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教改探索
2021-10-25于明鑫傅柏权马丽珠
杨 楠 于明鑫 傅柏权 马丽珠 齐 琳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辽宁 沈阳110167)
0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尤其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考核。工程教育背景下,各中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思路,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逐步成长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有用之才。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及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力学,其所面临的最大教学难题就是研究理论联系工程基础的科学方法。学好理论力学这一课程,是工科院学生实现从理论迈向实践的基础。该学科的核心就是对于力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其他力学课程相比,理论力学因存在较弱的工程问题特性,它所研究的最基础问题就是力学的基本理论及一般方法;同时,该学科还具备严密的工程逻辑推理特征和对工程问题高度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及建模能力的培养;作为其他力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学好理论力学是学好所有力学课程的纽带,它是力学课程基础向实践迈进的关键一环,而这一环节教学质量的良好程度会对学生后续学习其他类课程产生较大影响。
1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上文提到,理论力学与数学、物理等学科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于很多抽象定理、定律的理解同数学、物理一样吃劲,推导出关联性定义、概念也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学习中,80%的学生都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缺乏自主钻研的动力,最终造成课程学习效果不佳。结合理论力学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其他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一,理论力学教材内容编排时,大多是以“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顺序编排。虽然这一编排方式已考虑到了的教材的完整性,但静力学部分中的平面力系与物理课程内容重叠,很多学生在学习此章节时,习惯性延续惯性思维,运用旧方法处理理论力学中各类新问题,造成在解析许多复杂问题时出现思路不清晰、方法不得当等问题;第二,为了能使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理论力学中的一些原理方法,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作业习题,让他们通过习题演算加深对理论力学的理解,然而,由于很多学生在课后不愿意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或因自身学习任务较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课后习题,造成验算练习不足而使课程内容掌握度不高;第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当代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当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仅在课堂上充当引领者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要点。然而,从当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理论力学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很多教师仍然无法彻底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分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都是学生听、教师讲,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必将是沉闷、枯燥的,学生自然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动力,降低学习兴趣;第四,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对于工科专业生来而言,他们所接触的大多数知识和环境都很陌生,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教学模式也略有差异,同学与同学间的差异性就很大,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方面也就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认清这个事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进行知识授教时,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以达到提升他们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2 工程教育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教改措施
2.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理论力学课程书籍可以发现,不同出版社的课程教材都大同小异,都存在题目不够新颖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例如,在静力学部分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章节教学时,仍是以传统的借助简单的梁、球体、墙壁进行物体受力情况讲解,仅涉及到浅层的问题,且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
2.2 加强学习辅导,注重课后答疑
为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外,还应该注重课后的辅导、答疑。为学生答疑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途径,通过答疑,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教学方案,及时为他们进行查漏补缺、弥补课堂讲授不足,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3 注重学生发展,拟订分层授课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要只专注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是要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教育实践,让学生通过教育实践实现“巩固知新”目标。另外,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能力水平高的学生自然能全部领会,而那些能力水平弱的学生就会一知半解、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拟定分层授课目标,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所获。
2.4 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同学们听,但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是不相符的,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代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性,在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全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丰富教学模式,对于国内外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借鉴,然后再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为中职院校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做到与时俱进,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