育引导、竞赛成果集中表彰等途径开展。通过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设置专场学科竞赛启蒙宣讲会,使学生在入学之初,便了解竞赛知识,种下竞赛初始萌芽的种子,为以后的竞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每项竞赛的重要节点,如宣讲会、评比会、比赛结果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QQ空间、微博、抖音等,开展有效宣传报道,让学生及时有效了解竞赛信息。通过学长、学姐等竞赛典型开展经验分享会,利用朋辈开展竞赛教育,提升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通过每年一度的竞赛成果集中表彰的形式,营造出参赛光荣、获奖光荣的良好氛围。

2.2 构建正向激励引导机制

注重食品类学科竞赛的顶层设计,构建学科竞赛的正向激励引导机制。针对师生参与率不高的情况,一是要在教师的考核体系和绩效体系中,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科竞赛获奖的占比,提高竞赛工作的吸引力,提升教师在指导竞赛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指导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二是要提高学科竞赛在本科生、研究生综合测评中的比重。通过综测的制度设计,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参与竞赛,从而扩大本科生参与率,调动研究生参与积极性。三是要设立竞赛获奖的专项奖励,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按照竞赛的级别不同,予以获奖师生不同级别的奖励,尤其对于“互联网+”等高端赛事要予以重奖,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竞赛活动的内在主动性。竞赛项目群组。当前高校普遍将竞赛按照举办主体、举办范围等指标,划分为ABCD类别,竞赛等级由高向低递减。通过精选竞赛,确定等级越高竞赛数量越少,等级越低竞赛数量越多,构建“金字塔”竞赛群组,使在学生由易向难的竞赛设置中,不断提升竞赛实战能力,提升竞赛信心。三是构建阶梯式竞赛培训体系。针对刚刚入门的同学,开展基础性、常识性、普及性竞赛知识培训班;针对拔高型学生,开展理论性、技术性较强的培训班;针对高水平竞赛,可以专门举办专题训练营,针对性专项提升。

2.4 增强社会资源利用力度

学科竞赛的工作创新,不仅要高校自身投入其中,也需要引入社会资源,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食品学科密切联系着许多食品类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着在学生中提升企业知名度的需求,教师要将企业需求同学科竞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联合企业冠名精心设计竞赛。从而提升活动效率,增强竞赛活力,丰富竞赛内容,提升竞赛吸引力。二是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培训学生。企业对于市场需求、消费导向、产品开放等有着较多经验,利用企业技术优势,对于学生开展培训,增强学生对于市场技术产品设计的了解,夯实基础知识,增强产品开发的针对性。三是注重企业资金优势奖励学生。积极利用企业资源设立竞赛科创奖金,既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又可以强化竞赛的价值导向。

3 结语

食品类学科竞赛工作的创新培养需要多方协同共进。面对存在的不足,通过营造良好学科竞赛氛围、构建正向激励引导机制、建立阶梯式竞赛培养模式、增强社会资源利用力度等,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科竞赛工作,为食品类人才的培养做出独特性的贡献。

2.3 建立阶梯式竞赛培养模式

通过构建多维的阶梯式竞赛培训体系,激发学科竞赛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参与竞赛的能力,提升学生竞赛作品的水平。一是完善原有科创培训体系。从低年级向高年级,将DIY、大创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等嵌入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阶段,不断提升创新训练难度,不断强化创新能力的训练。二是构建阶梯式学科

猜你喜欢

竞赛师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看竞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