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0-25梁忠秀岑研慧范卫红
王 青 韦 维 梁忠秀 岑研慧 范卫红
(1.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广西 南宁530000;2.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广西 南宁530000)
1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与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如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独立于各个教研室,形态学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各个科目的理论知识单独设置,即单科分割式[1]。
从学科角度而言,它们同属形态学科,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存在相似之处。而单科分割式形态实验教学破坏了医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医学生从微观到宏观,以及正常与病理知识体系构架的建立。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医学人才发展需求,我们亟须对医学形态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2 基于“金课”特点构建医学形态学实践教学体系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确定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2]。如何使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满足一流本科课程即“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特点,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关键。
2.1 整合医学形态学各学科实验内容,体现“高阶性”
形态学实验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2019年,我校以成立教学实验实训中心为契机,协调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寄生虫学和病理学等各形态学教研室对现有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去掉重复性实验,通过减少验证性实验,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的项目数、学时数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积极性,体现形态学实验的“高阶性”。
2.2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学科前沿,体现“创新性”
在整合形态学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线下操作实验形式调整为线上、线上+线下、线下三种形式,并采用BOPPPS、CBL、PBL和5E模型等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融入学科前沿,体现“创新性”。
2.2.1 线上实验
主要以我校“中(壮)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开展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该平台的形态学虚拟仿真项目包括了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利用已建成的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替代部分可重复的、基础性的实验项目,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实验操作的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2.2 线上+线下实验
采用将线上虚拟仿真技术、3D系统与线下实验操作组合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既集约了我校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又打破了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让教学活动更趋于灵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解剖学实验的线上实验主要通过运用新购置的人体解剖3D系统,进行沉浸式VR体验和学习,线下实验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与解剖。
2.2.3 线下实验
线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改革前的医学形态学验证性实验比例约80%,综合性实验比例约20%。改革后的验证性实验比例约40%,综合性实验约占50%,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约占10%。本次改革通过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项目数、学时数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积极性。
2.3 促进科学和临床思维形成,体现“挑战度”
形态学实验平台依托各形态学科的优势,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相结合,体现“挑战度”。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平时开放寄生虫、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形态学实验室,学生可以依托Leica切片机、烘片机、包埋机、冷冻切片机等形态学平台的贵重实验仪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级科研项目组织与病理方向的研究。通过科研训练对相关疾病的研究,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思维,对临床思维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新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
3.1 教育信息化,突破传统课堂
学校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和相关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实验课堂的限制,创建医学形态学实践体系的新生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为了搭建专门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本校建立“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纳入医学形态学相关的虚拟仿真项目、手机移动端或小程序,引入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不断维护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医学形态学各课程线下操作与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教育信息化能够解决传统实验室的时空限制,建立学习共享机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2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进行面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课堂沉闷,学生兴趣不高。为了提升学习兴趣和加强学习效果,我们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一是以医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中医类、西医类、中西医结合类的不同医学专业特点和未来岗位需求来设定实验培养方案,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形态学实验学时多,多以线下实验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医学临床思维;中医学专业的形态学实验学时相应减少30%-50%,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二是以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学习效果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表现,通过BOPPPS、CBL、PBL和5E模型等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成为医学形态学实验主动的学习者,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3 促进实验教学多元化考评机制形成
建立各形态学科的实验教学多元考评机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索虚拟仿真实验考核方式,采用学生实验报告、操作技能(线下课堂实际操作和线上的虚拟考核)、教师评价、调查问卷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考评机制的多元化。
4 结语
实践教学体系对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金课”背景下,根据医学形态学各学科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中心在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开放形态学实验平台促进科学研究、建立实验教学考评机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此次形态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了各种可利用的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形态学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